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西岸東岸攜手步入同城時代
2009-7-24 18:0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期待:世界級灣區在此靠岸
誰將是世界第九灣?
向國際都市圈集聚,是現代人居的浪潮。
在現代都市的發展歷程上,以國際都市群為背景的高尚灣區住宅可能是令人最為向往的一種住宅形態。久負盛名的世界八大灣區——紐約的長島、洛杉磯的比佛利山莊、東京的東京灣、悉尼的雙水灣、香港的淺水灣、新西蘭的霍克灣區、布里斯班的魯沙灣區、吉隆坡的布茹拉灣在世界當今住宅市場上的地位早已牢不可撼。
作為世界最著名的濱水高尚住宅區,以八大灣區為代表的國際都市生活圈影響了全球越來越多的地區。而進入“世界看東方”的新世紀,誰將會是正在崛起的世界第九灣?許多人的目光都開始投向擁有龐大都市圈的珠江灣。
如何定義一個真正的世界級灣區?占據最繁華的都市核心,坐擁各類資源的集合,享受稀缺景觀,能與海灣做最大限度的近距離接觸,自然是世界級灣區的題中應有之義。而從規劃之初就確立了高立足點,將城市與自然、商業與景觀完美融合,實現生態與人文環境的水乳交融,也是成為一個國際水平高尚社區、實現置業者居住夢想的更高層次。除此之外,還有它們帶來的超高投資價值,當將灣區打造成城市品味的坐標的同時,擁有能吸引世界各地的投資者的發展前景,也許才是世界級灣區得以蒸蒸日上、長盛不衰的核心價值。
以世界級灣區的標準來衡量,珠江灣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使得它成為了競逐世界“第九灣”的有力競爭者,這個以金融、物流、科技產業、制造業、休閑旅游業等多重價值的全球重要產業基地,從來就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展史上一個熠熠生輝的金三角,而沿岸的高端居住帶,也在多種資源的支撐下,吸引了大量財富的聚集。珠江灣的未來定位正在日益清晰——一個站在國際起點上,在經濟、文化、民生等各方面都無縫的世界級都市圈。
珠三角都市圈星光熠熠
能夠被業內人士視為世界“第九灣”,珠江灣所依靠的,是其沿岸實力雄厚的城市群落。從珠江入海口的城市群分布——香港、深圳、東莞、廣州、中山、珠海、澳門,以及這些重量級城市所代表的核心競爭力:包括國際金融中心與物流中心、科技創新中心與全球IT業制造重地、嶺南文化中心、濱海旅游城市與休閑娛樂中心……特色鮮明的城市群資源配置將這個都市圈打造成為一個多層次的價值增長極。
在珠江灣,積聚了三十年時代能量的城市群,正在由新的國際視野出發,勾勒出一幅廣闊的發展藍圖:今年年初,國務院發布《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綱要提出,到2012年,由廣州、深圳、佛山、珠海、東莞、中山、惠州、江門、肇慶9個城市組成的珠江三角洲地區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0000元;到2020年,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35000元。
從規劃中不難看出,珠江灣在國內的地位在逐漸顯然清晰而至關重要。正如國際知名的世界級城市圈,大多都是這些國家的物質支柱甚至成為發展的精神支撐:美國三大城市群的GDP占全美國的67%,日本三大城市群的GDP占全日本的70%。而在中國,以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地區為基地的三大城市群,總GDP也占到了全國份額的39%。誠然,這僅僅是個開始,在未來,城市發展必定還將更進一步向城市群和城市經濟帶延伸,珠三角的規劃綱要,代表著這個地區還有著觸手可及的未來高成長空間。
龐大的經濟灣區,連綿不斷的城市帶,珠三角都市圈的合力,讓人看到了一個世界級灣區的雄厚基礎。在珠三角,生產、消費、物流整個消費環節的集中,成為經濟增長、財富聚集的必須條件,而城市間的錯位競爭與合作關系,則為這個都市圈提供了創業和居住的更多可能。而其中,以生態城市、休閑旅游城市為定位的珠江西岸,顯然是更適合于承載高端人居的地區。
