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物流業開渠蓄水
2009-6-6 14:4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張大云
物流增速超服務業增加值
今年一季度,國務院陸續出臺了十大產業調整與振興規劃,物流業位列其中,這是我國發展物流業第一個專項規劃,也是十大產業中惟一的服務業規劃。基于這一劃時代的宏觀政策背景,記者近日對鎮江市物流業的發展現狀與前景作了一番走訪。
近些年來,國內經濟發達地區對物流業的發展都高度重視,長三角各大城市更是如此。鎮江地處陸路、水路 “雙黃金十字”交匯處,發展物流業的條件得天獨厚。
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進入新世紀以來,鎮江市委、市政府對鎮江物流業的發展一直高度重視,并于2003年底制定了 《鎮江市現代物流發展規劃》。
數年來,圍繞該規劃鎮江市進行了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階段性成果。2005年至2008年,全市物流業增加值由42.2億元增加至65.18億元,增速持續超過服務業增加值和GDP增速,物流業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超過14%。2008年,全市港口貨物吞吐量首破1億噸大關,集裝箱運量29.24萬標箱,分別是2005年的1.7倍和1.64倍。
2005年至2008年,鎮江市物流業累計完成規模以上投資112億元,建設了一批有利于改善物流業硬件條件的重大基礎配套設施。公路方面,實施了鎮溧高速鎮江段、寧常高速鎮江段、鎮江至祿口機場快速通道、大港港區至滬寧高速快速通道、沿江高等級公路等一批重點工程;水路方面,實施了大港三期、興隆港一期、惠龍港一期、蘇南運河升級改造等重點工程。這些重點工程的實施,進一步改善了鎮江市物流運輸條件,全市現擁有等級公路里程6201公里、萬噸級泊位28個,并形成了高速公路、鐵路、港口、機場互聯互通的運輸格局。
鎮江市發改委服務業處處長夏衛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社會化分工的深入、細化,對物流專業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全市490家各類物流企業中,已涌現部分具有較高專業化、信息化水平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如榮獲“中國最具成長性物流企業”稱號的寶華物流,建立了GPS監控信息系統,充分保障了危化品運輸安全性,從而吸引德國巴斯夫、美國陶氏化學等一大批國際知名化工企業與之建立了合作關系;惠龍國際鋼鐵物流,運用現代管理經營理念和信息化技術,正在致力于打造國內最大的鋼材物流交易中心;丹陽濱江物流依托丹陽沿江汽配產業,發展壯大了專業化物流配送服務。
去年, 《鎮江市現代服務業三年翻番行動計劃》出臺,該 《計劃》進一步明確了鎮江市現代物流業的階段性發展目標:到2010年,鎮江市基本形成現代物流產業的框架體系,物流業營業收入達到300億元,成為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相呼應的長三角區域物流中心城市之一。
四大舉措助力物流業發展
“東風”吹來,乘勢而上;開“渠”蓄 “水”,水到渠成。
鎮江市發改委服務業處處長夏衛軍向記者介紹說,基于以上三年計劃目標,鎮江市正在采取一系列相關重要舉措:
一是把握物流業發展新趨勢,明確鎮江市物流業發展重點,合理調整物流業空間布局,突出重點物流園區和基地建設,更好地指導全市物流業發展;盡快完成 《鎮江市長江岸線開發利用總體規劃》修編,指導長江岸線資源集約開發利用,推動港口物流加快發展。進一步完善和細化鼓勵物流發展的政策,嚴格界定政策扶持范圍和對象,切實落實好現代物流企業在用地、融資、稅費等方面優惠政策。
二是加快重點工程建設,完善物流綜合服務體系。圍繞基礎服務網絡化目標,加快建設一批與物流相關的重點基礎設施,加強有機銜接,提高集疏運水平。港口建設方面,完成興隆港一期和中儲糧碼頭等工程建設,加快大港四期、興隆港二期、惠龍港二期、新民洲新宇物流、高橋港區神華物流等一批前期項目的推進,盡早開工建設。公路建設方面,完成鎮江至祿口機場的快速通道、大港港區至滬寧高速的快速通道以及沿江高等級公路等工程建設。鐵路方面,重點加快推進高資站鐵路引線工程,構筑龍門―高資港區港口、公路和鐵路組合交通優勢,帶動鎮江西部港口物流基地發展,加快推進淮揚鎮鐵路和鎮南鐵路前期工作。水路方面,加快實施大運河 “四改三工程”,使船舶通過能力由500噸提高到1000噸。過江通道方面,加快泰州大橋建設,積極推進五峰山大橋前期工作,進一步改善大港綜合物流基地運輸條件。另外,利用常州機場擴建機遇,加強對接工作,優化鎮江東部綜合交通格局。
三是堅持品牌化發展戰略,壯大物流骨干企業。首先,立足現有企業,培育物流骨干企業,重點依托鎮江港務集團、興隆港務、惠龍鋼鐵物流、寶華危化品物流、中儲糧糧油物流等企業,引導企業提升經營理念,加強信息化建設,拓展增值服務,在滿足本地企業需求的同時,進一步增強開拓外地市場能力。其次,擴大對外開放,引進物流骨干企業,吸引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落戶該市,特別是吸引航運界的戰略投資者參與港口建設經營管理,開通更多航線,增加保稅功能,增強市區港口集散能力。
四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增強物流業智力支撐。將現代物流人才列入全市人才隊伍建設重點之一,通過多種途徑集聚一批現代物流人才,滿足全市現代物流發展需要。拓寬人才引進渠道,引進一批具有國際視野、懂經營、善管理的專業物流人才。推進市內高校與全國物流方面的先進院校聯合辦學,建立物流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培養現代物流高級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