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海關提示:企業要主動申領自貿“身份證”
2009-7-15 19:3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自由貿易區作為一種穩定的制度性安排,意味著參與各方互相承認市場經濟地位,逐步將90%以上的產品關稅削減到零,其減負、增益的效果相當可觀。同時還可化解貿易摩擦,規避技術壁壘。石家莊海關日前發布提示,在當前金融危機蔓延的狀態下,我省外貿企業要將出口道路走得更好,就要用足用好“自貿區”優惠貿易安排,以確保促出口、穩外需、保市場。 2008年,河北省對已簽署自貿協定的國家和地區進出口占外貿總額的1/4,達到97.8億美元,同比增長54.5%;其中出口66.4億美元,增長50.1%。至2008年底,向WTO通報、正在生效的區域貿易安排達到230個,其中80%以上是在近10年內出現的,自貿區占了90%以上。據WTO專家測算,當前全球貿易有一半以上發生在各種區域集團內部,以優于WTO最惠國待遇的條件進行。目前,我國已對外簽署8個自貿協定,涉及20個國家和地區,包括與東盟、智利、巴基斯坦、新西蘭、新加坡和秘魯的自貿協定以及與港澳的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
八大自貿區逐個看
之一:中國-東盟優惠貿易安排
“早期收獲計劃”列入產品已全部取消關稅,主要是蔬菜、水果、肉類、禽蛋、奶制品、水產品等。河北省出口東盟的鋼鐵制品、汽車及零部件、紡織品、食品飲料以及玻璃、家具等輕工制品將從中受益。
東盟是河北省第四大出口市場,在進口市場中列第八位。鋼材、機電、農產品、紡織品、醫藥品為河北省出口強項;而自東盟進口中,鐵礦砂、煤、初級形狀塑料、紙漿等資源性產品占51%以上,農產品占26.8%。河北與東盟市場互補性強,依托我省產業優勢,拓展東盟市場大有可為。
之二:《亞太貿易協定》優惠貿易安排
《亞太貿易協定》成員為中國、孟加拉、印度、老撾、韓國和斯里蘭卡。我國可享受其他成員國所定稅目14%~35.7%的優惠關稅,主要受益產品為化工產品、家具、金屬制品、機械電氣產品、皮革、鋼鐵等。
2008年韓國為河北省第三大貿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場,出口的高新技術產品、農產品、水海產品、光伏產品、醫藥品等保持了良好增長態勢。河北省向印度出口商品中,機電、高新技術、鋼材、醫藥約占70%,而進口商品主要為鐵礦石(占93%)。
之三:中國-智利優惠貿易安排
目前經兩個階段關稅減讓,我國取消了4753種智利產品關稅,智利也將我國5891種產品關稅降為零,主要涉及化工產品、紡織服裝、農產品、機電產品、車輛及零件、水產品、金屬制品和礦產品等。
2008年,河北省對智利出口的主要商品為鋼材、汽車及零部件、紡織服裝、醫藥、陶瓷制品等;河北自智利進口商品主要為葡萄酒、鐵礦砂等。智利有可能成為河北拓展南美汽車市場的橋頭堡。
之四:中國-新西蘭優惠貿易安排
新西蘭將在2016年前取消全部自華進口產品關稅,其中63.6%的產品從2008年10月1日起即實現零關稅,河北省皮衣、毛織物、針織服裝、鞋類等出口產品將從中受益。
河北對新西蘭的貿易起步晚,規模還不大,但近年來增長較快。我省出口主要為紡織服裝、電子電器產品、醫藥、鋼材等;進口主要為農產品、鐵礦砂、機械設備、紙及紙板等。新西蘭的優勢產業在于農牧業、礦產資源、初級產品等。
之五:中國-新加坡優惠貿易安排
新方已于2009年1月1日起取消了全部自華進口產品關稅;中方將在2010年1月1日前對97.1%的自新進口產品實現零關稅,其中87.5%的產品從2009年1月1日起即實現零關稅。
2006年-2008年,河北省對新加坡出口商品主要為鋼材、機械設備、金屬制品、縫紉機等;同時,新加坡是河北省先進機械設備和高新技術進口的重要來源地。
之六:中國-巴基斯坦優惠貿易安排
雙方《自貿協定》于2007年7月1日實施。在協定生效后5年內,雙方對占各自稅目總數85%的產品按5種類別,以不同降稅幅度實施降稅;從第6年開始,逐步使雙方零關稅產品占稅目數和貿易量的比例均達到90%。
