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助于走出低谷但不可過分樂觀
2009-6-30 15:4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國不銹鋼市場研究中心郝培剛
6月8日,財政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關于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的通知”(財稅[2009]88號),其中涉及不銹鋼材及制品的稅則號有14個(帶材有7個,管材有2個,制品有5個),提高出口退稅率皆是到9%。
財政部、商務部已于4月1日將不銹鋼材中的21個稅則號的出口退稅率提高到13%;此次,又將14個不銹鋼材及制品的出口退稅率提高到9%。這些舉措都將對拉動國內不銹鋼需求產生一定的影響。
以調整幅度最大的不銹鋼細焊管為例:2007年上半年,出口退稅率13%,出口數量6.63萬噸;7月1日將出口退稅降為0,2007年下半年出口數量降到3.95萬噸,月平均水平降低40%多。
2008年1月1日加征出口關稅15%,1~11月份出口數量僅為1.66萬噸,月平均出口1509噸,比出口退稅13%時降低86%,比出口退稅為0但未加征出口關稅時降低77%。
2008年12月1日取消出口關稅15%,截止到2009年4月份,5個月出口數量達1.32萬噸,月平均出口2640噸,比加征出口關稅時月均增加1130噸,約提高75%。但是,也不可盲目樂觀。2008年12月1日取消出口關稅以后,雖然出口有所增加,然而與同樣退稅為0、并沒有加征出口關稅2007年下半年相比,仍然減少3950噸,降低近60%。(詳見下表)
由此可見,盡管取消關稅發揮了一定作用,但由于全球性經濟危機的影響,出口數量水平仍然很低。
雖然,去年第三季度有不少不銹鋼制管企業的老板說:“只要出口關稅取消了,就能出口。”今年3月份,他們又說:“只要出口退稅能夠提到5%,他們就能維持生產”。現在已提高到了9%,這些以出口為主的制品加工企業保證開工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要恢復到2007年的正常水平,仍然是有問題的。
2008年12月~2009年4月,與2007年下半年相比,國家的出口稅收政策基本相同,出口退稅均為0,也都沒有出口關稅,但是不銹鋼焊管的月平均出口數量,2008年12月~2009年4月卻僅為2007年下半年的約40%,除了國際金融危機以及由此引起的經濟危機的影響之外,人民幣持續不斷地升值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剛剛過去的2009年5月份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約為6.82,而2005年初為8.28,四年間人民幣升值約18%。
2007年下半年人民幣兌美元平均匯率為7.52,2008年12月~2009年4月為6.84,人民幣升值9%。即使外商以同樣的價值采購中國出口的不銹鋼焊管,中國企業按照人民幣測算,也要損失至少9%的利潤。
這樣測算的結果是,即使目前國家把不銹鋼焊管的出口退稅由0提高到9%,其實也僅僅相當于能夠抵消企業因人民幣升值而損失的那部分利潤,也就是說,目前提高到9%,對于出口企業而言,僅僅相當于2007年下半年的客觀條件。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夠恢復到2007年下半年的出口數量水平,也就算是“奇跡”了,千萬不能過高估計出口稅收政策調整的積極影響。
總而言之,目前出臺的政策有助于中國不銹鋼市場走出低谷,但并不能保證會走向高峰,我們絕不可以因此而過分樂觀,更不能對此抱過高的期望值。
OLE對象,請使用“轉換為圖片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