格局:西岸率先受益“大交通”
中山“價格洼地”效應明顯
珠三角一體化,離不開軌道交通的多方位鋪展開。在未來,珠三角地區規劃有線路20條,總長度接近2000公里,完成后珠三角的軌道交通網絡密度將達到每百平方公里12.2公里,這項預計2015年可完成的珠三角一體化連接工程,將使珠三角全面接近巴黎都市圈和東京都市圈的水平。但對于各在海一隅的珠三角東西兩岸,深中大橋與港珠澳大橋的規劃動工,具有更直接的作用。
從地圖上看,珠江三角洲東西兩岸被珠江水系分割,深圳和西岸的中山、珠海隔江相望,雖然直線距離很短,因為沒有橋梁連接,只能從陸路繞道虎門大橋。而深中跨江通道建成以后,在連通江中高速公路和深圳機荷高速公路的同時,也連通了廈深高速鐵路,大橋的延長線還將直抵龍華高速鐵路樞紐站,由此連接廣深、廣珠鐵路,以及最終通往南寧和越南、新加坡的泛亞鐵路。沿著深中通道可實現兩地的公路、鐵路聯運,使中山30分鐘到達深圳機場,一小時內通達周邊四大機場和深水港。而已經立項、即將動工的“港珠澳大橋”以珠海為起點,連接香港與澳門。一旦港珠澳大橋貫通之后,由香港開車到珠海或澳門,只需要15至20分鐘,較目前行船一個小時節省了大量的時間。目前正在建設的廣珠城際軌道,也將進一步方便城市間的來往,加深珠三角內部的融合。
顯然,在整個珠江西岸的珠海、中山、江門等城市前往香港的陸路通道都將大大節省,珠江西岸對香港、澳門的輻射力將進一步增強,而對境外投資者的吸引力也將得到較大提升。當城市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對于中山、珠海等西岸城市的現代都市化進程,與香港、澳門城市人流、物流、資金流,建設更高檔次的置業、旅游、休閑、娛樂城市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
首當其沖的受益板塊而將是西岸城市的地產業。在中山、珠海這樣自然環境優越的休閑型城市,外來的投資度假型置業一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對于異地置業而言,兩地來回的時間成本和便捷程度是最受置業者關注的一環。在珠江灣東西兩岸的交通格局開始呈現出新面貌后,等于異地置業的成本大大節省。而隨著近期深圳、廣州等一線城市房價開始上漲,相比之下珠江西岸的中山、珠海的“價格洼地”效應更趨明顯。
優質健康生活元素走俏深圳
對于深圳置業者而言,珠江西岸是一衣帶水的芳鄰,更是一個休閑度假的理想國。記者幾次跟隨特區報的看樓車去過中山和珠海看樓,同車的置業者們對城市的熟悉程度頗出乎記者預料。其中有置業者告訴記者,因為以前周末經常帶著家人來中山、珠海這邊休閑游、泡溫泉等等,對城市印象很好,因此有機會也愿意到這些城市購置一套房產,以后過來度假就更加方便了。
這說出了許多深圳人對中山、珠海的城市印象:美好、舒適、悠閑、風景旖旎、綠意盎然。曾經獲得聯合國人居獎項的這兩座花園城市,都是珠三角深入人心的人居勝地。大片的綠地、山海資源豐富、纖塵不染的市容,是城市給人的第一印象。“半城高樓半城綠”的中山,擁有長長海岸線的珠海,很難讓人不為之流連。許多異地置業者直言,選擇中山和珠海,其實就是選擇了當地的空氣和水。的確,在經濟發達的珠三角城市群中,珠江西岸是最適宜居住的地區,其青碧山水、潔凈空氣,足以令厭倦于喧囂大都市生活的置業者,找到自己棲息的所在,實現一段舒緩、安詳、有別于其他都市的城居生活。
但這樣的西岸生活,并不是它的全部。
在珠三角一體化的逐步推進下,新的西岸生活,將不再是久無人居而布滿灰塵的偏僻別墅,不再是與尋常日子切分開來的一段獨立時光,它將大大方方地走入我們的全部生活,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工作在繁華忙碌的東岸,生活在美麗悠閑的西岸,往返于雙城之間享受各自的優勢--這種異地置業的更高形態,也將是區域一體化的深層次表現。而這種城際置業方式,將隨著城際之間路橋軌道的打通與各方面的進一步融合,漸漸地浮出水面。
