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親歷的一次“京東”物流
2009-7-15 22:52:00 來源:現(xiàn)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guān)注度:摘要:... ...
□啟良
7月9日下午兩點,筆者在京東商城購買了兩件商品,據(jù)京東商城網(wǎng)站的處理信息顯示,該訂單于當(dāng)天晚上7點完成了打包。7月10日晚7點,系統(tǒng)顯示我所購買的商品已發(fā)貨。當(dāng)晚快9點,貨物被交給“北京四美通”進行配送,承運人顯示為“京東快遞”。
7月13日下午4點,筆者接到電話,說貨物送到了 (收貨地點位于北京二三環(huán)之間)。于是,筆者帶著信用卡到樓下取貨。
送貨的是一個約二十七八歲的小伙子,風(fēng)塵仆仆的樣子,上身穿了一件深色T恤,下身是一條淺色的休閑短褲,腳上穿了一雙沙灘涼鞋,腰間系著一個用來裝錢的黑色尼龍包。小伙子開著一輛銀色的松花江來的,不過車牌是河北的,車前擋風(fēng)玻璃后面還放著一張北京市的臨時通行證,有效期到7月20日。通過敞開的車門,筆者一眼看見了京東商城特有的包裝袋,就徑直走了過去。
小伙子熱情地打了個招呼,指著車廂里的貨物問:“您買的是什么來著?”筆者說了貨物名稱,小伙子馬上鉆進車廂開始翻找,很快,兩個箱子被取出來。
筆者檢查了一下,正是自己購買的商品,外包裝還算完整,于是拿出了信用卡。小伙子急忙轉(zhuǎn)身回車上拿出無線POS機刷卡。
借著小伙子忙碌的空當(dāng),筆者與他閑聊了幾句。
“你們是京東直屬的物流公司嗎?”
“不是,他們只送小件,大件的都包出去做!
“上次買了個大件,好像是另一家**公司,和你們是一起的嗎?”
“沒有聽說過,這塊有好幾家在給他們(京東商城)做呢。”
“這個東西要是不好用怎么辦?”
“我們只管送,其他問題可以找京東。”
筆者還想問問他們是如何與京東商城結(jié)算運費的,但是小伙子似乎不很清楚這方面的事情。
因為小伙子把筆忘在上一個收貨人那里,筆者只好到附近借了一支筆,簽了收貨單和消費小票。小伙子說了聲“再見”,發(fā)動松花江,奔向下一個目的地了。
7月14日下午,筆者完稿前,京東商城的系統(tǒng)里顯示這個訂單的狀態(tài)仍為“收貨并確認”。
以上就是筆者近日與“京東”物流的一次完整的親密接觸。另外還有幾件事情,順便一起回憶一下:
一個月前,京東商城總裁劉強東在接受采訪時說:“我相信3年之內(nèi),任何一家快遞公司都達不到我們的標(biāo)準和消費者的標(biāo)準,F(xiàn)在的消費者很挑剔,要求也很高,第三方物流公司不能完全滿足我的需求,只能自己建,F(xiàn)在我們的物流公司是京東的全資子公司,專門做快遞業(yè)務(wù)……”
2009年初,京東商城成功融資達2100萬美元,其中的70%將用于成立控股物流子公司,購買新的倉儲設(shè)備,配備手持RF掃描器,建設(shè)自有的配送隊伍。
2008年,京東商城的銷售收入實現(xiàn)了300%~400%的高速發(fā)展,與此同時,物流瓶頸問題嚴重,甚至因此而關(guān)閉了部分地區(qū)商品的訂購。
2007年以前,京東最初只通過郵局郵寄貨物,在用戶的要求和提醒下,京東開始與圓通等快遞公司合作,大大提高了配送的速度。
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