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大交通貫通經濟發展“經脈”
2009-7-19 14:4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要想富先修路。近年來,平羅縣搶抓國家實施"通達工程"的歷史機遇,以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擴大路網規模,改善路網結構,在方便群眾出行的同時,為平羅縣加強區域間經濟聯系,改善投資環境,促進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貫通了經濟發展的"經脈"。
黃渠橋至禮和公路由于年久失修,路面嚴重受損,給沿線群眾出行帶來很大不便,群眾反映強烈。今年,平羅縣交通部門把解決群眾出行難作為首要問題來抓,積極爭取農村通達工程項目資金1350萬元,對黃渠橋到惠農區禮和鄉全長18公里縣鄉道路進行改造建設。目前,工程已全部完工,解決了兩個鄉鎮近1.5萬人的行路難題。
從2004年開始,平羅縣委、政府高瞻遠矚,以發展工業經濟作為拉動全縣經濟的第一"助推器",將道路建設重心由農村逐步轉移到工業園區,投資7107萬元,修建了寧夏精細化工基地道路、太沙公路、三喜科技園等道路。
投資1.83億元,全力實施"1521"工程,先后完成了民族大街、頭石路、東環路等拉開城市框架的重點道路建設任務,形成了五縱七橫的城市道路框架,2006年8月倍受全縣人民關注的黃河大橋竣工通車,使相隔數千年的兩岸人民結束了隔河相望的歷史。
2004年到2008年五年時間,全縣共投資3億多元,修建道路72條,全縣柏油路通車總里程達1117.25公里,新修城市道路88.56公里,是五年前的11倍。
今年平羅縣借助國家支持寧夏經濟社會發展、擴大內需的有利時機,積極爭取公路建設項目共計14條,里程142.3公里,概算總投資1.3233億元。建設里程為歷年之最。
這些工程的實施,為平羅縣加強區域間經濟聯系,改善投資環境,促進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和生產力布局的合理調整發揮了積極作用,貫通了經濟發展的"經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