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物流“新干線”駛向“主干道”
2009-6-30 3:1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據了解,上海至蘇州工業園區空陸聯程中轉快速通關新模式歷經6年如今已走上了平穩、快速發展的軌道。這一模式下,園區企業的進口貨物在上海空港口岸落地后,用陸路運輸卡車替代航空器實現“直航”。目前,這一通關新模式正從“物流新干線”發展成“物流主干道”。
“當天下飛機,當天進工廠”,這是空陸聯程中轉的承諾。隨著這一模式的逐步成熟,它的通關優勢全方位地呈現出來,諾基亞、三星集團、旭電、AMD、歐萊雅等跨國企業紛紛加入到這一行列中,他們一致反映:空陸聯程中轉實現了上海機場的延伸,減少了物流環節和貨損貨差的概率,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使內陸企業在通關上與口岸企業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參與運作的貨運量大大上升。
尤其是“多點報關、一點放行”模式的開拓,解決了企業必須在園區報關的問題,使蘇州周邊地區的企業也能享受到“虛擬空港”帶來的便利,為提升蘇州工業園區乃至整個蘇州及周邊地區的出口物流運作效率帶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地處無錫的英飛凌(科技)有限公司已經運作空陸聯程中轉模式2年有余,該公司物流總監關蓉有一番精辟的描述:過去,無錫英飛凌最害怕參加全球英飛凌 的物流會議——害怕聽到集團的指責與其他工廠的批評,因為無錫英飛凌在全球英飛凌的物流速度長期處于倒數第一的尷尬地位。但是,是空陸聯程中轉讓他們揚眉 吐氣!相較于傳統的空運轉關模式,英飛凌公司物流速度提高了 3 倍以上,物流成本節約達20%。從此,在全球的物流會議上,它終于可以理直氣壯地與別的工廠物流速度一比高低!
據統計,截止到2008年底,累計有872家企業、60家貨代采用空陸聯程中轉模式,累計進出口貨物重量達1 .91萬噸,物流速度提高 3 倍以上,物流成本節約達20%,通關優勢非常明顯。
越來越多的航空公司和地面代理開始加入到這個行列中來,初期存在的參與量小造成的航空運費較高的矛盾隨之緩解。截至目前,共有36家航空公司參與其中,幾乎覆蓋了日、韓、東南亞、北美、歐洲所有的重要航線。
可以預見,伴隨著蘇州地區區域經濟的迅猛發展和空陸聯程中轉運作成本逐漸“平民化”,廣大企業、貨代、航空公司參與熱情將會愈加高漲,空運物流主干道也必將越走越寬,成為高新技術產業在蘇州地區起飛的有力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