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投公司融資1700億提速北京地鐵建設
2009-6-8 14:4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從1969年北京第一條地鐵建成通車,到2003年北京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投公司)成立,北京共建成4條地鐵;
從2003年到2008年底,北京建成運營的地鐵新線也是4條,數量相當于此前30多年的總和;
眼下,除了即將運營的4號線外,京投公司還在組織12條軌道交通新線的投資建設。到2015年,北京建成運營的地鐵數量將達到28條,通車里程561公里。
北京地鐵建設快速發展,京投就是它強大的引擎。
多項“第一”破解融資難題
建地鐵要花大錢,投資一公里少則上億元,多則數億元;但它投資周期長、回報率低,是金融機構眼中的“雞肋”,很難融到資。一條復八線,總長僅11公里,當年投資概算25億元,因為資金趕不上趟兒,斷斷續續建了12年,最后決算高達80多億元。同樣因為沒錢,一些數十年前就已規劃的地鐵線路遲遲不能實施。
申奧成功后,北京必須加快地鐵建設,投融資必須破題。2003年11月,京投公司一掛牌就領到了硬指標:在2008年前融資522億元,建成3條地鐵;隨著更多地鐵提上建設日程,京投的任務也一再加碼,到2015年之前,其融資總額高達3800億元。白手起家的京投進行了一系列創新:在國內軌道交通領域率先引入PPP(英文“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的簡稱,意為“公共民營合作制”)、BT(英文“Build-Transfer”的簡稱,意為“建設-移交”)機制,成功運作了第一支企業債券、第一個人民幣貸款利率期權項目、第一支短期融資債券、第一個銀行競標貸款額度項目、第一個固定利率貸款項目、第一個出口信貸項目、第一個用信托方式引入社保基金的項目……一系列的“第一”,從不同角度求解融資難題,目前已經落實資金1700億元,資金到位率100%。京投公司負責人王灝自豪地說:“現在北京修地鐵不再是項目等錢,而是錢等項目了。”
低成本融資節約成本上百億
投資地鐵回報率雖低,但作為政府主導的基礎設施項目,它也有風險小、回報穩定的優點。而且地鐵一旦建成,用個上百年沒問題,沒必要非急著在一二十年內收回成本。京投公司堅持不懈地游說,終于改變了地鐵的“雞肋”形象,得到了金融機構的認可。
最初融資時,京投常常要四處求爺爺告奶奶,而今各大銀行高管開始走馬燈似的到四環之外的京投大廈登門拜訪。想給北京地鐵掏錢的人多了,京投翻身做了主人。據透露,就在本月,京投將進行一輪200多億元的貸款利率招標,目前已有十多家銀行表示要參與競標,誰利率低誰中標。地鐵不僅不是“雞肋”,還成“香餑餑”了。
在融資中引入競爭機制,大大降低了融資成本。據測算,京投已落實的1700億元資金共節約融資成本23億元;如果合同全部執行完畢,預計節約融資成本110億元。去年,京投公司融資成本率僅為2.321%,遠遠低于銀行貸款利率及市國資委下達的考核指標。
資產總額不到6年即破千億
京投公司雖然只是一家成立不到6年的年輕公司,資產規模卻已在北京國資系統數一數二。2003年11月它成立時,北京只有4條軌道交通線,運營里程142公里。這4條線就是京投公司起步時的全部家當,資產總額143億元,凈資產89億元。此后,北京地鐵建設日新月異,京投公司的資產規模隔一段時間就上一個臺階,去年年底,其資產總額達到922億元;今年4月,隨著地鐵4號線全線竣工,京投公司資產總額一舉突破千億元大關,比成立之初增長了近6倍,成為繼首鋼之后,北京國資系統又一家資產總額超過千億元的大企業。預計到明年,其資產規模將突破2000億元,再上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