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車跨入世界軌道交通制造行業的前列
2009-7-13 15:2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6月30日,中國北車股份有限公司向巴西里約熱內盧提供30列、總價值11億元的郊線電動車組合同在人民大會堂簽署。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中國北車憑借綜合技術和商務優勢,戰勝眾多國際知名軌道車輛制造商,再次顯示出實力。他們堅持技術引進與自主創新并舉,使中國的軌道交通制造企業在世界先進行列中有了一席之地。
2004年,在國家“引進先進技術,聯合設計生產,打造中國品牌”的戰略引導下,中國北車挑起了中國鐵路運輸裝備業技術引進的大梁。是簡單地按照訂單要求,快速完成三至五年不落后的產品制造,還是吃透引進產品的設計與制造原理,建設新的技術與制造平臺,構建持續研發更高水平產品的“動力源”?北車人選擇了后者。他們通過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按照“先僵化、后優化、再固化”(即學習與思考、理解與應用和總結與提升的三個過程)的途徑,搭建了200-250km/h和350km/h兩個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高速動車組設計制造平臺;掌握了動車組列車的總成、車體、轉向架、牽引控制、網絡控制和制動系統等9大關鍵技術及10項主要配套技術;動車組國產化率達75%以上。在牽引系統、制動系統、高速轉向架、車體空氣動力學等方面,中國北車所掌握的技術都當之無愧地處于當今世界領先地位,代表了世界鐵路移動裝備制造的先進水平。去年4月11日,時速350公里CRH3“和諧號”動車組列車在北車唐車公司下線,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僅有的幾個能制造這種高速鐵路移動裝備的國家之一。
創新也為北車的產品打入國際市場提供了技術支撐,使北車有“資本”在關鍵部件、重點領域與國際知名公司開展合資合作。他們組建了十幾個合資企業,在海外組建了兩個合資企業,如今,他們的產品出口全球五大洲的4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8年出口簽約額突破11億美元,居行業領先。
北車人以技術引進為切入點,堅持技術引進與自主創新相結合,用短短幾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鐵路幾十年的發展歷程,探索出了中國特色的創新、趕超、發展之路。企業也得到飛速發展:從公司組建的2000年到2008年間,企業銷售收入和利稅均成倍增長,上繳國家稅金總額由5.5億元增長為18.5億元,公司總資產由117.6億元增長到2008年的48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