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欲以港口為依托打造物流重鎮
2009-7-15 22:2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佛山欲以港口為依托打造物流重鎮
西江流淌的不僅是一江清水,更是財富和商機。對于佛山這樣一個發展步伐走在廣東前列的城市而言,更是如此。
近年來,瞄準西江沿岸城市產業落差和資源互補的特點,結合城市自身產業發展的實際,佛山充分發揮西江資源優勢,精心書寫產業與資源對接、港口物流與臨港產業良性互動的篇章,由此而拓開了一片更為廣闊的發展天地。
制定規劃指導港口建設
佛山航道條件十分優良,有航道119條,航道總里程1098公里,約占廣東省通航里程10%,為全國的1.3%。佛山境內的航道位于西、北江三角洲感潮河網區,航道水位既受西、北江徑流的作用,亦受南海潮汐影響。全市基本上形成了以容桂水道、東平水道、西江下游、順德水道、陳村水道“兩縱三橫”航道為骨干,北江支流、順德支流、甘竹溪等航道為基礎的航道網絡。
目前,佛山共有港口、碼頭209個,泊位328個,碼頭岸線長23.3公里,吞吐能力8277萬噸,單1000噸以上泊位就達到25個。2008年完成吞吐量5154萬噸,277.73萬個標準箱,主要貨類為礦建材料、陶瓷原料、石油及其制品等,其中,開展集裝箱裝卸業務的港區有11個,港口已成為佛山市直通港澳,溝通東南亞及世界各地的重要門戶。
在看到優勢的同時,佛山也清醒地認識到自身的“短腿”。佛山市港航局航管科科長禤建忠介紹,佛山雖地處沿海地區,但沒有海港和海岸線,加上港口碼頭建設存在碼頭分散、專業化程度低、規模小等狀況,急需制定一個與城市發展、綜合交通、腹地經濟、產業布局等相適應的港口總體規劃來指導港口建設和原有碼頭資源整合。
2005年,佛山市制定了《佛山市水運發展規劃》,對市內港區功能與定位進行了調整,決定規劃建設以三山、三水、九江、高明、容奇、北滘、禪城、勒流等8個重要港區為重點,以大塘港區、西南港區、樂平港區、獅山港區、丹灶港區、西樵港區、里水港區、大瀝港區、樂從港區、陳村港區、倫教港區、了哥山港區等12個一般港區為基礎的功能明確、優勢互補、民營化特色突出、各港區聯動發展的綜合性港口。
根據規劃,佛山繼續推進東平水道、順德水道的整治,加快航道建設步伐。今年,計劃完成基建投資6100萬元,其中,順德水道航道整治工程2600萬元,東平水道航道整治工程3500萬元。
“佛山港作業內河港,主要采用水運與公路運輸接駁方式,重要港區已經實現疏港路與地方路網、高速路網連接。”禤建忠說。
全力打造物流重鎮
目前,佛山市政府正圍繞建設現代制造基地、產業服務中心、嶺南文化名城、美麗富裕家園的目標,全力打造以港口為依托的物流重鎮項目,實現港口物流與臨港產業良性互動,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依托水道和200多個港口碼頭,佛山市建起了星羅棋布的工業企業,形成了以家用電器、機器裝備、紡織服裝、陶瓷建材、石油化工、家具、金屬加工等優勢行業。
地處佛山與江門交界的南海區九江鎮,很好地落實了佛山打造物流重鎮的發展思路。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利用先天便利的水陸資源,九江鎮民營經濟遍地開花,贏得了“制罐王國”、“皮衣之都”的聲譽。去年,九江確立了“港口興鎮”的發展戰略,通過現代物流業帶動本土傳統產業的加快發展。
近年來,九江提出了“物流帶動,工貿并進”的發展思路,把東部的中外運碼頭、西部的南鯤碼頭和北部沙頭片區的華光碼頭三大碼頭整合,引入行業巨頭,構筑“三足鼎立”的港區格局。三年內,貨物吞吐量將達100萬個標準箱。
以中外運和南鯤兩大碼頭為支撐,九江發展鋼材物流,比周邊地區有更大的成本優勢。據介紹,相比周邊地區,在九江,每噸鋼材物流運輸成本上起碼可節省30元,南鯤碼頭每年鋼材進出口量達1000萬噸,這樣一來,節省的物流成本就達3個億。
從修復不久的九江大橋往東看,西江水從容而過,而不遠處,中外運碼頭上依舊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成立于2002年的佛山中外運倉碼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散貨拼箱、集裝箱裝箱、拆箱服務,代辦貨物打托、加固、刷嘜以及擁有符合國際驗箱標準的集裝箱修理服務。2008年,集裝箱吞吐量達到15.6萬個標準箱。
