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臨空經濟 壯大優勢產業
2009-7-20 0:3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北京市順義區近年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立足本地實際,求真務實,大膽創新,呈現出跨越式發展的良好態勢,走出了一條又好又快的發展之路。順義的做法和經驗,值得各地在推動區域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中借鑒。本報從今天開始,推出“科學發展看順義”系列報道一組三篇,以饗讀者。
據最新統計,首都國際機場日均客流量已達17萬人次,平均每隔50秒就有一架飛機起飛或降落。
順義,首都機場所在地,昔日的京郊縣,如今的北京重點新城。從往昔的“京郊糧倉”發展成為高端產業云集的首都臨空經濟區,成為代表北京制造業水平的現代制造業基地,成為輻射和帶動周邊地區發展的“綠色國際港”,順義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一路走來,不斷地帶給人們欣喜。
仰望藍天的金色暢想
藍天上,機翼劃出優美的銀色弧線,也描繪著順義人對未來的金色暢想。迅猛發展的臨空經濟,牽引順義進入跨越式、超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近年來,順義圍繞機場把臨空經濟做得精彩紛呈。
早在1992年,順義就提出了“依托機場、服務機場、大力發展空港口岸經濟”。經過12年實踐,2004年5月,順義區委、區政府主導舉辦國內首個臨空經濟發展論壇,明確提出大力發展“臨空經濟”,并賦予了這個新型產業形態以更豐富的內涵、更廣闊的空間。
在夏日燦爛的陽光下來到順義臨空經濟區,記者看到一個欣欣向榮、充滿新意的現代化產業園區集群。
只見以首都機場為圓心的10公里范圍內,緊密分布著天竺綜合保稅區、空港經濟開發區、林河經濟開發區、國門商務區、空港物流基地、北京汽車生產基地等,再加上周邊6個重點鎮,共同組成了一個“臨空經濟區”的大平臺。
在這里,以航空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代表的臨空產業集群,旺盛生長,蓬勃壯大。
空港經濟開發區主路天柱路口,國航總部新辦公樓直指藍天。附近,南航北京分公司、中國國際貨運、中國航空油料集團、中國航材集團公司、空客(北京)工程技術中心等大型臨空型企業星羅棋布。尖端如航天儀器,家常如機上食品,在這里都能找到最專業的生產商和供應商。“開發區雖然面積小,只有3條主路,可知名企業比比皆是,21家世界500強企業坐落于此,開發區整體上市,成為全市唯一開發區上市公司。”北京天竺空港工業開發公司總經理助理蘭雄景自豪地說。
去年2月29日,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正式投入運營。幾乎在同一時間,東側的國門商務區啟動了核心區基礎設施的建設。順義區投資促進局副局長古艷山介紹說,今年底就可完成全部市政工程。“該區域將凸現商務服務、文化休閑等功能,建設成現代服務業集中發展基地。預計到2015年,這片總體規劃不到20平方公里的土地,地區生產總值將實現170億至200億元。”
去年7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天竺綜合保稅區,是全國第一家依托空港口岸設立的綜合保稅區,集出口、加工、通關、物流于一體。保稅區副主任董占云高興地對記者說,“保稅區管委會運行不到一年,已經顯示出巨大的‘磁石效應’。以索愛公司為例,以往其保稅物流環節得拿到南方口岸運作,至少需要7天;而天竺保稅區可將處理時間縮短到24小時以內。這對企業總部、高端產業的吸引力十分明顯。”
產業從無到有,規模從小變大,層次從低到高,結構從單一到多元,迅猛發展的臨空經濟,以遠高于北京市平均水平的年增長,牽引順義進入跨越式、超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近些年來,順義經濟總量迅猛提升,GDP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速,財政總收入、地方財政收入保持年均40%以上的增速。2008年,順義完成GDP400億元,各主要經濟指標列全市遠郊區縣前列。
