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山東寧陽創新理念建起農村物流"綠色通道"

2009-7-28 2:3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王洪橋 
   “鼠標一點,貨物進家” 
    忙里忙外一天,山東省寧陽縣東莊鄉南故城村凌云連鎖店送走最后一位顧客,老板劉麗莎清點一下,看看缺什么貨。 
    “啪、啪……”,她把嬰兒樂餅干、無糖八寶粥等商品代碼輸入電腦,發出了供貨需求。 
    第二天一早,泰安凌云中百物流配送中心的配貨車就開到店門口。 
    劉麗莎笑呵呵地拿著手中的泰安凌云配送清單對筆者說:“現在進貨可方便多了,俺們店進貨通過連鎖公司網絡配貨系統,只需鼠標一點,就光等送貨上門了,要是以前俺既得賣貨,還要琢磨著怎么進貨,可忙呢”。在中百配送中心的倉儲區內,3000平方米的專儲庫分成食品、日化、家電、日雜4個區域,一輛輛配送車已經裝滿貨物,準備送往預定的連鎖網點。 
    據介紹,16小時之內,配送車就會將貨物免費送到店門口。“自從采用信息化配送以來,逐年遞增配送規模,現有的8輛配送車忙不過來。”中百配送中的趙慧經理介紹,“信息化使貨物的存儲量、流動比例清清楚楚,公司專業化配送效率高,貨真價實,加盟店用的放心。這不,我們的連鎖加盟店已發展216多家,配送率大大提高,達到了60%”。“在信息平臺上,還公布了當地630多家連鎖店和一些周邊縣市消費產品基地的農副產品供求信息。”趙慧說:“通過價格和產量的對比,也有利于本地的農副產品走向外省等地區”。7月21日,在堽城華城百貨超市,筆者看到,“‘至京山’無公害韭菜,采摘日期:7月20日,價格:2.5元/斤。”伏山鎮太空蔬菜基地的農產品擺上了的蔬菜柜臺。據了解,伏山鎮太空蔬菜基地的其他產品,近期也將在泰安市供銷系統各個網點農家店里擺上柜臺。 
    該縣財辦相關負責同志介紹,近年來依托“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在著力扶持供銷、郵政物流基礎上,凌云、萬達、華聯等商業骨干企業業已實現城市商業網點向農村延伸,形成了“城區店為龍頭-鄉鎮級店為骨干-村級店為基礎”,集日用消費品銷售、農業生產資料供應、農產品購銷及文化、中介代理于一體的三級農村流通體系。在發展“鼠標物流”形式的信息化同時,這個縣整合供銷、郵政等資源,同時鼓勵多種經濟實體參與農村物流建設。 
    據悉,全縣農村各類經濟參與建設農家店7200多戶,覆蓋了全縣12個鄉鎮和80%的行政村。 
    “以前,我們買個牙刷都要走一個多小時,現在出門就有店。”該縣東疏鎮劉茂村村民劉月昌說:“一個電話,化肥、種子、農藥都給送到家里來”。 
    產業發展的推手 
    五年前,寧陽華豐鎮石門村村民張孝代自己種著兩個大棚,每年都要不少忙活外銷自家棚的西紅柿。一次,在親戚的幫助下,他認識了從肥城來進貨的崔緒金,客戶提出當天就要1000斤西紅柿,張孝代滿口答應把客戶帶到了村里,當時全村僅有的8個大棚一天的產量就全部有了銷路,還少卻了大家伙往返30多公里賣菜的煩惱。而今,張孝代樂呵呵的說:“今年,經我手外銷出去的西紅柿,差不多200多萬斤吧”。 他已成為當地較有名氣的西紅柿“大媒人”。 
    在張孝代的帶領下,華豐鎮周村附近涌現了一支200多個西紅柿運輸專業戶,先后發展起來了崔村、湖村、泊家莊等5個西紅柿專業批發市場,全鎮的西紅柿不出家門就能源源不斷地銷往30多個大中城市。西紅柿也漸漸成為當地農業產業支柱之一,發展至今已有近7400多個設施大棚,1.2萬畝的種植面積,年可收獲3.5億多斤西紅柿,產值1.02億元。 
