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價昨日調整 汽油、柴油每噸上漲400元
2009-6-3 0:5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成品油漲價傳聞在喧囂多日后終于塵埃落定。國家發改委在5月31日晚發出通知,自6月1日零時起,將汽油、柴油價格每噸均提高400元,為年內第三次上調。
5月8日,發改委頒布了 《石油價格管理辦法 (試行)》。其中規定,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的時候,可以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
受美元貶值及發達國家經濟下滑速度放緩等因素影響,國際油價2009年5月漲幅接近3成,為1999年3月以來的單月最大漲幅。5月29日收盤時,WTI原油期貨價格已上漲至每桶66.31美元。而3月份調價之時,每桶價格為53.98美元。中新社:
縮小價格調整幅度
5月31日,國家發改委表示,自上次調價以來,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參考的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也已由當時的每桶45美元左右上漲至目前的每桶57美元左右。根據完善后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決定上調汽油、柴油價格,并綜合考慮相關因素,適當縮小了價格調整的幅度。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國際油價進入震蕩上升通道,時間間隔和上漲幅度已滿足國內成品油調價的條件,坊間對成品油漲價的預期不斷升溫。但油價一直按兵不動。
有專家表示,油價變動牽涉方方面面,不僅要考慮國際油價走勢、生產企業的成本壓力,也要顧及消費者和社會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特別是在當前經濟形勢下,油價調整更要謹慎而為。
在5月初 《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發布時,國家發改委有關官員曾表示,為防止投機和囤積行為,政府不能 “可丁可卯”地按照 《辦法(試行)》執行。南方日報:
漲價多受外因影響
“國內成品油漲價更重要的原因是迫于近期國際油價上沖的壓力,而不是國內需求的壓力。”廣東省石油學會儲運銷委員會秘書長范小平就國內成品油價格上調發表意見說。
“國內經濟并未出現根本性好轉,但國際油價的加速上漲給國內油價上調增加了壓力。”范小平分析, “這次國內油價上漲更多的是國際油價上漲這一外部因素,從國內經濟來看,國內成品油消費量并不旺盛,不存在油品供應緊張的情況。”
“國內經濟還未企穩,用電量最能反映國內經濟狀況,國內4月份的用電量同比降低了3.63%,降幅比上月下降2.01%的幅度有所擴大,從這個意義來看,國內現在上調油價有一定的風險,對國內經濟的影響難預測。”廣東省油氣商會油品部部長姚達明說。廣州日報:
油價還會“小步上行”
根據國家發改委公開的成品油定價原則,國際油價22日內平均價值波動超過4%,成品油價格就可以調整。現在距上次油價調整已經有兩個周期,期間的原油價格從每桶40美元漲到每桶66美元,漲幅達65%。而從發改委公告來看,此次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參考的國際油價為每桶57美元,與當前國際油價還有一定差距。那么,國內成品油價格近期是否還會上調?
摩根斯丹利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表示,在國內經濟還在艱難 “保八”時,大幅提高油價對生產、消費都是致命的打擊。但在目前PPI及CPI負增長的背景下,上調油價是個好時機,預計國家發改委還會采取漸進式多次上調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