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銜枚疾進

2009-7-22 20:4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7月15日—18日,由山東省委書記姜異康親率團隊舉行的2009(香港)山東省山東區域發展戰略說明會上,“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作為山東最重要的區域發展戰略正式向海外發布,排在其后的是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和膠東半島高端產業聚集區。
“胡錦濤總書記給山東點題藍色經濟區,意味著山東先進生產力最為活躍的海洋經濟板塊即將納入國家戰略。”7月19日,山東省社科院副院長鄭貴斌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藍色經濟區將是山東在新一輪區域經濟競爭新格局中實施戰略突破的核心指向。
藍色引擎
“按照我們的理解,總書記站在世界和全國區域經濟發展大格局中談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在空間范圍上應該是指整個山東省。”山東省發改委一位官員接受本報采訪時說,但考慮到先期啟動及納入國家戰略操作層面的可行性,日前下發至沿海縣(市、區)的《關于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將空間布局暫時界定為“以沿海七市為前沿,以全省資源要素為依托”。
七城市,由渤海至黃海海濱順次為濱州、東營、濰坊、煙臺、威海、青島、日照。本報記者據公開統計數據測算,上述7城市創造的GDP占全省的一半以上,占全國的5%。
據統計資料,2008年,山東實現海洋生產總值5346億元,同比增幅達20.6%,近一倍于全省經濟總量增速,占全省GDP比重為17.2%,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達18%,居全國第二位。
顯然,山東高層希望,基礎設施最為完善、產業層次及成熟度最高的半島沿海打造藍色經濟區,迅速形成保增長的投資新熱點。比較之下,黃三角高效生態經濟區尚處開發起步階段,短期內難以形成拉動全省經濟增長的聚合力。
據本報了解,作為藍色經濟區的“組織推動力”,規格為正廳級的常設機構“藍色辦”將不日掛牌成立,編制在17人左右,“藍色辦”主任由省發改委主任兼任,而相關城市的對口常設機構也在陸續籌建中。
作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戰略的智囊之一,鄭貴斌告訴本報,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將擴大海洋經濟運作空間,形成全省經濟大聯動,在更高戰略平臺上實現沿海經濟板塊的再造。
正在論證中的《山東省實施集中集約用海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草案》顯示,山東要打造七個產業聚集區。主要包括龍口灣海洋裝備制造業集聚區、濱州海洋化工業集聚區、青島董家口海洋高新科技產業集聚區、煙臺萊州海洋新能源產業集聚區、東營石油產業集聚區等。
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副廳長王詩成告訴本報,九大核心區的開發,將集中集約利用海陸總面積約1600平方公里,其中近海陸地600平方公里,填海造地420平方公里,高涂用海180平方公里。到2020年,僅兩城七區集中集約用海的概算投資額便達到1.4萬億元人民幣。
為什么是山東?
北京大學中國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楊開忠告訴本報,胡錦濤總書記沒有在遼寧和京津冀等其他沿海地區提出建設藍色經濟區,有著很重要的戰略考慮。遼寧的腹地東三省經濟總量約相當于山東的一半;由于渤海為內海,脆弱的生態不允許在京津冀沿海進行過度經濟活動。
而山東不僅有外海,且經濟總量占全國的1/10,本身是一個有著9417萬人口的大市場,背靠中西部廣闊腹地,有責任、有實力以更為生態的發展方式,在以海帶陸、全國陸海統籌聯動發展中提供示范。
王詩成認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應打造成黃河流域出海大通道經濟引擎、環渤海經濟圈南部隆起帶、貫通東北老工業基地與長三角經濟區的樞紐。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