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下地” 佳速為建立第三方物流品牌的奮斗
2009-7-23 23:4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九年前,陸洪離開被別人認為是“鐵飯碗”的海南航空,創建了在當時名不經傳的佳速物流。 九年間,佳速物流的業務量位列上海市空運十強,年空運貨物總量達10000多噸,陸運貨物總量達50000多噸,年運輸貨物總價值達40億人民幣。現今,佳速物流公司的陸洪總經理和記者強調:“現在佳速物流的空運服務和陸運服務是得到業內普遍認可的,我們一直在樹立佳速的品牌”。
陸洪表示,自2000年建立公司至今,他就一直以創建物流業著名品牌的信念在經營佳速。“即使是在物流業普遍虧損的現在?”記者不禁反問,“即使是現在。”陸洪回答的非常干脆。他向記者介紹了佳速物流的企業文化以及管理模式后,表示自己之所以如此執著于物流事業,執著于品牌的締造,除了經營可以帶來了的利益之外,還源于個人對物流業的感情。
創業到守業,佳速物流憑借一對“鴛鴦刀”
提到佳速物流的成立與發展,除了總經理陸洪之外,有一個人不能不提,她是佳速物流的董事長,也是陸洪的妻子——沈敏蓉。
佳速物流是民營企業也是家族企業,帶有濃厚的中國家族企業色彩。而這個家里面,男主內,女主外,身為董事長的沈敏蓉也是佳速物流最高級別的銷售員。一位與佳速物流合作多年的伙伴告訴記者,沈敏蓉為人豪爽,敢愛敢恨,談生意也很直接,快刀奪天下;而陸洪則穩重內斂,待人寬厚,重刀定乾坤。在采訪中記者還從沈敏蓉處得知,她18歲時與陸洪相識,相愛六年后結婚育子,從初戀到現在感情生活中視對方為唯一。說起佳速物流的創始故事,也如同他們的感情一樣,沒有神奇的故事,有的只是專情多年的水到渠成。
1990年,陸洪開始在民航工作,兩年后任民航南通航站候機樓主任。1994年2月被調至海南航空公司任上海機場站站長、貨運處經理。六年后,他在上海創建了佳速物流有限公司。
憑借自己在航空公司多年的工作經歷與航空貨運的專業運作、管理能力,陸洪在創業之初,就已經為佳速物流定下了遠高于同業的服務標準。同樣的,他也依靠自己對航空界多年的了解,為客戶規劃出物美價廉的空運服務產品。這樣的創業經歷,從開始就帶著人脈的牽扯,老客戶的信任,對陸洪的經營理念有頗深的影響。與此同時,沈敏蓉則擔負起新客戶,大客戶的開拓與維護。夫妻二人白手起家,憑借自身可攻可守的個性與拼勁為佳速物流的產業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專心研究產品,用心對待員工
一談起第三方物流的運作,平常慎言謹行的陸洪忍不住打開了話匣子,早年在航空公司工作的時候,他就從航空運輸里發現了商機。由于很多航空公司沒有將貨物計入成本,為此,貨物空運的價格有很大的浮動空間。陸洪表示針對這個特點,佳速為客戶量身定制的空運服務“飛”常低價,真正做到了空運價格非常低價。
對此,記者提出,業內那么多家做航空物流,佳速為何敢說自己的是真正低價?而且有句老話叫“一分價錢,一分貨”,低價如何保證服務質量的疑問。陸洪回答說:“首先我們是上海空運簽約航空公司最全的一級空運代理企業,簽下多家航空公司保證了不會因為一家航空公司的價格壟斷而不得不抬高運價。其次對于服務,我們不僅和太平洋保險公司簽約,為貨運全程保險,而建立了十分健全的貨物追蹤服務,客戶可以通過互聯網、傳真、SMS、GPS等系統即時聯系,運輸信息是透明化的,保證客戶對自身貨物的狀態掌控。”
除了空運之外,陸洪表示,目前佳速的陸運服務也得到客戶和業內人士的認可,由于國內的航空運輸與公路運輸各有特點,所以充分利用空運和陸運,必要時將二者結合起來運輸,才能使客戶利益得到最大保證。佳速物流的陸運服務號稱“零擔王”,利用其遍布全國的網絡,只要有公路、佳速物流就保證能運達。
除了公司本身的產品之外,公司的管理,人才的培養是所有企業必然面對的問題,佳速物流自然也不例外。
在佳速物流,公司的制度信息以及員工的獎罰信息也都是公開透明的。家族式起家的陸洪并沒有將大家長作風帶進企業的管理中來,員工的升遷不是依靠個人關系或者感情因素,一切以工作表現為標準。為了避免某些投機取巧的行為,陸洪設定“流程第一,聰明靠后”的準則。他表示:“不管企業大小,人員多少,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即使需要變通,也需要通過相應的流程,雖然這樣做也不能讓每件事都完美,但是大局上是利大于弊的。”
陸洪堅信依靠市場化的企業管理以及“擇優而進”的員工培養制度,才有佳速物流現今的規模與發展。但是從一個細節,記者發現,陸洪在管理上的終究帶著一些個人色彩。陸洪透露,為了讓在叛逆期的兒子了解他想教育的知識與觀念,他花費心思買了一些書籍。但是他沒有強制兒子去看,他只是隨手放在兒子的床頭,不久之后,那些書就被求知心切的兒子看完了。對此,陸洪驕傲地表示:“很多時候,教育孩子和培養員工是一樣的。把握管理大方向,然后根據特點采取適當的方式,不能強制灌輸,那樣只能適得其反。”對此,連一向好強的妻子沈敏蓉也感慨,雖然她一向自信自己與人交流的能力,但是有些人反而只認陸洪,譬如叛逆期的兒子。
