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遠游:為兩岸物流交流搭橋
2009-7-18 4:03: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陳成渝
4年前,人們記住廈門瀛海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蔡遠游的名字的時候,可能是因他狀告馬士基侵權案。這起官司猶如螞蟻斗大象,也被稱為中國口岸維權第一岸,直到去年年初才宣告瀛海勝訴。而在2009年6月份召開的第二屆海峽物流論壇上,人們看到的卻是一個積極推動兩岸物流交流合作的“紅娘”蔡遠游。
目前,蔡遠游還身兼一名地方級的政協委員、民建中央企業委員會物流組秘書長、福建物流協會副會長。他說:“身為政協委員,有義務積極參政議政,為兩岸經貿發展特別是物流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積極建言獻策,并把想法付諸行動。”
早在2007年,蔡遠游看到兩岸物流合作與發展的機遇時,就設想定期開展在兩岸物流領域都有影響力的論壇。首次提出這個想法時,有人不理解:推動兩岸各領域交流,應該是政府、行業協會做的事。蔡遠游為什么湊這個熱鬧?
蔡遠游卻有自己的想法,兩岸港口、航貿與物流業合作,是其他領域合作的路基。只有先把通路架設起來了,其他領域的合作才能更好地展開。物流業交流不僅僅是貨物往來,更重要的是“通道”作用。做好兩岸物流業合作,符合兩岸人民、行業、企業和政府的需要。
“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已經成為國家戰略。黨中央國務院、各部委和各大企業,都在支持海西經濟區的發展。海峽兩岸各領域的合作日趨密切,促進海峽兩岸物流領域的深入合作,將有助于推動海西經濟區建設和繁榮。”而蔡遠游也自信能做好這件事,“兩岸物流領域專家很多,但與媒體結合不夠;而媒體人對物流領域的專業認識不足,我正好能搭個橋。”
可喜的是,這一想法得到了福建省政協副主席郭振家、福建省物流協會會長廉小強等領導的支持。在福建省人民政府及其臺灣事務辦公室的支持下,由民建福建省委員會、福建省經濟貿易委員會、福州保稅區管委會等聯合主辦、海西物流雜志社承辦的首屆(2008)海西物流論壇,在2008年6月19~20日在福州成功舉辦,并推動臺灣基隆自由貿易港區與福州保稅物流園區達成了“十點對接思路”。這一成果得到了福建省省長黃小晶的充分肯定。同年底,海峽兩岸實現“大三通”,這使兩岸物流業合作與交流走上了 “高速路”。
2009年上半年,蔡遠游多次率領大陸企業家訪問臺灣,開展各類交流活動和實質性的合作洽談。他也成為臺灣同行在大陸的重要向導之一,在2009年5月份首屆海峽論壇期間,他協助相關政府部門,邀請并接待一批臺灣嘉賓,策劃、組織“2009福州保稅港高峰會議”,為兩岸間的港口對接出謀劃策、牽線搭橋。
有了首屆海西物流論壇的成功經驗,第二屆 (2009)海峽物流論壇獲得了國臺辦的升格批準,成為2009年國臺辦重點交流項目。在2009年6月18~22日在福州、廈門兩地同期舉辦的還有 “2009海峽兩岸物流業合作與發展座談會”、“2009海峽兩岸 (廈門)物流與供應鏈博覽會”等,吸引了臺灣物流業界60多位企業精英和大陸400多名企業家的參與。
在蔡遠游的牽線與推動下,臺灣京揚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全球運籌與發展協會、臺灣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等企業、團體被請上簽約臺,達成了 “京揚股份 (海西)汽車物流中心”、 “海峽兩岸合作招商協議”、 “海峽兩岸電子商務平臺建設與運營”等涉臺項目在福建落戶。
為推動海峽兩岸的物流業發展與合作,蔡遠游還積極參與一些研究性工作。以他為副組長的課題組出色地完成了福建省交通廳《2009-2015年福建省交通物流發展專項規劃》課題。其中,他專門就閩臺對接合作等若干方面,進行了專門的論述與建議,得到了福建省交通廳和有關專家學者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