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政協建議推進川渝合作構建中國經濟第四增長極
2009-7-23 23:4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如何集聚優勢,加強重慶與四川的合作,共謀對外開放?在日前召開的重慶市政協常委會議上,委員們圍繞“推進成渝經濟區建設,構建中國經濟第四增長極”進行了專題討論協商,提出要把成渝經濟區建設成帶動長江上游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開放型經濟示范區。
近年來,我國的區域經濟合作被提升為國家戰略,地區性的各自為政發展漸次轉變為區域內外合作、整合與協調發展,行政主導型區域合作轉變為行政主導與市場引導相滲透的區域合作。早在1997年重慶直轄之初,探索適合川渝自身情況的經濟發展道路就已拉開序幕,多年來,川渝兩地黨政高層為促進經濟合作保持著互訪和互動,隨著兩地合作領域的逐年擴展,一個互補共贏的經濟合作區已初露端倪。今年全國兩會后,重慶、四川兩地政協圍繞成渝經濟區建設開展了多輪調研和座談,積極為促進區域經濟合作獻計出力,成為黨委、政府不可或缺的智囊團。
本次專題討論協商會上,委員們針對川渝合作的基礎優勢、基本目標和發展趨勢進行了論證討論,并提出了促進合作共贏的意見建議。委員們認為,重慶和四川是長江上游經濟帶的核心區域,聯動推進川渝經濟合作,不僅會有力地促進兩地的共同發展,也必將在全國的區域戰略布局和整個西部大開發中發揮重要作用。委員們建議:加速川渝兩地在資源、技術、資本、人才等方面的流動,加快促進兩地企業的聯姻攜手,共同開發市場,擴大規模,形成良性競爭與相互合作促進并存的發展環境和空間;在區域合作中應注重發揮核心地區和增長極的帶動和輻射作用,加速將產業向周邊地區轉移,增強區內競爭實力;川渝雙方應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進行科學合理的地區分工,避免過度競爭;當前要加快現代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聯合開發黃金水道,并促進物流和現代服務業的結合,為突破物流成本過高的發展瓶頸共同努力;共同加強與區外和周邊的協作,繼續加強與西南六省區市的聯合協作,推進大西南經濟區的加快形成,大力推進與西部沿邊省區的邊境經濟合作,參與周邊的國際競爭,推進長江上游外向型經濟的發展;加大體制改革力度,充分用好城鄉統籌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制度創新現行權,建立川渝經濟區協調機制,消除阻礙發展的區域壁壘,妥善處理好合作中的矛盾與沖突;積極聯合發展進出口貿易,共建招商引資、外貿信息交流與共享平臺,共同攜手開展國際經濟合作。(閆鑫 記者 周少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