在這份成績單上,臨空經濟占據了舉足輕重的位置。2008年,順義臨空經濟區預計實現增加值350億元,同比增長16%;今年一季度,重點園區累計上繳稅金32.65億元,同比上升8.68%。
作為北京“十一五”時期重點建設的六大高端產業功能區之一,作為順義經濟發展的頭號動力引擎,臨空經濟區當之無愧。
溢彩流芳的品牌協奏
2008年,順義三次產業比重達到5:52.5:42.5。順義完成了從農業“一業獨大”到二產和三產協同發展、兩翼齊飛的華麗轉身。
在北京宣武區工作的李先生告訴記者,前些天去某家居賣場選家具,在幾款新品間舉棋不定,后來聽銷售人員介紹其中一款是順義生產的,立即決定“就要這個”!為什么?因為他對“順義造”產品有信心。
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順義還是一個農業大縣。但在今天,“順義造”已然是星光燦爛,名牌迭出。
在位于雙河路的燕京啤酒總部生產基地,燕京啤酒日產量達到5000噸,每天有900萬瓶啤酒送到消費者手里。
在北小營,順義人驕傲地將一條路命名為匯源路。北京匯源果汁分布在全國的20多家工廠,都成為當地的工業旅游景點。
國內果汁類飲料市場的另一大品牌牽手,同樣在順義。上市公司順鑫農業旗下位于牛欄山鎮的牽手果汁廠,也成了順義工業旅游的熱門景點。
在牛欄山,還有一個擁有300年歷史的老字號品牌“牛欄山二鍋頭”。牛欄山酒廠已在2004年躋身全國白酒前十強。
生產基地位于馬坡鎮的愛慕內衣,根據中華商業聯合會監測數據,連續多年列中國內衣市場綜合占有率第一位。今年,愛慕還將在順義建設集研發、技術、生產、物流于一體的時尚工廠。
順通路上,北京現代汽車城姿容亮麗。北京現代“悅動”自去年4月上市以來,平均月銷量過萬臺。伊蘭特+悅動這對“黃金搭檔”,獲得國家統計局中國行業企業信息發布中心頒發的“2008全國市場中級轎車類產品銷量第一名”。
在這些廣為人知的終端消費類品牌之外,順義還有許多品牌在專業領域內擁有極大影響力。
比如江河幕墻。當人們為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華北第一高”天津津塔、“阿聯酋首府第一高”阿布扎比天空塔、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等地標性建筑的雄姿驚嘆時,很多人都沒想到那一系列難度高、規模大的世界頂級幕墻工程,是由總部在順義的北京江河幕墻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這家公司在全球高端建筑幕墻市場雄踞第二。
比如雪花壓縮機。“不少人以為雪花冰箱已經‘消融’了,其實雪花以另外一種方式仍然活躍在千家萬戶。”北京恩布拉科雪花壓縮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馮曉輝告訴記者,雪花與全球500強企業巴西恩布拉科集團合資,建立了密封式制冷壓縮機生產企業,生產的壓縮機超過80%是為國內外知名企業的高端冰箱匹配的,產銷量連續多年居中國市場第一。
……
在順義1021平方公里的區域內,聚集了中國名牌產品5個、北京名牌產品15個,中國馳名商標8件、北京市著名商標32件,形成了一批名牌產品和名牌企業群。
而超出產品范疇的無形品牌,帶給順義巨大的財富效應。
————水上奧運。北京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投資發展中心總經理張守旺欣喜地告訴記者,“我們是全球惟一集動靜水于一體的水上體育場館,2008年奧運會在這里產生了32枚金牌。今年‘五一’期間,公園正式對公眾開放,開展奧林匹克主題文化游等活動,大受歡迎!”
————花博會。6月2日,第七屆花卉博覽會主會場————北京國際花卉物流港主體工程正式竣工。記者看到,會場的標志性建筑36個鋼傘,宛如36朵巨型蘭花,盛大綻放。投資商、北京順鑫茂峰花卉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瑞軍興奮地對記者說,“花博會是我國規模最大、檔次最高、影響最廣的國家級花事盛會,今年9、10月間能在順義舉辦,對我們花卉產業大發展太有利了!”
