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張家口——打造首都連接西北的大型中心城市

2009-7-27 19:4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張家口市位于首都北京西北部,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和文化傳統的北方名城,全市總面積3.7萬平方公里,轄4區、13縣、2個管理區、1個高新技術開發區,總人口457萬。這里,曾經是東方人類的故鄉,是奠定中華民族統一的重要圣地,是中國北方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和對歐貿易的重要陸路商埠,是華北地區重要工業基地。如今,在“開放創新、全民創業、特色創優、富民強市”總思路的指引下,張家口正以其與日俱增的獨特魅力和迅猛的發展勢頭,引起世人更多的向往和關注。
“九大優勢”撐起“經濟更好更快發展”藍圖
區位優勢明顯 張家口地處京、冀、晉、蒙四省市交界處,是京津冀(環渤海)經濟圈和冀晉蒙(外長城)經濟圈的交匯點,是與京、晉、蒙地區有依托性的物流圈和北方現代物流供應鏈中的重要鏈接點。市區距首都北京僅180公里,距天津港[13.87 1.61%]340公里。在經濟發展上,便于接受“京津都市圈”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等多種要素的直接輻射,同時又可以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區豐富的煤電氣、礦產、物產、人力等資(能)源。
今年8月,京張城際鐵路將開工建設,北京與張家口的聯系將更加緊密,交流將更加便捷,張家口承東啟西、溝通南北的區位戰略優勢將更加明顯。
交通發達便捷 全市公路網絡完善,公路總里程達1.89萬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516公里,均位居河北省第一,全國地級市第六,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2.243萬公里。目前,張石高速、京化高速、丹拉高速、宣大高速全線通車,張承高速部分通車,張涿高速正在加快建設。京化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后,張家口與北京的交通更加順暢、便捷。
另外,張承高速和張涿高速將為西北和內蒙古地區過境北京車輛提供繞行通道,進一步緩解和減輕京張線交通壓力。目前,公路建設重點推進京新二期、張涿、張承、張石三期、張石和張承連接線5條高速,積極謀劃京尚、京蔚、張賽3條高速,全部修通后我市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將達到1100公里,位居全國地級市第一位,并在全省率先實現縣縣通高速。鐵路建設歷史悠久,我國由中國人自己設計建造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終點就在我市。境內有京包、豐沙、大秦、沙蔚4條鐵路,張集鐵路今年建成通車,京張城際鐵路今年開工,正在積極謀劃推進的張唐(張家口—唐山曹妃甸)、張大城際(張家口—大同)、張藍(張家口—藍旗)、張準(張家口—準葛爾)、張石(張家口—石家莊)以及張家口—二連浩特等6條鐵路建成后,張家口將成為連接中西部和東部地區的鐵路樞紐。隨著京包鐵路全線提速和京張城際鐵路的建設,張家口到北京城區僅用時40分鐘,融入了北京1小時經濟圈。目前,張家口市還正在與海南航空[6.24 7.22%]公司合作建設張家口機場,張家口公—鐵—空的立體交通網絡正在形成。
農牧業特色鮮明 張家口市分為壩上和壩下兩個不同的自然區域,光照充足,氣候涼爽,晝夜溫差大,是發展特色種植業、林果業和養殖業的理想之地。近年來,張家口市充分發揮自然、氣候、地理優勢,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形成了畜牧、蔬菜、脫毒馬鈴薯、玉米制種、杏扁、葡萄、雜糧雜豆等特色農業主導產業,是華北地區重要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中國葡萄之鄉”、“中國杏扁之鄉”、“中國鮮食玉米之鄉”、“中國燕麥之鄉”。中國長城葡萄酒有限公司、河北博天糖業、察北蒙牛乳業[18.66 0.32%]、塞北蒙牛現代牧場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迅速發展壯大。目前,張家口市已成為京津地區及東南沿海城市糧食、蔬菜、果品、畜產品等重要的特色農產品[12.18 -0.90%]生產供應基地。