這使我們不難理解,為何近期中山的雅居樂·凱茵新城、錦繡海灣城等西岸大盤頻頻亮相于深圳,而且在深圳客戶中掀起了不小的波瀾。許多購房客都表示,他們在西岸的購買行為,不僅僅是一項度假計劃,更是一筆向未來高品質生活的投資。也許我們可以宣稱:新的西岸置業方式已經開始,西岸生活正在向我們靠近。
展望:深圳人居“跨江”西進
新“西進運動”如火如荼
敏銳的深圳置業者會思考,在經歷了關外置業、一小時生活圈的惠州、東莞置業后,下一批的置業大潮將涌向何方。從珠三角一體化的角度來看,立足深圳,也許可以跳出目前東部、北部發展的制約,將目光投向西面——浩淼的珠江灣。有別于以往進軍寶安、南山的“西進運動”,現在的“西進”大旗已經指向了珠江西岸。
在許多深圳異地置業者看來,這已經不僅僅只是一個想法,而是已經付諸行動的事實。在今年,看樓車熱潮重新涌來,但與以往不同,以前的熱點是惠州、東莞,而今年反而是中山等西岸城市的看樓客最多,幾乎車車爆滿。
從2006年開始,中山地產大鱷雅居樂的中山項目的營銷已延伸到深圳,每年推廣活動的效果都卓有成效。而且,雖然雅居樂地產在深圳沒有項目,但其在深圳爭取到的置業者比例比其他外地城市都高。重新啟動的凱茵新城看樓車是人氣最高的一個樓盤,前往中山看樓的客戶很多都是連續幾周前往,簽約率也較高。
而珠江西岸城市在帶動異地置業者的同時,也陸續進駐了多家知名異地房企,如中山近年就迎來了萬科、中海、敏捷、遠洋、中信、華發等品牌開發商,在今年,敏捷地產的錦繡海灣城,便是企業在確定了以珠三角為中心的發展戰略后,大舉進入中山的一項高端產品,以溫泉濱海別墅的類型來吸引珠三角的高端置業群。
據了解,在中山、珠海、廣州的不少樓盤在作客戶定位時,都會把深圳客源列為占份額30%以上的一項,尤其是高端項目,更會將深圳客戶作為主攻對象。在現今珠三角各地的售樓現場,粵B車的大量出現,也不出任何人的意外。業內人士表示,深圳人的異地置業的比例歷來都在珠三角其它城市中居前,未來,隨著珠三角一體化的提速,首先將成為珠江西岸增容人群絕對主力的就是深圳人。
高端住宅成置業熱點
要成為世界第九灣區,珠江灣的經濟實力、城市資源配套已經基本到位,而另一方面,打造滿足一個世界級灣區居住需要的高端住宅區以及一種高尚的生活方式,則成為市場對珠江西岸的期待。縱觀世界八大灣區,在擁有周邊大城市強大的經濟支撐下,旅游、商務、會展、休閑、文化、教育業的繁榮之余,其具有獨特資源的高尚住宅區,也令人印象深刻。
在深圳人的置業版圖可以看出,西岸的崛起,也正是置業觀念在向國際水平灣區接近的一個見證。
深圳人最先盯上惠州、東莞時,初衷不外乎回避本地置業中遇到的價格高地。價格洼地是珠三角樓盤最早打出來吸引深圳客源的一張牌。珠三角許多地區兩三千元每平方米的價格,著實令深圳人心動不已。許多客戶項目都沒去看過,就匆匆出手。但在追低熱情的推動下,對城市、對地段和樓盤的深入了解被忽略,同時,有一些小開發商良莠不齊,也在低價的背后,加大了異地置業的風險。
然隨著珠三角置業的深入,以珠海、中山為代表的宜居城市、以廣州為代表的大都會、甚至更遠的泛珠三角地區——包括武漢、海南等地,也都在納入深圳人的置業版圖。在現階段的異地置業中,環境優美、配套完善、內在底蘊豐富的高尚社區,更受深圳人的追捧。
有統計數據表明,現在深圳人在珠三角投資和自住的比例基本持平。很多珠江西岸的自住型買家,一般選擇靠山水風景好,或者有高爾夫等體育設施的地方,準備給家中老人居住,或者退休后在此定居,或者作為休憩作用的第二居所,享受在深圳難以享用的廣闊河山。而在深圳罕見的超大社區,如雅居樂在各個城市的大型樓盤、中山的錦繡海灣城等樓盤,都是以成熟社區、完善配套、城市邊緣的靈秀山水,成為了深圳置業者選擇的熱門。這些樓盤屬于不折不扣的高端樓盤,當然價格比深圳同類產品低了不少,但比起當地其他樓盤價格也不菲。
隨著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橋的推進,珠江西岸很快將被納入深圳的“1小時生活圈”。這樣的升值遠景使得在自住需求之外,由深圳發起的投資力量也不可小覷。而為了鞏固產品的保值功能,這些置業者的購房行為也會漸漸向大品牌、高品質的項目集中。這也會促使西岸樓盤在品質上更趨完善,人居環境更趨成熟,在珠江畔實現世界“第九灣”的遠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