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尋求上游資源 再掀海外找礦潮
2009-6-4 16:5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鋁收購力拓股權,五礦購買OZ礦山,一段時間以來,國內大型央企紛紛赴海外尋求資源的舉動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不過,海外找礦顯然不只是央企的獨角戲。中金嶺南收購PEM公司50.1%的股權,華菱鋼鐵購進第三大礦業公司FMG5億新股,各地方資源型國企的身影也一直活躍在海外投資的舞臺上。
現在,民企也加入到這個行列中了。6月2日,國內最大的鋰離子電池供應商杉杉股份表示,該公司已與澳大利亞Heron公司簽署了關于Yerilla鎳鈷礦項目的框架合作協議,以滿足公司對鎳鈷的需求。智富能源行政總裁歐文上月20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則表示,該公司正試圖收購澳大利亞礦產資源,以進入黃金生產領域。
而此前,中國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沙鋼集團亦收購了澳洲一處8億噸儲量的鐵礦山。
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高潮似乎還遠未落幕。
民企海外投資
“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趨勢是肯定的,杉杉股份這次投資于澳大利亞也可以說是順應這個趨勢!6月2日,杉杉股份董秘表示。
根據杉杉股份與Heron公司的協議,雙方將在澳大利亞建廠并將礦石處理成鎳鈷精礦。杉杉股份先以資金和技術單獨出資建設工廠和基礎設施,占合資公司70%的權益;建成投產并且達標后,雙方將共同合資運營該項目,Heron以Yerilla鎳鈷礦全部礦權出資占30%權益。
“這應該是杉杉股份拓展產業鏈的一個大動作!比招抛C券研究員樊凱郁表示。據樊介紹,作為國內第一、世界第三的鋰離子電池供應商,杉杉股份對鎳、鈷有著不小的需求,此次投資澳礦是其拓展產業鏈思路的具體表現。錢程也對這樣的說法表示了認可:“公司確實是考慮上下游銜接的利用效率更高而出手的。”
這不僅僅是杉杉股份一家的思量。此前,由國內最大的民營鋼企沙鋼集團牽頭,聯手國豐鋼鐵、德龍鋼鐵等十余家規模較大的民營鋼鐵企業,準備組建民營鋼鐵企業聯合體到海外買礦及投資礦山,后由于審批原因未果。
盡管如此,沙鋼也沒有放棄海外找礦的努力。沙鋼集團董事長沈文榮專赴澳大利亞與當地一家上市公司簽署了收購協議,獲得一處8億噸儲量的鐵礦山開采權。目前,沙鋼涉及的境外投資礦山資源項目還有澳大利亞威拉拉項目(Wheellala)和澳大利亞格蘭奇資源(Grangeresoucers)項目。
此外,智富能源行政總裁歐文表示,該公司將通過收購Martabe項目的周邊項目以及印尼其他項目和澳大利亞的礦產資源,進入黃金生產領域,并且目前正在留意柬埔寨、泰國等亞洲國家的項目。
據數據提供商Dealogic的統計,目前,中國企業跨境收購的主要領域為自然資源,收購金額比重占到所有領域的97%;同時,資金流向非常集中,在澳大利亞的收購金額占到總金額的90%。
“靈活”走出去
據錢程介紹,與其他一些簡單的收購礦山不同,杉杉股份與Heron公司的合作不是一個簡單意義上的收購,而是通過技術和建設來進行合資,是一個產業發展的行為!斑@樣做的好處有很多,其中一個就是風險的控制。澳大利亞對我們的合作風險有所控制,同時我們對合作的風險也能有所掌控,是雙方的。”
這與民企的靈活應該說不無關系。有業內人士表示,如今當海外“抄底”被越來越多提起和鼓勵時,國企有時由于“走出去”成本過高,再加上本身的內部管理、運行效率不靈活,遭遇投資損失。中鋁投資力拓目前遭遇的短暫難題即是一例。
不僅如此,如今的金融危機給中國民企提供了更多“走出去”的機會。去年以來,資本市場和大宗商品市場不景氣,澳大利亞等國的礦山公司市值持續下降;同時,由于礦產品價格不斷下跌、資本市場也關閉了融資大門。這些都讓國外的礦企對外資產生了強烈的需求。
“但我覺得,對于中國企業來說,走出去不見得就是因為金融危機,從商業上來講這是一個必然趨勢。當然,金融危機對走出去的時機或是價格還是有一定的幫助!卞X程表示。
不過,“走出去”的道路遠非一帆風順。最近出臺的振興規劃都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到海外去收購戰略資源,但是受鼓勵范疇的實力企業,基本都屬于大型央企和地方大國企,民營企業寥寥無幾。
據了解,目前海外資源收購所需資金是一般企業難以承受的,即便是大型國有企業一般都需要銀行的支持!叭绻琴徺I鐵礦石還好說,但如果是投資礦山,動輒都是上百億的資金,沒有銀行的支持,民營企業難以承受!敝袊ど搪撘苯鹕虝崭泵貢L耿炳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