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水運由大變強 為加速崛起提供強力支撐
2009-7-20 0:3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日,阜陽船閘原址重建工程正式開工,將于兩年后建成,配合先期建成的潁上船閘與太和耿樓船閘,斷航30年的沙潁河,將重現舟楫如梭、運通南北、客來貨往的盛景。
我省擁有大小河流300多條,長江、淮河橫貫境內,擁有良好的水運自然條件。截至目前,全省運營船舶達2.74萬艘,共計1455萬載重噸,運力位居全國前列。隨著船舶運力增長,水運已成為現代物流的運輸支柱之一,一個個現代化港口,催生了欣欣向榮的臨港經濟。內河航運,正深刻影響著產業的布局、發展和擴張。今年,省政府專門出臺了20條政策措施,從方方面面大力扶持水運發展,加快運輸設施的改善和升級。安徽水運,正逐漸由“大”變“強”,為加速崛起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撐。
擴大內需,項目“提速”。省政府“二十條”確定,進一步加快水運項目審批,確保建設用地,加大資金投入,實行財稅扶持。今年省財政安排1億元的水運建設專項資金,開歷史先河,以后財稅扶持力度還將逐年增加。
提升硬件,加大投資。2008年,我省完成水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3億多元,相當于過去10年投資的總和。2009年,全省將投入25億至30億元,新建、續建一大批水運重點工程。蕪申運河建設再提速,加快開辟通往長三角的第二“黃金水道”。合裕線航道即將升級改造,已開工的合肥港綜合碼頭加快建設進度,以提升省會經濟圈通江達海能力。沙潁河復航系列船閘和航道整治工程,也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之中。
打造皖江“龍頭”,強化港口樞紐。為優化利用蕪湖與馬鞍山兩地的岸線與港口資源,我省大力實施“蕪馬組合港”戰略,統一規劃兩港的建設,讓兩港發展互補共榮。今年,“蕪馬組合港”就有望建成內陸省份的首個億噸大港。(記者吳曉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