東北特鋼1小時經濟圈牽動東北亞
2009-7-28 10:3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站在東北特鋼集團大連基地一處工地的制高點,整個基地的建設狀況一覽無余:遠處一期的廠房群已經拔地而起,有的已經投產;近處一車車的土源源不斷地從外面運進來。李冰告訴記者,在工業區的西灘,法國液化空氣項目、咸正管業離心球墨鑄鐵管項目等也已經正式投入生產。
西灘和東灘只有一河之隔,由正在修建的龍港橋緊緊連在一起。李冰告訴記者,這座橋計劃今年10月通車,而分割東西兩灘的這條河就是登沙河。東灘面積三四平方公里,由臨港工業區與開發區聯合搞開發,東灘的盡頭將在未來建設一個臨港工業區碼頭,而且碼頭距離長海廣鹿島僅有10海里,灘外海域自然水深12米,距離海岸線6海里海域是天然水運航道中心,建成后東北特鋼等大型企業的產品可以從碼頭直接運出,非常方便。在登沙河入海口處,記者見到了4名正站在縱橫交錯的鋼筋上的修路工人,其中一名叫張立學的工人告訴記者,他們4人都來自內蒙古通遼,去年10月末來到這里修建這條跨海的濱海路,這條路將一直延伸到開發區大李家,目前已經到了橋面鋪樁階段,預計9月末完工。
順著一條雙向8車道一直往開發區方向行駛,穿過883.54米長的大橋,再往前走100米,一個立在路邊巨大的指示牌告訴我們,登沙河臨港工業區到了。項目部部長李冰熱情地接待了報道組,“面前這條寬敞的道路是姜大線公路,從登沙河街道姜家村一直通往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大李家鎮,是2006年金州區政府投資1.8億元,專門為登沙河臨港工業區修建的。”李冰告訴記者,新區規劃建設三個產業區,分別是登沙河臨港工業區、杏樹國家中心漁港水產品加工物流園區以及金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目前登沙河臨港工業區已經開始起步,園區的產業建設也比較成型。”
建設工地衍生自然生活圈
在返回途中,經過東北特鋼集團大連基地大門口時,報道組意外發現了一個場景:在基地對面的一片空地上,并排著十幾個相同規格大小的藍色鐵皮板房,每個板房的面積相同,但經營的項目卻多種多樣,有小型超市、飯店、水果店、雜貨店……
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基地一期建成后,就發現門口對面集了一些小商小販,他們主要面向基地里的農民工群體,賣一些水果和日常必需品。幾個月前,集團決定為這些商販修建十幾個鐵皮板房,每月收取一定的租金,統一管理。來自通遼的小王夫婦在板房里建起了一個小型超市。小王告訴記者,超市剛經營了2個月,除去租金、吃飯、交通等成本外,沒剩幾個錢。盡管如此,小王還是對超市前景十分看好:“聽說二期馬上就要開工了,到時還會有大量的農民工涌入這里,生意自然會比現在好做許多,也許到那時,這里出租的板房也會十分搶手的。”
人均目標萬美元GDP2.74
“登沙河新區位于大連‘1小時經濟圈’的輻射半徑之內,與日韓俄連接,是東北亞經濟圈的核心……”李冰對今后登沙河新區的發展充滿了信心。
李冰說,未來登沙河新區將建成世界級精品鋼材和特種鋼材生產加工基地、國家級現代農業研發轉化示范基地、中國北方規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國家級中心漁港和東北最大的水產品加工物流基地,逐步建成擁有50萬人口、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環境優美的生態宜居型新城區。到2020年,城市居民年均收入達到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萬元,區域人均GDP達到274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