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業補鈣也要補腦
2009-6-30 0:2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國務院推出的物流行業振興規劃,從全球的國家政策橫向比較來看,把物流行業放到了很高的產業地位。但中信證券研究所行業研究員謝從軍表示:“物流業是振興不了經濟的,本身不能創造任何價值。只有實體經濟振興之后,物流業才能從中受益。”既然如此,物流業何以進入第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之列?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統計數據,2008年物流業增加值完成1.94萬億元,社會物流總額達到88.8萬億元。2007年中國物流總成本占GDP的比重約為18.4%,而歐美發達國家僅占8.99%。中國企業的物流成本約比歐美發達國家高出40%-50%。歸根結底,不在于物流企業創造了多少價值,而在于如何減少物流產業對實體經濟的限制以及社會總成本的降低。
而中國物流行業的現狀很不樂觀,據記者了解,目前我國的物流業存在多而雜、小而差、技術水平低等多方面問題,企業從事低水平競爭,而不是靠科技和管理。由于技術水平低以及低水平基礎上的過度競爭等因素,在我國從事物流行業的企業有卡車運輸、倉儲、貨代和一般快遞服務等物流業務,盈利能力都很低,其中倉儲企業的利潤率只有3%-5%,運輸企業的利潤率更是只有2%-3%。金融危機更加劇了這個矛盾。中國物流學會副會長王佐透露,隨著全球經濟危機帶來的物流需求下滑,目前已有超過四成的物流企業利潤下降,甚至虧損,部分地區中小物流企業開始退出物流市場。
“中國物流企業急需補鈣,”博科資訊董事長兼總裁沈國康表示,“不僅在增強自身競爭力上要下打功夫,更要在行業標準建立,協同合作,專業外包等各個產業鏈的專業性上進行加強,全面提升全行業競爭力。”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崔忠付分析,政府不希望金融危機對剛剛建立起來的脆弱的物流體系有太大的影響,所以提出將物流業作為十大振興產業之一,以便為金融危機后的經濟恢復和發展奠定基礎。這是為全行業“補鈣”創造了良好的“可吸收”環境。雖然目前全行業的現狀還不樂觀,但近年來我國物流業的發展速度極快,傳統的運輸、倉儲、貨代企業加快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一些現代物流管理方法和技術開始涌現,一批新型的區域性中心迅速成長,形成了多種服務模式的企業群體。數據顯示,2008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89.9萬億元,比2000年增長4.2倍,年均增長23%。
“回顧中國物流標準化之路,2003年是一個分水嶺。”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戴定一介紹,當年,建立了全國物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和全國物流信息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表明物流標準化開始起步。從2003年梳理的情況看,那時我國已發布國家、行業標準522項,涉及物流設備、技術、管理、信息等多個方面。以后的幾年里,又發布了100多個相關的物流標準。這些標準解決了我國物流業粗放管理問題,改變了計劃經濟體制下重生產、輕流通,標準化工作以產品標準為中心的單一局面。
為中國物流行業補鈣一直是物流產業的核心話題,此次物流行業振興計劃,更是將物流行業的發展推向了一個新時代。
正如人體的功能一樣,補鈣解決的解決身體功能的局部,如何讓物流企業向國際化看齊,與物流產業的國際化標準對齊,在信息化的應用上和500強企業拉齊,這才是物流行業發展的真正核心命題,政策是吸收環境,能否將營養吸收充分,則是一個機體自身的關鍵。
“相對于補鈣,整個物流行業更為重要的是,急需補腦。”沈國康看玩笑的說。所謂的補腦,實際上是為物流行業帶來管理高效透明、反應速度加速、工具運營效率高、成本降低等綜合競爭能力,這需要物流供應鏈管理軟件的深入耕耘。國際化的物流企業,均將供應鏈管理作為企業的神經中樞看待,中國物流企業則將供應鏈管理當作管理工具看待,這就是差距。
與之前公布的九大振興規劃所涉及的行業相比,物流業規模要小得多。但是業內人士認為,國家決定出臺物流業振興規劃的主要原因,還在于其發展將對制造業提供巨大的拉動作用。據數據顯示,目前,在全國物流總額中,工業品運輸的金額達到了總額的88.8%。實際上,制造企業自身的物流管理的水平與專業的物流公司相比,普遍比較落后,并且存在物流流程不科學、管理不專業的問題。依托專業服務的公司,則可使得制造企業的成本降低,市場反應速度加快,提高產品競爭力。因此,制造企業應該把自己的物流業務進行整合分離或者外包,這不但可以促進物流產業自身的發展,更有利于制造業本身的產業升級。這需要有智慧能力的第三方公司可以解盤,并對企業的物流管理有指導能力,解決成本、效率與戰略的協同關系,給物流行業帶來全面的智力提升,進行得到全面競爭力的提升。
“現在的物流行業,是手腳決定大腦,大家都在關注基礎建設投資,運輸工具的購買,但不可忽視的是應該大腦決定手腳,應該通過有效的供應鏈管理,讓物流全行業的競爭力上個臺階,向國際化標準看齊,在未來10年之內爭取在中國培養出可以進入世界500強的物流公司,這才是物流行業振興的最佳結果。”沈國康近20年的物流行業經驗,化成這樣的感慨。
既要補鈣,更要補腦,雖有調侃,但卻是點明了中國物流行業的命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