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區加快"大虹橋"功能區建設
2009-7-18 13:2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長寧區經濟逆勢飄紅,一個基本原因,就在于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帶動了區域發展、支撐著經濟抗跌。它不但給困難面前的中心城區經濟帶來了新的增長點,而且為本市著力推動的虹橋商務區建設作出了貢獻。
全力推進“6+3”
推動虹橋商務區建設,是“6+3”的一個重要內容。“6+3”是上海以產業結構調整促發展的當務之急、重中之重,是上海克服當前困難、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平臺、重大抓手。“6+3”事莫大焉,我們一定要集中精力,認真落實,把6件大事件件辦好,將三大落實扎實推進。“6+3”是全市的大事,也是各區縣工作要圍繞的重心,全市上下都要凝成一股勁,全力落實“6+3”。
正在加速打造的虹橋商務區,集聚著信息服務業、現代物流業和現代商業,將是一個服務經濟的中心所在。這些產業中,有一部分因為外向度高,受到沖擊較早較大。長寧區對企業的幫扶,則集中在這些符合產業發展方向、有發展潛力的現代服務業上,這是十分對頭的,既合乎中心城區的“主攻方向”,又突出我們幫扶困難企業的政策重心。這一點,同樣值得我們注意。
把市委全會精神落到實處
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帶來的經濟效應已經初步顯現。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長寧區全區財政收入完成80.09億元,同比增長2.43%,完成全年確保目標的58.63%;區級財政收入完成34.34億元,同比增長0.45%,完成全年確保目標的60.43%;完成稅收72.78億元,同比增長1.3%,是唯一保持稅收正增長的中心城區。其中,與虹橋綜合交通樞紐緊密相關的虹橋涉外商務區和虹橋涉外貿易中心實現稅收45.49億元,占全區比重達到62.5%,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經濟增長的背后,是長寧區對重點區域重點產業的準確把握和全力支持。虹橋涉外商務區和虹橋涉外貿易中心集中了眾多信息服務業、現代物流業和現代業態商業。部分產業由于外向度較高,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較大,在今年第一季度出現了經濟貢獻下滑的態勢。長寧區清醒地認識到它們的發展潛力和抗風險能力,向其伸出了援手。
根據金融危機下的企業需求,長寧區在虹橋區域建立了領導會晤、企業服務、合作共贏、信息互通等工作機制,由政府部門組建小分隊進駐樞紐區域現場辦公,設立“綠色通道”專門受理樞紐配套項目,特事特辦。同時,政府還強調與入駐企業及時進行信息溝通,形成“引得進、留得住”的良好格局。今年上半年以來,金虹橋國際中心、尚嘉大廈、古北財富中心二期高島屋項目等區域內重點經濟樓宇都實現了逆市開工和穩步建設;專業服務業稅收累計同比增長達到14.39%。到6月份,原本出現下滑的信息服務業和現代物流業也出現了回暖趨勢,虹橋涉外貿易中心的稅收收入降幅比1至5月份縮小了5.49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長寧區還提出,要進一步發揮虹橋交通樞紐建設的帶動作用和輻射作用,以樞紐為核心,將相關建設拓展到長寧內環線以西區域,涵蓋虹橋涉外貿易中心和虹橋臨空經濟園區,組成新的虹橋主體貿易功能區,形成虹橋商圈、臨空園區、樞紐東廣場“三點一線”的發展空間布局,全面對接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為了實現先發優勢,新的建設方案也與上半年區域經濟統計數據同步“出爐”。
一方面,長寧區將呈現出三大重點功能板塊:在臨空地區,積極推進聯強國際等樓宇項目開工建設,著力打造“總部經濟、虹橋門戶”,促進總部經濟集聚發展。在虹橋地區,精心打造遵義路—仙霞路—婁山關路—天山路的“井”字形虹橋核心區域,努力建設成為國際貿易功能性機構集聚地和高檔商業消費中心。在中山公園地區,協調推進東方海外等項目建設,大力發展現代業態商業、多媒體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提升區域商業中心的影響力、輻射力,建成市級商業中心。
另一方面,虹橋主體貿易功能區將加大產業對接和區域聯動。圍繞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心和貿易中心的產業發展,細化區域內現代服務業六個子產業具體的產業導向目錄,功能區大力發展與貿易功能相適應的金融服務業、現代物流業、專業服務業、會展服務業和航運服務業,出臺相關政策性扶持意見,進一步拓展新的增長點。此外,長寧區政府主動聯手區域內的虹聯公司、機場集團、古北集團、東方國際等大企業,建立緊密合作、利益共享機制;并與區域內的大學大院大所大廠建立聯動機制,加快區域統籌發展。不久后,長寧區還將建立現代服務業行業推進會商機制和總部經濟推進機制,加大對國內外知名行業協會、國際頂級專業服務機構與中介機構的吸引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