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推廣分類通關改革試點
2009-6-3 1:0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來自全國海關分類通關改革試點工作會議的消息稱,海關總署將推廣分類通關改革試點,低風險貨物的報關單證將由計算機快速審核。與之相反,高風險貨物的報關單證則由海關將實施重點審核和查驗。海關通關作業方式由“紙面人工為主、逐票審核”向“電子自動為主、重點審核”轉變。
2007年12月27日,上海海關率先啟動分類通關改革試點,平均通關速度提高30%以上,基本實現了 “優化監管質量、提高通關效率、整合資源配置、緩解關員壓力”的階段性目標,分類通關的優勢和效益充分顯現。
分類通關改革試點對企業來說,就是以誠信換效率。根據上海海關試點情況,實施計算機自動審核或人工審核快速驗放的貨物,海關單證作業速度提升一倍。上述通關方式占所有試點范圍報關單的86%以上,大幅提升整體出口通關速度。
海關總署表示,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廣大進出口企業經營比較困難,在這個關鍵時期,海關果斷擴大出口貨物分類通關改革,大幅度提高出口貨物的通關效率,將為我國企業提高國際競爭能力、鞏固和擴大國際市場提供有力的支持,是海關應對國際金
融危機挑戰、保持經濟平穩較
快發展的重要舉措。同
時,改革也將促進企
業守法自律,嚴格
按照海關監管要
求開展進出口業
務,形成海關與
守法企業的合作
伙伴關系,實現
海關與企業雙贏。
對于海關來
說,分類通關后,
海關將加強對重點報
關單的審核,對低風險
報關單由計算機自動審核驗放。海關總署指出,這將在突出重點的基礎上有效防控執法風險和廉政風險。同時,改革后,以前被單證作業束縛的部分人力將解放出來,充實到實際監管崗位,這將從提高審單質量和加強實際監管兩個方面,促進和保障應收盡收。2008年,上海海關出口立案2337起,案值共計7.62億元人民幣,涉及稅款1851.81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3.8%、44.2%和84.38%。此外,大量單證由計算機自動處理,在客觀上有效減少人為干預,為規范統一執法,體現公平公正創造有利條件。(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