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下季度我國宏觀調控將著重“兩手抓”

2009-6-30 15:4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報訊近日,來自財政部的消息稱,中國將自下月起減免部分產品的出口關稅,其中涉及不少產能過剩行業。然而,中國需要消化的過剩產能規模空前,出口關稅的調整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由于當前外需環境并未改善,經濟下滑使產能過剩的問題更加突出。
    中國的宏觀調控繼“去庫存化”后,從三季度迎來了一個異常艱苦的“去產能化”階段。調整一方面將著重擴大內需,另一方面將嚴格淘汰落后產能。
企業需求萎縮加劇產能過剩
事實上,當前面臨的“去產能化”任務十分沉重。中國上一輪經濟發展擴張期長達創記錄的5年,連年大規模固定資產投資積累了巨大的生產能力,而當前各行業的產能利用率均處于低位。
    按照今年3月份工業增速8.3%計算,與中國工業長期平均增速相比,大體可估計中國工業的總體產能利用率水平只有60%左右。從歷史上看,經濟周期基本上是對稱的,擴張期是5年,收縮期的時間也大致相當,產能利用率指望馬上回升并非易事。
    中國人民銀行北京營業管理部近日發布的一份問卷調查顯示,在過剩產能的作用下,大量庫存使得監測企業被動降低設備利用率,其經營仍然以消化庫存和現有生產力為主,新生產力投資意愿持續下降。
    被看做工業運行“風向標”的用電量也出現下滑。今年前4個月,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數比去年同期降低202小時,一些發電和電網企業利潤下降甚至出現虧損。
淘汰落后產能面臨現實問題
    面對沉重的“去產能化”,中國今年計劃關停小火電機組1500萬千瓦,淘汰落后煉鐵產能1000萬噸、煉鋼600萬噸、造紙50萬噸。中央財政將采取轉移支付方式,對經濟欠發達地區淘汰落后產能給予獎勵。
    但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領域的不少人士表示,這一輪“去產能化”不像此前“淘汰落后產能”那么簡單,其“復雜”程度前所未有。
    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中國各行業調整的壓力首先來自出口需求萎縮,而目前產能閑置最為突出的就是近年來為出口需求定制的生產能力。
    這部分產能既非高能耗、高污染,也非技術落后,相反是技術較先進、附加值較高的高端產能,如船舶專用鋼板、電子設備等。
    統計顯示,中國一季度工業領域中惟一出現增加值負增長的竟然是高新技術的電子工業,累計下降5.3%。
    與之相對的是,由于國內基建投資巨大,為內需服務的水泥、粗鋼等產品局部回暖。
    近兩年來,中國為提高出口產品附加值,大量投資定制了一些生產高技術產品的設備。“現在,我們支持的高新設備與高新產品出口受到影響,而且這部分高端產能是無法轉向內需的。”浙江省紹興市市長錢建民說。
    這位長期在基層抓工業的政府官員話語背后透露出,這次淘汰過剩產能可能是一個非常“殘酷”的過程。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分析師范劍平認為,當前必須一方面擴大需求,一方面淘汰落后產能,才可使各行業的供需逐步恢復平衡,保留下來的產能才可能提高實際利用率。只有當產能恢復到正常水平,企業才會看到供求平衡,并進入新一輪設備投資,從而改變單靠政府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局面。 (李亞彪)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