工業基礎良好 新中國成立后,作為我國北方早期重點規劃發展的大城市,張家口工業得到長足發展,成為我國華[0.06 1.67%]北地區的重要工業基地。目前,全市已經形成了以能源、礦業、冶金、機械裝備、輕工、醫藥化工、食品加工等產業為主的工業體系,擁有工業企業近萬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00多家熏大中型企業80家。宣化鋼鐵集團公司、宣化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張家口煤礦機械有限公司、斯必克(張家口)制冷設備有限公司、宣化啤酒集團公司、張家口制藥集團公司、河北盛華化工公司、張家口卷煙廠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企業迅速發展壯大;“鉆石牌”卷煙、“長城牌”葡萄酒、“鐘樓牌”啤酒、“宣工牌”推土機等30多種名牌產品和350余種優質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享有盛譽,其中鉆石牌卷煙已成為全國馳名商標,“宣工牌推土機”和“雪景牌甜菜糖”獲得2007年中國名牌產品。
商貿物流潛力巨大 張家口歷史上曾是中俄、中蒙物資貿易的重要通道和集散地,是古“張庫大道”的起點,素有“陸路商埠”之稱,明清時期與南方的廣州號稱“陸水雙碼頭”。近年來,隨著交通事業的迅猛發展,張家口承東啟西、輻射南北的區域商貿物流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各類物資交易市場、商品物流中心發展迅速,物流量進一步增大。全市已經形成煤炭、建材、特色農畜產品、鋼材、汽車等較大規模的物流中心和各類上億元市場200多個,商品交流頻繁,市場潛力巨大。目前正在跑辦的張家口海關有望年底獲得國務院批準,將為張家口市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商貿物流業發展增加強勁動力。
旅游資源獨特 張家口處于太行山脈、燕山山脈和陰山山脈的交匯處,有盆地、山區和高原等多種地形地貌,氣候四季分明。多樣的地形地貌、良好的生態環境、深厚的始祖文化和重要的軍事要塞形成了豐富獨特的旅游資源。境內有以陽原泥河灣古人類遺址群為代表的“東方人類從這里走來”和以炎帝、黃帝、蚩尤中華民族三祖先征戰融合之地為代表的“中華文明從這里走來”兩大人文旅游名片;有春秋、戰國、北魏、北齊、金、明6個歷史時期和朝代修筑的、總長達1250公里的古長城;有大境門、宣化清遠樓、蔚縣玉皇閣等27個國家級和65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抗日同盟軍紀念塔、蘇蒙聯軍抗日紀念塔、晉察冀軍區司令部等一批紅色旅游資源。全市有草場面積2000萬畝,有大面積的天然原始森林和次森林,現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個,國家級森林公園1處,省級森林公園8處,省級風景名勝區1個。夏季,氣候涼爽宜人,草原一望無際,是城市人群消夏避暑理想之所。冬季,白雪皚皚,冰天雪地,是滑雪健身的好去處。現已形成了崇禮滑雪、壩上草原避暑觀光、涿鹿陽原始祖文化、赤城懷來溫泉養生等四大旅游品牌。
電力能源充沛 境內蘊藏有50億噸的煤炭資源,同時也是晉煤東運和蒙煤南下的重要通道,豐富的煤炭資源保證了張家口市火電的快速發展。目前,張家口市擁有大唐國際張家口發電廠、下花園發電廠、國電懷安熱電廠3個火力發電廠,正在建設的發電廠有張家口熱電廠、宣化熱電廠,蔚縣坑口電廠國家發改委已同意做前期工作,懷安熱電二期也正在積極謀劃,全市火力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300萬千瓦。風力發電方興未艾。張家口風能資源極為豐富,可開發規模在1000萬千瓦以上,具備建設世界級風電場的條件。目前,張家口市已被列入全國第一個百萬千萬級風電示范基地,實施了國華尚義風電場、國投張北風電場、龍源尚義風電場等一批重大風電項目,風電裝機容量已達115萬千瓦。目前,我市正在啟動第二個、第三個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規劃和建設,其中壩上第二個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項目已獲國家能源局批復,我市又成為國家首個開發建設雙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市。