————新國展。在“空港城”南側,展館面積達到20萬平方米、停車位多達3800個的中國新國際展覽中心,顯得格外大氣。一路之隔,俏江南、上島咖啡、麥當勞、肯德基等眾多連鎖餐飲,可供萬人就餐。周邊,好幾家四星級以上酒店正在加緊建設。“以新國展為核心的國展產業園已具雛形,被北京市政府認定為市級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會展產業迅速成為順義新的特色支柱產業。”順義區投資促進局局長於麗萍說。
一個區縣能擁有如此多的品牌資產,在全國范圍內是少見的。每一個品牌后面,是企業競爭力的增強,是產業鏈資源的聚集,是附加值的增加,是經濟結構的優化,是發展質量的提升。
水綠互融的城鄉交響
水綠互融,城鄉一體。強勁的發展態勢,優美的生態環境,和諧的人文景觀,交織成今日順義的無窮魅力。
北京的第二、第五大河流潮白河、溫榆河,徐徐流過順義的土地。
溫榆河上有一段河道形成的湖,湖的北岸叫羅各莊,南岸叫馬頭莊,當地人幽默地稱之為“羅馬湖”。湖面開闊,水草豐茂,充滿野趣。岸邊餐飲業發達,坐在餐廳內透過落地窗,能看到水鳥在水中嬉戲,遠處的飛機從天邊掠過。緊張工作之余,人們在湖畔野餐、垂釣、燒烤、漫步,安享閑暇。
在順義,隨處可見建筑疏朗,林草茂密,河水澄澈,一個田園化城市與都市化鄉村并存的順義新城,已經形神兼具。
順義的人們,無比珍愛這水、這綠、這愜意的氛圍。北京市最大的濕地公園“漢石橋”就在順義,公園內,幾千畝的蘆葦隨風起伏,偶爾,白鷺、蒼鷺的身影一晃而過。
在北小營鎮榆林村,記者還驚喜地看到村民環村而建的“人造”濕地公園。水面環繞著亭臺、石橋,楊柳依依,花草繁盛,幾位老人沿著荷塘遛彎兒,宣傳欄里張貼著濕地小知識。村支書張伯說,這里過去是條“龍須溝”,2007年,村里結合新農村建設改造廢棄坑塘,投資數百萬元進行清理,建設循環水務,對全村污水、雨水截留利用,建成了這個有50多畝水面的濕地公園。“現在,我們有專人清運垃圾,清潔水面。居住環境變美了,水資源也節約了。”
美麗的風景里,要有富足的生活。近年來,順義群眾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遞增11.1%,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遞增9.6%。
“以工業化加快城市化,以城市化帶動農村,以產業化提升農業。在每個鄉鎮,大力發展二、三產業,為村民提供充分的就業崗位,同時加快舊村拆遷改造,促進農民轉非安置。”順義區委書記張延昆說,“目前順義農村戶籍人口,為55.4%,但城鄉勞動力二三產業就業率已達89%。”
“我們積極發展高端高效都市型現代農業,推進城鄉產業一體化。”馬坡鎮黨委書記朱家亮告訴記者,全鎮農業加速向二三產業融合,一批集種植、加工、旅游觀光采摘為一體的生態農業園區,成為順義新城馬坡組團打造商務休閑度假區的亮點。
石家營村支書胡國卿介紹說,石家營從過去的農業村,一舉成為全區的二三產業專業村。400多名村民人均純收入由上世紀90年代末的4500元左右,增加到如今的12000元。勞動力全部實現高質量就業。“村民現在心氣順、勁頭高,今年準備參評北京市‘最美的鄉村’,還要搞個‘石家營’二日游,請北京市民來咱村游樂游樂。”他興致勃勃地說。
強勁的發展態勢,優美的生態環境,和諧的人文景觀,交織成今日順義的無窮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