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預警不容忽視
2009-7-15 0:53: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王若懿
力拓 “間諜門”事件成為連日來媒體關注的焦點。據有關媒體報道,胡士泰被捕后,內地幾家鋼鐵企業也被牽扯其中,疑似存在多條利益鏈。一時間人人自危。
力拓事件被曝光之前,曾有人疑惑,為何中國作為全球鐵礦石巨大的買家,一直以來幾乎沒有任何話語權。對此,一位參與中方談判組的鋼企負責人坦言,感覺每一次談判對方準備都很周密,先機總是掌握在他們手里。直到胡士泰4人被拘捕,疑惑才終得破解——這起商業泄密事件嚴重影響了國家的利益。
為什么如此機要的商業秘密竟被不法分子竊取,他們是如何滲入到我國的商業環境中來?除去利益的誘惑外,是否跟我國產業預警機制執行不徹底有關?
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步伐的加快,我國商業市場的開放力度日益加大。在引進國際先進發展經驗的同時,自身的商業機密也受到不法分子覬覦。因此,加強產業預警機制迫在眉睫,對于一些年輕的行業尤為如此。
由此,記者想到去年由商務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啟動的物流行業產業損害預警機制,欲以此保護我國物流行業的良性發展,是多么重要。
必須看到,目前中國物流市場已經成為跨國公司關注的重點、投資熱點。一些跨國公司借助現代的物流理念、資金、技術和管理優勢,搶灘中國市場。外資物流企業已對我國物流行業構成嚴峻挑戰。因此,物流行業的良性發展少不了產業預警機制的保駕護航。
通過預警模型和專家系統,對物流產業運行、物流市場發展變化、物流企業經營動態進行跟蹤監測,及時判斷可能存在的產業損害異常情況,此舉相當于為物流行業上了一把保險鎖,可將有損產業發展的不良因素屏蔽在外。這對物流這一年輕行業的發展十分重要。不過,預警機制建立后,仍需要有關部門堅持關注行業發展,方可助其快速前行。
從力拓 “間諜門”事件中,不難看出我國的不少行業在產業預警方面存在空缺。因此,有關部門應該以此為警醒,將產業預警機制的建立提上重要日程,不給別有用心者留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