《協定》的實施,使河北省對巴出口農產品、化工產品、機電產品、紡織服裝以及陶瓷、玻璃制品等從中受益。2008年,河北省對巴出口主要商品為鋼材、紡織服裝、機械設備、醫藥品、農產品等;從巴進口主要為鉻礦石、棉花、皮革、凍魚等。
之七:中國-秘魯優惠貿易安排
按照今年4月中秘簽署的《自貿協定》,秘魯將逐步取消92%以上的自華進口產品關稅,其中90%將在10年內降為零;中國將逐步取消94.6%的從秘魯進口產品關稅,其中93%將在10年內降為零。
2008年,河北省對秘魯出口1.3億美元,同比增長269%。我省的汽車、鋼材、醫藥、玻璃、服裝等產品,對秘魯具有較強的競爭力;而秘魯的出口商品主要為農產品、魚粉、鐵礦石等。秘魯將成為河北省拓展南美的重要市場。
之八:內地與港澳優惠貿易安排
按照內地與港澳《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香港將對原產內地的所有進口貨物繼續實行零關稅;自2006年1月1日起,內地已對港澳原產貨物全面實行零關稅。
近幾年,河北省對港澳地區出口一直保持在3.5億美元左右,其中機電產品、紡織服裝、高新技術及農產品占90%以上。從今年前4個月的出口實績看,服裝、光伏產品、醫藥產品出口均保持了良好的增長勢頭,顯示出較大的發展潛力。
企業要主動申領自貿“身份證”
自由貿易區作為一種穩定的制度性安排,意味著參與各方互相承認市場經濟地位,逐步將90%以上的產品關稅削減到零,其減負、增益的效果相當可觀。同時,通過雙邊優惠貿易安排,還有助于減少和化解貿易摩擦,規避技術壁壘。從已實施的優惠貿易安排來看,尤其對河北省具有比較優勢的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紡織服裝、農產品以及陶瓷、玻璃、家具等輕工制品,提供了拓展東盟、南亞、南美、大洋洲等新興市場的良好機遇。河北省企業應及時、充分地利用這些優惠貿易安排,更好地求生存、保市場、促發展。
■掌握自貿區建設進展,積極加以研究利用。
及時通過商務部網站了解我國自貿區的建設進展以及相關優惠貿易安排,認真查詢相關產品在各自貿區中的“協定稅率”、優惠幅度(與最惠國稅率相比),積極加以研究利用。
■主動申領自貿“身份證”,充分享受優惠關稅。
優惠原產地證書,是產品在出口過程中享受自貿區優惠關稅和零關稅待遇的“身份證”。前4個月,河北省檢驗檢疫部門簽發自貿區優惠原產地證書4392份,簽證金額1.90億美元,享受進口國減免關稅3273.89萬美元。但簽證金額僅占同期出口額的1/5左右。業內人士表示,相關部門需要繼續加大宣講培訓力度,外貿企業要主動了解申辦優惠原產地證書的程序和規定,積極申領證書。
■充分利用相關展會,開展有針對性的對接。
“5·18經貿洽談會”、“河北(香港)投資貿易洽談會”等,是河北省利用自貿區政策,實施有效對接的便利平臺;廣交會、深圳高交會、上海世博會等,是省內企業與自貿伙伴建立貿易關系的良好機會;中國東盟博覽會、昆交會是我省拓展東盟、南亞市場的最佳平臺。此外,對智利、新西蘭等成長性較好的市場,建議與相關商會合作,組織汽車、服裝(皮革)等專業貿展,讓省內優勢企業抱團走出國門,彰顯河北影響,拓展新興市場。
■積極向競爭對手學習,增強產品國際競爭力。
自貿協定下的開放是相互的,一方面為我省企業出口和“走出去”創造了條件,另一方面也會帶來一些競爭,自貿伙伴國的優勢產品和服務也會進入我省市場。因此,我省企業需要扎實練好內功,適時通過結構調整、產業和技術升級來提高自身競爭力,充分把握機遇,積極應對挑戰,實現更好發展。
■利用自貿區提供的機遇,推動省內企業“走出去”。
在自貿協定中,自貿伙伴國之間除了減少和消除貨物貿易壁壘以外,還會減少和消除服務貿易和投資壁壘,比如提高我國投資企業在合資企業中的股比乃至控股,取消對方的地域限制和經營范圍限制等。據此,省內企業可以更自由、更便利地到自貿伙伴市場去投資,以“走出去”帶動相關產品出口。
作者: 記者 劉寶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