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快遞資訊

九成民營快遞企業反對150克為郵政專營線

2009-7-16 13:5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九成民營快遞企業反對150克為郵政專營線
民營快遞企業法律身份不明是深層原因 
本報記者 陳煜儒
金毅是重慶一家電腦公司的雇員,他通過當地一個正規的物流公司往宜昌快遞了兩套設備,價值10萬元以上,快遞郵費是47元。該物流公司卻通過郵局的快遞,將設備寄出,結果設備沒寄到,查詢了一個月仍沒下落。
“我的發貨單上注明了設備名稱,這個公司規定最高報價是1萬元,所以我無法報價。目前,這個物流公司還沒有給出我郵件丟失的原因,也沒有賠償跡象,我只能起訴了。”7月13日金毅告訴記者。
金毅說到的這家可做快遞業務的物流公司到底是物流企業還是郵政企業?由于這類企業定性不清,也導致近期郵政業有關界定郵政專營范圍的立法遇到難題。
7月1日國家郵政局緊急召集京滬穗三地10多家民營快遞企業,征求對新擬定的一份《郵政企業專營業務范圍(討論稿)》的意見,其核心內容是將郵政專營范圍初定在150克以內,有快遞企業老板表示,這個150克的規定將影響大部分民營快遞企業一半左右的利潤,90%的企業都反對。
“郵政法已經確定了郵政專營的內容,是為了補貼郵政的公益性服務,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國家解決民營快遞企業抱怨的最終出路,只能通過一個大物流管理體制,即把150克以上或350克以上的包裹快遞納入物流法律體系進行管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喬新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據了解,目前在我國登記備案的快遞企業已達5000余家。近幾年來,快遞保持了年均20%以上的增長速度。在2008年公布的世界500強的貨運公司中,從事與快遞有關的公司有7家,而與海運和鐵路有關的各只有兩家。
“許多快遞公司都由物流公司運作,物流就是指經濟活動中涉及實體流動的物質資料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客戶的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行有機結合。”對物流立法頗有研究的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張長青說,快遞只是物流中的一種,但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一部專門的、統一的物流法,所以造成對很多物流環節規范的困難。
我國目前規范物流的法的表現形式是由不同國家機關依法制定的各種具有不同法律效力的有關物流制度的規范性文件。張長青解釋,其主要包括幾個層次,有法律,如鐵路法、海商法等;行政法規,如《水路貨物運輸合同實施細則》、《航空貨物運輸合同實施細則》等;部門規章,如關于商品包裝的暫行規定、商業運輸管理辦法等;地方性法規;國際條約,如《鐵路貨物運輸國際公約》等;國際慣例;與物流相關的技術規范。
從目前構建物流法律體系的框架來看,郵政法也是物流法律體系的一部分。喬新生說,如何將快遞企業與國家郵政企業合理分離、分別規范是目前亟須解決的問題。
“民營快遞公司不明朗的身份和搶食郵政專營的行為注定它要游走于法律的‘灰色地帶’,幾年前發生在上海申通快遞的一個官司就非常能說明問題。”上海東方萬邦快遞公司的副總經理劉和平說,這場官司的起因是江蘇省鹽城市交警和郵政“聯合檢查”,以超范圍經營為由兩次扣押申通37件快遞件,要求申通繳納罰款1.4萬元。申通隨后委托律師提起行政訴訟,將鹽城郵政局告上法庭。最后的結果是,鹽城郵政局發出了撤銷處理通知書,返還扣押的郵件,申通也同時撤回了起訴,不了了之。
在喬新生看來,民營快遞企業能否等同具有公益特性的國家郵政企業,其性質必須在法律層面厘清,否則快遞業必將魚龍混雜,影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保障。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