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綜合交通樞紐——讓內陸盆地成為西部門戶
2009-6-3 11:5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快馬加鞭。6月1日,省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推進鐵路建設;3日,召開機場建設專題會。 我省建設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工作會議召開后,建設貫通南北、連接東西、通江達海、承接華南華中、連接西南西北、溝通中亞東南亞的西部綜合交通樞紐新的藍圖展露,相關部署一個連著一個,全省掀起建設熱潮。
為什么要建設西部綜合交通樞紐?今明兩年建設項目如何安排?“通道經濟”如何發展?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劉捷日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一一作答。
站在西部和全國的角度謀劃:創造和發揮區位優勢
區域競爭,核心是樞紐之爭。2007年底省委九屆四次全會確立了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著力打造“一樞紐、三中心、四基地”的戰略部署。這其中,建設西部綜合交通樞紐被列為重中之重,樞紐建設支撐高地建設,只有建成樞紐才能建成高地。
地處盆地,交通是制約四川發展的突出瓶頸。劉捷說,一方面,四川交通處于全國路網格局的邊緣和末端,四川南向、東向和北向有鐵路,但整個西邊和西北方向是一片空白,高速公路大體也是這個格局。四川交通主要是自用路而不是樞紐路,服務和輻射西部的功能弱。現有的寶成線、成昆線、成渝線、達成線,其作用主要是進出川自用,其性質主要是四川單向連接其他省市鐵路,現有的高速公路基本上是省內干道,與甘肅、貴州、西藏、青海均未直接連通。此外,交通承載能力不足,我省鐵路通車里程僅占全國的4%,高速公路密度居全國第24位。
另一方面,四川是承接華南華中、連接西南西北、溝通中亞東南亞的重要交匯點和交通走廊,也是西部特別是西南地區各種要素和商品的重要集散地,區位優勢獨特。可以說,四川是云貴藏青甘等省區經濟發展的重要依托。省委、省政府站在西部和全國的角度來謀劃,就是要創造和發揮區位優勢,沖破盆地封閉,變“蜀道難”為“蜀道通”,變全國路網的“西部終端”為“西部中樞”,變“四川自用”為“西部共用”,變“內陸盆地”為“西部門戶”。
《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規劃》應運而生。劉捷介紹,規劃的總體思路是“打開通道、構建樞紐、完善路網、提升功能、支撐發展”,即以提升樞紐功能為核心,構造進出川通道為重點,完善路網布局,協調優化運輸方式,形成以成都主樞紐為中心,以區域次級樞紐和節點城市為重要支撐,以進出川大通道為紐帶的綜合交通體系,融入國家交通運輸網絡。其中最主要的一個特點是注重與國家和周邊省份交通規劃,以及全省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有機銜接,統籌考慮、因地制宜布局鐵路、公路、水運和機場。
今年開工“7+2”鐵路和“5+3”公路
劉捷介紹,今年將開工建設“7+2”鐵路項目、“5+3”高速公路項目及一批水運、民航項目。
鐵路方面:開工建設成都-蘭州、成都-貴陽、成都-西安客專、成都-重慶客專、成昆復線、川藏線成都-康定段、巴中-達州,達萬電化和成都火車北站改造等。
公路方面:開工建設雅安-樂山、映秀-汶川、成自瀘赤、成安渝、巴中-南部,爭取開工成都-南部、達州-萬州、攀枝花-麗江高速公路。
水運方面:開工建設長江宜賓至水富航道整治、現有岷江航道的整治和岷江航電綜合開發等項目。
民航方面:開工建設九黃機場三期、樂山機場、擴建南充、西昌機場等。
明年,我省將開工隆黃線敘永至織金段、昭通至攀枝花至麗江等鐵路項目,開工建設南充至大竹至梁平、巴中至陜西、綿陽至九寨溝等高速公路項目,嘉陵江高等級航道整治和斑竹灣大件碼頭改造等水運項目,開工稻城亞丁機場、遷建宜賓機場等項目。
“通道經濟”拉動重點區域及產業發展
交通,其本質上講是通道,人流物流經濟流的通道。劉捷反復強調一個詞:通道經濟。
他說,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要與重點區域發展結合起來。比如,結合成德綿城際鐵路建設,加快發展成德綿城市群;通過成渝城際鐵路及高速公路等快速通道建設,加快推進成渝經濟區發展,打造西部最具活力的增長極;通過內河樞紐港和黃金水道建設,加快發展川南經濟區,打造長江上游經濟帶。
樞紐建設還要和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結合起來: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打造西部物流中心,發揮成都主樞紐優勢,加快成都經濟區現代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帶動優勢資源開發,推進川東北天然氣化工基地、攀西釩鈦基地和“三江”水電基地建設,帶動川南重化產業、丘陵地區農產品加工產業發展;帶動我省金融中心、商貿中心和旅游經濟強省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