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眾多工業企業逆境中調整結構 重尋市場定位
2009-7-17 15:0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長征重工有限責任公司是重慶市骨干工業企業,主打產品是鐵路貨車。去年四季度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鐵道部暫停貨車采購,長征重工驟然感到空前的壓力。
隨著我國經濟回暖,鐵道部今年上半年又恢復了鐵路貨車招標采購,長征重工成功中標791輛C70型敞車。長征重工總經理段志發說:“鐵路運輸是個經濟晴雨表,我們的信心又回來了。”統計數據顯示,6月份長征重工實現產值6000多萬元,比5月份增長一倍還多。
段志發認為,從長遠來看,金融危機對企業是一件好事情。在危機中,長征重工明白了產品單一存在巨大風險,于是成功開發了載重汽車廂體這個新產品,并致力于生產大型水壓機。
與長征重工一樣,重慶許多工業企業都在逆境中迅速調整結構,尋找新的市場定位,并成功“突圍”,成為重慶經濟發展中最耀眼的一道亮色。重慶市常務副市長黃奇帆說,重慶今年上半年GDP增長12.6%,工業經濟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據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統計,重慶規模工業增加值在1月份同比下降3.7%后,2月份就顯現回暖跡象,同比增長6%。此后重慶工業“一路高歌”:3月份增長8.8%,4月份增長11.2%,5月份增長12.3%,6月份增長13.7%,增幅排位由2月末的全國第14位上升為6月份的全國第8位。
重慶工業之所以增勢強勁,得益于工業結構逐漸優化,許多工業企業并沒有在危機中束手無策,而是積極想辦法、調結構、開發新市場和新產品,從而走出了困境,表現出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和抗壓力。國內微車“老大”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抓住微車俏銷的有利時機,將自主創新、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開發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斷進行強化,上半年汽車產銷量同比增長30%以上,在全國排名第一。據統計,今年上半年,作為重慶第一支柱產業的汽車制造業加速回升,產銷汽車55.2萬輛,增幅由1月下降12.6%轉為6月增長24.7%,除長安汽車外,長安跨越、渝安、慶鈴等企業產值也大幅度增長。
科技創新也成為重慶工業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重慶海裝風電公司以技術轉讓方式從德國引進850KW系列變速變槳風電機組后,通過消化吸收,已研制出2MW變速恒頻風電機組,并擁有全部知識產權,目前正在研制5MW風電機組,將在重慶建成產值超百億元的風電裝備產業基地。據統計,新投產的海裝風電公司今年上半年凈增產值5.8億元。
此外,集“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長江上游經濟中心”“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等眾多桂冠于一身的重慶市,近年來所展現的強大區位優勢和政策優勢,也為工業經濟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今年上半年,重慶工業投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態勢。1至6月,全市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73億元,同比增長33.6%。同期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948億元,工業投資占比達34.6%。全市工業新開工建設項目1743個,同比增長38.6%,增幅高于去年同期26.7個百分點,新開工項目無論數量還是規模均增長較快。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吳冰預計,根據目前的發展趨勢,重慶市下半年有望完成工業增加值1428億元,同比增長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