到2010年,預計全市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800萬千瓦,其中火力發電450萬千瓦左右,風力發電300萬千瓦以上。同時,我市太陽能資源十分豐富,日照時數在2756-3062小時,太陽總輻射為每平方米1500-1700千瓦時,特別是壩上地區光照強度和日照時間僅次于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區,為太陽能較豐富區,2008年10月在尚義縣建設了河北首個風光互補發電試驗區,并正式列入國家試點項目。為了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太陽能資源,探索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新途徑,張家口市正在同步謀劃推進太陽能發電場建設和發電設備研發制造工作,以風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帶動我市光伏發電設備制造,力爭使太陽能發電產業步入一個良性、快速的發展軌道。
礦產、土地和人力資源豐富 張家口礦產資源豐富,是河北省礦產資源大市,全市擁有礦產地和礦化點1200多處,各類礦產90多種,已開發利用50多種。保有儲量居全省前4位的有22種,其中煤、鐵、金、鉛、鋅、磷等12種礦產居河北省首位,開發前景非常可觀。煤炭保有儲量50億噸,黃金儲量90噸,是我國重要的煤炭生產地和全國第三大黃金生產地。同時,張家口市鈾、鉬等稀有金屬礦也很豐富。其他非金屬礦,如石灰巖、螢石、石英石、磷礦、沸石、膨潤土等,也都是張家口市的優勢礦產資源。張家口土地資源豐富,總面積5529萬畝,人均土地面積12.3畝,人均耕地3.7畝,均高于全國和全省人均水平。其中,宜牧草地面積廣闊,居河北省第二位,且集中分布在壩上4縣,有利于發展畜牧業;荒山、荒地、荒沙、荒漠較多,有未利用地1368萬畝,土地開發利用潛力很大。張家口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312萬農業人口中有勞動力150萬人,而富余勞動力達到35萬人;144萬城鎮人口中有勞動力40多萬人,全市城鄉可輸出的勞動力達50萬人。全市4所面向全國招生的高等學校有在校學生1.5萬人,中等職業學校在校學生4.76萬人,有專業技術技能的12萬人。
后發優勢明顯 張家口于1995年經國家批準對外開放,比全國晚了17年。也正是由于開放相對較晚,才成就了張家口這一北京周邊唯一的一處對外開放“處女地”。完整的生態環境、豐富的土地礦產資源、充足的電力能源、健全的產業結構等后發優勢,可以使張家口在更高的起點推進開放開發,張家口也成了近年來國內外眾多客商青睞的一片新的投資熱土。
“四大措施”構筑“保增長、促發展”戰略體系
項目建設——“保增長、促發展”的核心之舉
2008年共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05億元,全市城鎮建設開工項目860余項,其中投資超億元項目近120項。全年安排生產性項目109個,總投資1569.9億元,已有54個項目開工建設,完成投資107億元。突出抓了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道路建設總投資在60億元以上。2009年計劃實施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4項,總投資1238億元。重點建設京新二期、張涿、張承、張石三期、張石和張承連接線等5條高速公路。軍民合用機場力爭年內實現通航,并爭取成為京津的備用機場。
抓住國家扶持新型能源、機械裝備制造、高新技術等產業發展的機遇,全面促進產業優化升級。確保宣工技改擴能、中煤機搬遷改造、席勒小型直升機生產等40個項目開工建設,確保宣鋼綜合改造、張北滿井風電四期、沽源鈾鉬礦等22個項目竣工,加快推進國投康保牧場風電二期等41個項目的前期工作,力爭早日開工建設。
