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進口豆進逼 東北豆"豆賤傷農"

2009-7-14 11:0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今年7月,專家們不斷在媒體上呼吁,建議國家在10月份新糧上市前按補貼價格拋出部分國儲大豆。這意味著,東北大豆加工企業近期很可能迎來“國豆”救市,擺脫無豆可收、開工即虧的困境。    2009年初,黑龍江省內能夠常年生產的300多家年加工能力為900萬噸大豆加工企業,實際加工量只有400多萬噸。97%的大豆加工企業已不得不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一方面,進口大豆源源不斷,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1至6月大豆進口量為2209萬噸。2008年全年突破3000萬噸。
  在此關頭,豆類加工企業維他奶宣布,將聯手黑龍江嫩江大豆協會,斥資4000萬元籌建東北天然非轉基因大豆種植基地,扶持國產非轉基因大豆的種植。而在去年,跨國食品巨頭益海嘉里已低調在東北收購有22年歷史的豆奶粉老品牌“晨星島”及其生產線。東北大豆危機之下,一些以非轉基因豆為原料的企業紛紛大舉收購,能否改變進口豆沖擊下“豆賤傷農”的現狀呢?
  業界傳言:國儲大豆將拋售救市
  今年3、4月份,黑龍江省68家規模以上大豆加工企業多數沒有收購大豆,幾乎全部停產。停產的原因是進口轉基因大豆的低價沖擊和國家收儲抬高了國內大豆的價格,致使企業嚴重虧損。
  國家臨儲大豆已經達到715萬噸,如果國家開倉放糧,或可緩解加工企業的缺糧困境。但是有專家認為,國家收儲的價格原本已高于國際市場價格,再加上收儲成本,大豆加工企業根本承擔不起“順價銷售”的大豆。
  據悉,國儲以1.85元/斤保護價收購計劃達到715萬噸。據監測數據顯示,黑龍江省大豆市場收購價已由年初的每公斤3.50元左右,上升到目前的每公斤3.60元左右,部分區域品質較好的大豆市場收購價已超過每公斤3.80元。
  “但這仍然是有價無市。”專家說,“如果不在新糧上市前緩解庫存壓力,勢必影響新糧收購。國外大豆每年這個時候,都在點豆成兵,進入中國。”國家收購上來的糧食多半存放在露天,中儲糧倉儲存壓力大,而緊接著10月份新一撥大豆又將上市。
  記者獲悉,部分國儲大豆正在往南方調運,累計移庫的大豆超過100萬噸。
  有分析稱,國家拋儲大豆也存在很大的不確定因素。市場競爭是公平的,只要是注冊的公司都可以參與競拍。2007年,國家向市場拋售食用油以平抑油價,結果大部分食用油被外資企業收購囤積,預期的調控目的落空。
  進口豆威逼下國產豆失定價權
  “目前在黑龍江的種植行業中已經有聲音開始呼吁,通過生產轉基因大豆來應對境外轉基因大豆的沖擊。”7月6日,黑龍江嫩江大豆協會理事長張有良表示,占據70%市場份額的進口轉基因大豆已對原料市場有絕對的定價權。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員主任涂順明表示,美國轉基因大豆的單位面積產量基本與黑龍江相當,在300斤/畝左右。在防治病蟲害方面,每畝地的轉基因大豆可以少用兩次藥水,一共可以節約20多元。按照2008年黑龍江種植成本計算,一畝大豆的成本在260元左右,而轉基因大豆在農藥成本上節約20多元,即在成本上與非轉基因豆相差10%左右。
  美國豆農從2004年之后,成為中國豆農的直接競爭對手。美國《2002年農業法》生效后,大豆補貼進一步增加,2004年達50.5億美元之巨。這意味著美國農民每生產1噸大豆得到的政府補貼,從1990年代初期的15.2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59.1美元,大豆補貼率從6.5%增長到24%.
  去年7月,國產大豆價格滑落到1.6元/斤,緣于國外大豆的進逼。去年10月20日,國家緊急救市,在東北地區按照每市斤1.85元的價格掛牌收購中央儲備大豆。國儲計劃一再追加,截至今年6月,國家先后下達了四批大豆國儲計劃,分別為100萬噸、103萬噸、250萬噸、125萬噸。
  但這些大豆是國家收儲后手中的燙手山芋,臨儲必將清倉,而新大豆收儲季節即將來臨。“收儲并不能本質上解決國產大豆面臨的問題。也不會根本改變市場供求關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業人士表示。
  企業收購拉開產業整合序幕?
  國產大豆面臨的困境已經威脅到了以豆類為原材料相關企業的發展。
  日前,豆奶企業維他奶集團在廣州宣布,計劃投資不少于4000萬元籌建東北天然非轉基因大豆種植基地。并向東北豆農捐贈了12500公斤的天然非轉基因大豆豆種,支持國產天然非轉基因大豆的未來。據記者了解,4000萬的資金,是維他奶每年天然大豆原料采購的成本,此舉意味著,維他奶將種植和收購原料方面,全力押注東北大豆產區。
  據了解,豆奶、豆漿、豆腐等產品,占整個國產大豆消費量一半以上。中國內地即飲包裝大豆飲料的市場容量為800百萬升左右,豆奶行業還有非常大的拓展空間。整個即飲豆奶業正以10%以上的速度遞增。
  為了保證原料的安全,以及說服黑龍江豆農對自然大豆的種植意愿,豆類食品加工企業已經紛紛開赴黑龍江建立生產基地。據悉,除維他奶外、九三糧油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齊齊哈爾飛鶴大豆食品科技公司都紛紛奔赴東北,尋找各方面力量建立穩定的大豆生產供應基地。
  而在去年,益海嘉里收購了有22年歷史的東北豆奶粉老品牌“晨星島”和其位于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的生產線,以多品牌組合全面進軍豆奶粉市場。這是益海嘉里第一次進軍豆奶行業。
  國產天然大豆的窘境已成為阻礙下游加工企業發展的原料瓶頸。豆奶巨頭維他奶集團、廣東珠江橋等大豆食品加工企業已在為明年甚至未來幾年的“糧食儲備”進行戰略運籌。廣東珠江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吳惠玲曾表示,如國產大豆供應減少、價格上漲太快,成本太高,不排除有企業會使用轉基因大豆來生產。
  蛋白質含量少,是加工者不愿意使用轉基因大豆的原因之一。有業內專家警告,如果使用蛋白質含量少于自然大豆的轉基因大豆生產豆奶,會不會產生“添加蛋白質成分的現象?”他說,這是企業可能面臨的消費者監督的風險。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