成長中的磕磕絆絆
有時候為了客戶寧愿自己吃虧。據佳速物流的員工透露,從佳速成長到現在,為了客戶犧牲利潤的例子不勝枚舉。例如2008年8月初,因為北京奧運即將開始,所有航空公司飛往北京的價格在一夜間上調了、配送由于車輛受限,配送成本也大大增加,而當時運往北京某客戶的大筆訂單不僅按時到達,價格也依舊沒有變。
在佳速物流運輸的物品史上,為了一些特殊的運輸品,佳速物流也承擔了難以想象的壓力。比如在2008年10月3日,廣西河池市金城江區東江鎮兩個村發生飲水砷污染事件,到了10月8日,已經有200多人出現中毒癥狀,為了救治中毒病人。上海緊急調出了4800支“二巰基丙磺酸鈉”于8日下午空運至廣西,由于物品運送及時,使得病人得到有效醫治,無惡化和死亡人員。而當時承運這批救命藥品的就是上海佳速物流,提起這件事,佳速的很多員工都甚是激動,一方面它體現出了佳速高效的協調能力,另一方面大家都從中看到物流業對社會以及生活的重要樞紐作用,感受到這份工作的重大責任。
還有一件往事,陸洪提起來也是記憶猶新。成立佳速之后,佳速物流的航空運輸在業內漸漸打響了名氣,在2003年非典期間,南非大使館委托佳速承擔一起“非典型運輸”——運輸尸體回國。在那個特殊時期,這份工作顯得異常困難,當即遭到航空公司的拒絕。為此,佳速物流秉著客戶的要求第一的原則,不斷地協調溝通,終于使得亡魂回歸故土。據海南航空知情人士透露,當時別說是非典時期,即使是平常時期,航空公司對于運輸尸體也是十分忌諱的,佳速物流能成功真是很神奇的事情。對此,陸洪表示,當時很多人都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不去努力就說做不到不是佳速的態度。不管最終的結果如何,總要拼盡全力去試一試的。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其實這些特殊運輸的微薄利潤根本抵不上為此付出的精力和人力。但是佳速物流還是去承擔了。究其原因,還是陸洪接受采訪時說的那句:“我們一直在塑造佳速的品牌。”
民營物流企業生存發展是“大浪淘沙”
談到企業本身能力,陸洪一直是信心十足的,但是提到目前的物流大環境以及經濟的狀況,他卻很是憂慮。陸洪表示目前物流業的整體狀況并不好,業務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近50%,這其中經濟危機是客觀原因,同時對于上海的物流公司來說,上海制造業的搬離也是重要因素。
陸洪說:“本來想發展上海本地企業成為重點業務對象,但是制造業的搬離一直在進行,業務很難壯大。”同時,他對目前將上海定位為一個國際航運中心提出了疑惑。陸洪指出海運上,寧波的北侖港是上海的重要競爭對手,浙江省應該會優先支持北侖;空運上切割更厲害,杭州、南京猛搶上海的國際空運貨物。國內空運可以數數江浙有多少機場:南京、無錫、常州、連云港、南通、鹽城、溫州、臺州、寧波、杭州,江浙能流到上海的貨源除了一些偏線及超重貨物幾乎當地全部消化了。“上海的商務成本越來越高,連INTEL也要搬離了,制造業的迅速流失也是對上海的物流業的重大打擊。”陸洪談至此,不禁連連嘆息。
雖然目前困難重重,但是陸洪對于物流業的熱情不減反增,他告訴記者,如果上海變成制造業的空城,那佳速就必須走出上海:第一需利用上海物流業的專業能力及經驗去江浙貨源地開設分公司,積極爭取貨源;第二需要融入當地,利用當地的機場、港口的渠道,本地運作才能降低客戶的成本、提高效率;第三要有上海特色,上海的班輪多、航班密度大、通達目的地多,這些可以用來與當地物流業競爭,成為一個全能物流運作者;第四,在配送、倉儲、國內運輸方面,上海作為全球重要城市,同時是國外貨物重要進口城市,進口分撥、倉儲、配送將是有貨源支撐的,要做好這些項目的質量。
當記者提起目前物流業熱議的“第四方物流”以及DHL等國際物流巨頭提出“一體化”物流項目時,陸洪透露,雖然他也也曾經為一些企業提供過相關的咨詢服務,但是“第三方物流”的定位暫時是不會變的。至于“一體化”的物流項目,陸洪認為,民營物流企業不能直接照搬國際大型物流公司的方法,要考慮自身的實力與優勢,首先將自身優勢品牌化,集中精力搞“拳頭”,他相信就目前的形勢來看比一體化的“巴掌”概念要有競爭力。
“如果外患一直肆虐,是否會將業務重心移向物流咨詢業呢?”在記者提出最后一個問題后,陸洪思考了一會說,“如果做了物流咨詢業,就不能做第三方物流了,兩者不可兼得的,我應該會繼續堅持目前的事業的。發展這么久了,我和我的員工都會繼續堅持下去。這個行業是大浪淘沙的地方,生存下來的才是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