利用荒山、荒坡及未利用地,規劃建設了總占地面積130平方公里的“三大產業集聚區”和“四大物流園區”,為加快經濟發展搭建了良好的載體和平臺。三大產業集聚區,總規劃面積80平方公里。其中,西山產業集聚區重點發展機械裝備制造、綠色食品加工等產業,東山產業集聚區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等高新技術產業,醫藥化工產業集聚區重點發展醫藥和精細化工產業。目前,三大產業集聚區起步區一期工程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已有總投資262億元的39個項目入駐或意向入駐,城區首批31個工業外遷項目正在加緊推進,西山產業集聚區均進入了省級園區行列。四大物流園區,總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其中,商貿物流園區,以110國道、京包鐵路、張石高速、丹拉高速和西山產業集聚區為依托,重點發展農業冷鏈物流和工業加工制造物流;空港物流園區,以軍民合用機場和東山產業集聚區為依托,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品以及小型貨物快速轉運等物流;南山物流園區,以便捷通達的公路鐵路網為依托,重點發展以大型貨物倉儲、轉運、配送、加工為主的物流業;京西物流園區,以大秦鐵路[11.42 0.97%]和即將建設的張涿高速為依托,重點發展以農副產品檢測、預冷、批發、配送為主的物流業。同時,正在加快推進懷來華人華僑創業園、下花園玉帶山產業園、張北風機制造園等園區建設,全力打造園區經濟隆起帶,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
城市建設——“保增長、促發展”的重要任務 
近年來,張家口市圍繞建設“首都聯接西北的大型中心城市”的目標,加大了城市建設和改造力度。特別是2008年以來,城市建設力度空前加大,按照文化居住、生態涵養、產業集聚、商貿和空港物流四大城市功能板塊,加快“治河蓄水、擴容改造、合理布局、工業外遷、增綠添彩、功能完善”步伐,重點實施清水河綜合治理、人工湖建設、“六縱、十一橫、十立交”道路建設、城區綠化亮化美化、城區熱網氣網污水管網建設等重大工程,并大力引進建設星級酒店和大型商廈,提升現代業服務水平,城市建設力度和規模之大,前所未有。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推進,城市面貌大將為改觀,綜合功能日臻完善。
改革開放創新——“保增長、促發展”的強大動力
破除各種體制機制障礙,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全力推進以北京為中心的對外開放。充分借助與北京的人緣、地緣、業緣優勢,以京張合作協議為紐帶,進一步強化與北京的規劃、產業、基礎設施等全方位對接,促進在產業配套、市場建設、金融體系、文化教育、人才引進等方面的合作,加快與北京的一體化發展進程。積極推動建立京張政府間對口協調和民間協作機制,推動各縣區、各部門同北京縣區、部門的全面對接,加強與國家部委、外國駐華機構的聯系。主動加強與世界500強、全國500強和中央直屬企業的合作。已有中節能、中廣核、中化、中煤、中核、國電、國投、國華等14家到我市投資置業。
全面推進全民創業,出臺了關于激活市場主體推動全民創業的“三十條”規定,積極催生壯大各類市場主體。實施科技興企和工業企業全員素質提升工程,抓好煤機、宣工、張煙等企業的新產品研發工作。加強與國內外科研機構、大專院校的技術合作,加大關鍵技術和急需人才的引進力度,大力培養本市科技創新人才。
加快縣域經濟發展——“保增長、促發展”的重要內容
按照城鄉一體化發展要求,著力抓好“三農”工作,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促使縣域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完善企業與農民的利益連接機制,增強企業帶動能力,拓寬農民的增收渠道。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大力發展循環農業、集約農業、生態農業,著力構筑經濟結構優化、產業特色鮮明、整體實力較強的縣域經濟發展新格局。以壩上縣區為重點區域,充分利用風能資源,加快推進風電產業;以宣化、萬全等縣區為重點區域,依托西山產業集聚區和宣鋼、宣工等大企業,做大機械裝備制造業;以赤城、崇禮、蔚縣、宣化、康保等縣區為重點區域,科學有序推進開發利用,優化整合礦產業;以壩上縣區和懷來、陽原、涿鹿等縣區為重點區域,依托特色農產品種植基地,提升農副產品加工業。
回顧歷史,曾經輝煌,展望未來,前景無限。張家口將緊緊抓住第十一屆環渤海民營經濟經貿合作洽談會在我市舉行的歷史機遇,乘勢而上,與兄弟省市不斷擴大交流,增進了解,共創繁榮。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