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黃山區大力提升村村通公路硬化工程質量
2009-7-10 10:1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從黃山區交通局了解到,到2008年11月底,黃山區提前兩年完成了省市下達的300公里“村村通” 公路硬化任務。為高質量實施好上級獎勵的46公里農村公路硬化任務,該區繼續實行以水泥路面為主,瀝青路面為輔,路面寬度不少于4米,水泥混凝土厚度不低于18厘米,抗折強度達到4.0Mpa的建設標準。截止目前,已完成30公里混凝土路面澆筑任務,實現投資800余萬元。
配齊“一筆資金”消除偷工減料的隱患。目前,中央和省市對農村公路“村村通”工程的補助資金為每公里14.1萬元,為確保“村村通”工程建設質量,黃山區克服一切困難,由區財政按每公里10.9萬元的規模配齊“村村通”硬化工程建設資金,并在該類工程地方稅收征收到位后全額返還,以彌補硬化工程的資金不足。在工程招標中,為避免壓低造價惡意競標影響工程質量,該區交通主管部門根據項目地建材行情,編制最低指導價,對低于指導價的報價,一律按廢標處理,大大降低了偷工減料的可能性。
抓好“三支隊伍”從源頭上保障工程質量。該區繼續堅持縣鄉所工程技術人員分片負責現場技術指導,規范項目實施程序程序,嚴格執行工程“六制”、落實五級質量保證體系。在項目招標管理上,禁止施工管理混亂或出現過重大質量、安全事故的施工隊伍進入交通建設市場,鼓勵施工經驗豐富、技術力量雄厚、已建工程質量優良、企業信譽良好的施工隊伍參與招投標。為強化工程監理,今年該區還專門聘請一家具備甲級資質的監理公司來承擔全區“村村通”工程的監理工作。受益村組還推舉出德高望重的村民擔任義務監督員,參與工程現場監督,實現了質量監管的“無縫”
覆蓋。
把好“四個關口”強化工程現場管理。一是嚴把工程開工準備關。中標單位進場作業前,必須完成公示牌、安全生產崗前培訓、原材料產地、檢測報告等前期工作,并在工程建設所需的機械設備,特別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所需的強制式攪拌機、振動梁、平板振動器、插入式振動棒、提漿滾筒、滾筒紋理機、磨光機、切縫機、刮尺等機械設備全部進場后方予簽發開工令。否則,不得開工,也不支付工程預付款。二是要嚴把原材料進場管理關。對不合格的原材料一律無條件清理出場。凡使用不合格材料施工的工程一律無條件返工,并按照《黃山區“村村通”工程質量管理規定》、《黃山區“村村通”工程質量處罰細則》予以處罰。材料產地發生變更及不同批次的水泥進場均應取樣送檢;三是嚴把水灰配比關。準確把握拌和現場配料計量,嚴防因水灰比變化造成混凝土強度不合質量要求;四是嚴把工序監督關。加強重點部位、關鍵工序、關鍵工藝的施工監管,嚴格工序管理,對上道工序驗收不合格的項目,禁止進入下道工序。對驗收不合格項目一律返工處理,并按《黃山區“村村通”工程質量管理規定》、《黃山區“村村通”工程質量處罰細則》給予相應處罰。
與此同時,該區還進一步加大檢測力度和頻度。除了市交通局實施的檢查、檢測外,該區農村公路硬化指揮部辦公室還組建了農村公路巡查組,負責全區“村村通”工程的實體質量抽查檢測,并將結果通報全區,以此作為獎罰依據,有力地促進了全區“村村通”公路硬化工程建設質量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