良好的發展前景,使佛山中外運堅定了加快發展的信心。從2005年開始,公司陸續投入資金對碼頭軟、硬件設施進行改造,以迅速提高產能,擴大市場份額,穩步實現規劃目標。五年內,公司計劃投入的資金達5.5億元。“碼頭生意是一個投入大、回報慢的行業,所有的規劃都必須提前完善。”佛山中外運倉碼有限公司總經理齊龍飛說,公司在擁有直航香港、深圳、廣州等樞紐港的航線外,目前,正在探索開通臺灣的航線。
齊龍飛透露,佛山中外運與梧州中外運李家莊碼頭同屬中外運有限公司,目前,兩家公司正在探索如何進行合作。齊龍飛說:“公司在開拓航運業務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礎條件。從佛山到香港,水運時間只需要十幾個小時,而且航班密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公司還有不少船只能夠直運華東、福建等地。假如梧州與我們合作,梧州的船只到達佛山后,就可以通過佛山進行中轉,減少運輸費用。”
因看中西江水運發展前景,落戶高明區的騰信港口物流有限公司7月1日決定投資3億元擴建物流基地。公司副總經理趙慶輝說,高明擁有約18公里的西江河岸線,航道現已可通航3000噸級輪船,可謂是一條黃金水道,沿線水運業發展潛力很大,因此,公司準備將目前的物流基地擴建為保稅物流中心。
廣佛一體化加速佛山經濟發展
佛山作為制造業基地,貨運走水路運輸是不錯的選擇。去年,佛山港貨物吞吐量為5155萬噸。該市現有水運經營企業173家,營運船舶778艘,總的運輸能力達到52.8萬噸。
佛山市是廣東省資源最短缺的地區之一,經濟發展所需的能源和原材料以及基礎設施建設所需的部分建材,主要從省外調進。其中,煤炭、石油及制品年調進量為1000萬噸以上;建筑業、制造業和國內貿易所需金屬材料的年調進量達500萬噸以上。
“目前,佛山水運的運量約占全市運量的10%,西江黃金水道的運輸能力尚未得到充分發揮。”佛山市經貿局流通科副科長李苑說,早在2002年,佛山市政府就已明確提出服務業的發展要以現代物流業為龍頭,并先后制定了《佛山市物流園區發展規劃》等一系列規劃,積極推進物流園區建設,推動空港物流合作的開展和培育大型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發展。
“水上運輸具有投資孝能耗孝占地孝成本孝污染孝運量大的特點,其廉價、節能、環保的優勢是其他運輸方式所不具備的。”佛山市港航局總工程師單云告訴記者,據測算,在目前各種運輸方式中,水運、鐵路、公路的基建投資比例分別為1:3:7;水路運輸成本是鐵路的二分之一、公路的五分之一。土地是不可再生資源,廣東省特別是珠江三角洲地區土地資源十分珍貴。修建1公里雙線鐵路需占用土地50畝;修建1公里4車道高速公路需占用土地100畝,而航道建設基本不占用土地。
廣佛同城一體化讓佛山與廣州的水運聯系更為密切,兩市將實現港口航運一體化發展,這將給佛山的航運事業乃至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新的契機。目前,佛山已促成廣州港務局的引航機構到佛山開展引航業務,實現廣佛雙向引航。發揮廣州港作為區域性中心港口的基礎平臺和航運樞紐作用,以廣州港南沙港區為龍頭,實現廣佛航運交通新的跨越式和一體化發展。加快兩地內河航運通道建設及引航合作研究,拓展集裝箱江海聯運業務,鼓勵港航企業聯合協作,相互參與港口碼頭、駁船航線的投資與經營。
2009年,佛山將斥資6100萬元加強河道和港口建設,目前連接廣佛兩地的順德水道和東平水道都已經順利鋪開。
公路、鐵路、河運與空運齊備的現代化交通網絡,讓佛山的經濟發展如虎添翼。禤建忠介紹說,一季度,雖然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佛山GDP仍逆勢增長11%,增幅居珠三角各城市首位,佛山雄厚的工業產業經濟極大地拓展了相關服務業的發展空間,對現代物流、金融服務、商務服務等產生巨大的市場需求。預計佛山港吞吐量2010年和2020年分別為1.1億噸、1.5億噸,其中,集裝箱吞吐量分別為300萬個標準箱和440萬個標準箱。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