    據寧陽縣供銷社副主任孫文君介紹,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必然促使物流業從農業產業中分離。不少農民開始專門從事物流業,成為“物流人”。 
    據寧陽縣工商部門介紹,在該縣專門從事物流的“菜販子”、“糧販子”等已有6000多人,該縣各類農村物流組織也已發展至2000多個。 
    伏山鎮是遠近聞名的“蔬菜之鄉”,設施蔬菜、無公害蔬菜生產,無公害蔬菜面積達到3.5萬畝,特別是蕓豆面積發展較快,高峰時日上蕓豆50萬公斤,是全國有名的“蕓豆之鄉”,輻射帶動周邊鄉鎮蔬菜基地18萬畝。馬家廟村村民史以殿開著貨車每天凌晨直接把車開到菜農地頭,“現摘現賣,”史以殿介紹:“菜新鮮,運到市場上每斤高出5分錢,一車我就能多掙近百元”。 
    菜農們也很高興,鶴山鄉王平村的王洪軍說:“從大棚到市場大約5里地,來回大約個半小時,要是自己去賣,我每天都要早起近一個小時,現在買菜的把車直接開到地頭,我們不用為趕遠賣菜犯愁”。 
    給農村物流一個“綠色通道” 
    據統計,寧陽縣年產蔬菜50萬噸,特色農產品大棗、黃姜等年產5萬噸左右,花生、油料、養殖業運量也在95萬噸以上,農業生產所需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需求15萬噸以上,加上農村生活消費品的需求,綜合預計農村貨運量年需求在200萬噸以上。該縣交通局運管處副主任王軍告訴介紹說,2008年全年,寧陽公路貨運量大約300萬噸左右(含工業),供求差距壓力非常大。 
    “規范化運作,多樣化服務、必要資金政策扶持,這緊要的三樣不能缺。”這個縣葛石鎮劉家莊村支書、泰安市人大代表沙興東說。 
    他列舉這么一組數據:“一畝地,一年只有玉米和小麥兩季收成,每年施地肥需380元左右,農藥方面,種衣劑、殺蟲劑、滅草劑145元左右,加上種子,機械化收割等費用支出,基本沒有什么收益。一次假劣農資,就有可能讓農民一年收入成零”。為讓農民購得“放心農資”,劉莊村由集體牽頭,村干部或村能人參與,組建了連鎖經營且由村監督的服務站,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送貨上門或至田間地頭,形成一套系統、規范的農資供應服務體系。由“單向物流”發展為“雙向物流”,寧陽也在探索多樣化的農村物流模式。 
    伏山鎮前伏山村的劉老漢,準備為在青島教學的女兒送一箱寧陽特產——葛石大棗,這不,伏山鎮客運站貨運公司開辦了這樣一個“零單配送”業務,他試著發了出去。 
    第二天,她就接到了女兒打來的電話,著實高興:“俺尋思,用郵政快遞或包裹吧,還要到縣城去辦,費用太高,今后運個,要個什么東西可就方便了”。 
    “農村物流業發展緊缺的是資金和扶持政策。”寧陽縣文成物流責任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建峰說。 
    寧陽縣為解決農村貨運汽車單打獨斗,“小、散、亂”問題,加大對農村物流業的扶持力度,交通、金融、工商、國土、地稅相繼制定配套的優惠政策,成立行業協會,減少惡性競爭,大力扶持和發展包括個體、私營、合資等多種成分的農村物流企業。尤其是金融機構積極加大對農村現代化流通業、物流業的貸款營銷,大力扶持建立以集中采購、統一配送為核心的新型營銷體系和農產品“綠色通道”網絡。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