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利潤大幅縮水近7成
2009-7-12 3:5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據對58家重點生產資料流通企業統計調查,行業整體收入持續下降,有8成企業商品銷售收入出現同比下降,降幅為18.7%。其中黑色金屬材料類累計銷售886億元,下降11.2%。
在成本費用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的情況下,行業整體利潤總額卻大幅縮水了近7成,由去年盈利50.1億元,減少到今年的17.3億元。
3成以上企業(20家)出現虧損,其中7家企業虧損額有所增加,9家企業由去年的盈利轉為虧損。此外,38家盈利企業中有高達29家企業的利潤總額同比呈不同程度下降。(見右側餅狀圖)
但可喜的是5月份出現了轉機。1~5月份平均銷售利潤率比1~4月份提高了0.29個百分點。
【解讀】
前期庫存導致虧損但最困難時期已過
分析1~5月份行業銷售收入利潤下滑的原因,我們可以以鋼材流通行業為例來看這一問題: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隨著金融危機影響范圍逐漸擴大,并波及到生產資料流通產業,行業普遍出現利潤下滑甚至虧損的局面,但去年年底前市場價格“深跌后觸底反彈”,許多流通商“補虧心切”,選擇加大庫存來彌補前一階段的損失,導致市場庫存大幅增加。
隨著風險因素的積累,在國際市場價格繼續下降,需求減弱趨勢沒有改變的形勢下,終于演繹了2月份以后市場價格再度大幅回落的走勢。
“前期高價庫存最終導致了企業再次出現嚴重虧損,”著名生產資料市場研究專家馬忠普分析說,高庫存風險和降價虧損的壓力導致流通企業銷售收入及利潤持續下滑,“行業最低點出現在4月份,一些中小流通企業由于前期虧損嚴重不得不退出市場。”
由于前4個月總體虧損較大,因此上半年生產資料流通行業難以走出整體虧損陰影。
但5月份行情回暖價格回升,企業銷售利潤率有所提高,雖然短期內還不足以彌補前一階段的虧損局面,卻減少了虧損,也是行業出現“利潤等效益指標降幅在持續縮小,行業經營下滑勢頭有所減緩”的重要因素。
5月份以后,新一輪通脹正在形成,大宗商品價格回升,有助于企業擺脫困境。
馬忠普認為,2009年的市場雖然仍難以擺脫價格震蕩的演變趨勢,但價格震蕩幅度會越來越小。“行業最困難的時期已經成為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