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三大區域“危”中向好 江蘇經濟呈現南穩北快態勢

2009-6-7 2:0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春夏之交,與天氣一同變暖的是江蘇三大區域“!敝邢蚝茫禾K南經濟回升,蘇中蘇北增長較快,呈現“南穩北快”的發展態勢。 
    “在應對金融危機中提高區域共同發展水平!笔∥ぷ鲿h吹響了新的沖鋒號。面對復雜的宏觀經濟環境,今年以來,江蘇省三大區域再揚創新創業精神,以“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等不起”的緊迫感,在挑戰中搶抓機遇,咬定科學發展,“所見略同”,卻又“各顯神通”,展現出別樣的風景。 
    “慢不得”,蘇南“穩”中扛鼎 
    “蘇南工業經濟占全省工業經濟的份額大,蘇南地區在全省保增長中肩負重要責任”。省委書記梁保華的叮囑在耳畔回蕩。 
    沒有蘇南扛鼎,江蘇經濟勢頭不穩!氨T鲩L”,目光再次聚焦“大塊頭”的蘇南。 
    百舸爭流,慢進也是退!在“慢不得”的危機感驅動下,奮力打拼,危中先行,經濟保持了平穩增長。蘇南一季度投資、消費分別增長18.7%、16.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1%,增幅比前兩個月提高了5.5個百分點;4月份一般預算收入實現兩位數增長,增幅高于一季度近8個百分點。 
    “推動蘇南加快轉型升級,增創新的發展優勢”,省委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求。 
    蘇南在行動。今年初,蘇州、無錫、常州三地開出一份總額達4500億的政府投資清單。其中絕大部分投向科技創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節能減排生態治理以及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危機令早已邁出的轉型步伐加快。 
    新的產業發展優勢正在蘇南加速形成。一季度,南京服務外包對全省的貢獻率超過40%;蘇州近期出臺“6+4”十大產業振興發展計劃,重點突破現代高端服務業;無錫把今年列為“科技創業和服務外包促進年”,全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超過4750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43%;常州今年初出臺“五大產業振興行動計劃”,實施高新技術產業新一輪倍增計劃,其中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及環保3個產業超千億。一季度GDP增速達12.6%、列蘇南5市之首的鎮江市確定了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以上,總量沖刺1000億元的奮斗目標。 
    以新的投資、新的項目、新的產品,形成新的出口增長點,正成為蘇南攻克“出口”難題的新利器。外向度很高的昆山建立了市領導掛鉤聯系區鎮制度,問計于企,為企解難,并動員企業總部在昆山多下訂單、擴大投資和業務;安排財政專項資金9.4億元,用于鼓勵出口。 
    “坐不住”,蘇中“新”意盎然 
    “在新興產業上下功夫,走‘新’路、要‘新’力。”這是蘇中人在“坐不住”責任感驅動下,力推區域發展的新寫照。 
    最新統計表明,一季度蘇中GDP增長13.1%;1—4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5.9%,高于全省4.6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37.3%,高于全省29.5個百分點。 
    蘇中經濟發展保持較快勢頭,背后是新興產業的強勢支撐。一季度,新能源、新光源和新材料等“三新”產業,在揚州規模工業總產值中的占比已經達到7.2%,增幅為39%;泰州一季度GDP增幅達12.9%。醫藥、新能源今年一季度增長就超過20%。 
    以新興產業帶動結構調整、以新興產業帶動經濟轉型,這成為蘇中發展的新旋律。泰州提出,舉全市之力建設中國醫藥城,將醫藥城建設成為拉動泰州經濟增長的強大引擎、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核心區;大力培育生物醫藥、新能源、IT等新產業。 
    省委工作會議提出,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既形成現實增長點,又搶占未來制高點,加快產業優化升級。圍繞這一精神,蘇中正在推動新能源、新醫藥、新材料和環保產業實現跨越發展,形成新的競爭優勢。5月26日,借鑒蘇州工業園區成功經驗的蘇通科技產業園在南通啟動,標志著我省跨江合作進入了新的階段。 
    揚州推出“8631”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著力推進8個省級開發區建設科技創新型園區,大力培植60家科技創新型大企業、300家成長型科技型企業,重點建設100個重點技術研發機構等,到2012年,揚州新能源、新光源將實現產值“雙千億”。 
    “促進蘇中乘勢而上,快速崛起”,省委的決策已是蘇中“坐不住”的新動力。依托沿江開發開放,高起點打造新興產業和升級原有產業,蘇中正在形成江海聯動、跨江聯動的發展新格局。 
    “等不起”,蘇北“后發”領先 
    淮安市一季度GDP增長13.5%,列全省13市之首!蘇北“洼地”后發領先,箭已離弦。 
    一季度,蘇北五市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全都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工業增加值增長16.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1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18.6%,同比提高3.1個百分點,明顯高于全省平均水平;GDP增長12.8%,高于全省2.6個百分點。 
    蘇北的領先態勢,是危機下“等不起”緊迫感的強烈回報。 
    曾經的“小老弟”,駛上了快車道。一季度,宿遷全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進出口總額和出口總額4項指標增幅,均位居全省第一。 
    “有投入方能產出”;“搶抓機遇,以重大項目為龍頭,努力擴大有效投入”,省委工作會議一下點出了蘇北的行動戰略。 
    投資拉動,蘇北呈“加速”跑。省發改委的統計表明,一季度,蘇北投資增幅繼續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增長33%,對全省投資的貢獻率穩步提高。眼下,抓住沿海開發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蘇北5市明確劃入長三角區域等機遇,連云港15萬噸航道剛剛投用,30萬噸航道浚深工程又獲國家批準立項,全年投入港口建設資金預計達40億元,創下歷史新記錄;徐州,打造新能源、裝備制造業、食品加工業、商貿物流旅游四個“千億”產業,鋪設振興老工業基地起飛跑道;鹽城對接國家產業振興規劃,培育汽車、紡織、機械裝備、化工四大千億級產業,目前,四大支柱銷售規模突破1800億元。 
    “蘇北發展已經進入了全面振興的新階段,要乘勢而上,積極探索具有本地特點的跨越式發展新路子”。承接產業轉移,蘇北釋放洼地后發效應。一大批超億元項目紛紛在蘇北落地生根。投資6億美元的宿遷可成科技、投資4.46億元的淮安民用機場等一批產業項目和重大基礎設施加快實施。 
    越來越多的資本向有著較好產業基礎的機電、紡織和化工等領域集聚,形成了一批產業集群,鋪開了蘇北未來的經濟布局。奮起直追,正加快著蘇北振興步伐。(姜圣瑜 樊萬朝 顏芳 庾康)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