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進退兩難:危機帶來的陣痛

2009-6-3 0:4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報記者 楊世新 實習記者王成應
    端午節前夕的一個上午,室外氣溫接近了35攝氏度,帶著探尋的心情,記者走進了某市一規模最大的北二環鋼材市場。在烈日的曝曬下,放在市場上的鋼材被烤得發燙,記者觸摸著發燙的鋼材,心里也一片焦灼。
    “去年的這個時候市場多火啊,可現在,一片冷清。”記者走進一家鋼貿公司,一位銷售負責人這樣無助地告訴記者。在他的臉上,充滿了惆悵。
    該市北二環鋼材市場是華北地區較為知名的專業鋼材市場,目前擁有駐場企業(商戶)400余家,2007年吞吐量135萬余噸,年交易額突破了50億元大關。然而記者在現場看到,偌大的一個鋼材交易市場,如今再也看不見往日的喧鬧和繁華景象,取而代之的是冷清和蕭條場面。
    記者調查發現,對于類似的慘淡場景,并非這家鋼材市場的“專利”,在全國各地普遍存在。記者通過本報駐陜西、山西、山東、河南、廣東、重慶、成都等工作站點工作人員的反饋,得到同樣的信息,市場不景氣,銷量下降近一半,一少部分流通商已經退市。據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發布的《國際金融風暴對中國金屬材料流通行業影響的調查報告》顯示,這輪國際金融風暴對我國金屬材料流通行業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影響,用戶需求量明顯減少,銷售量嚴重萎縮,行業虧損面增大,企業生存遭受了沉重沖擊,2008年有73.7%的企業利潤額同比下降了10%~20%,12%的企業利潤額下降了50%左右,最高的下降了90%。到今年一季度,有40%的金屬材料流通企業陷入了“競爭激烈,慘淡經營,進退兩難”的境地,有超過80%的流通企業走到了虧損的邊緣。
現狀 慘談謀生
    “危機出現以前,我們每個月都要銷售三、四百噸貨,現在一個月一百噸也賣不上。”談起危機帶來的影響,北二環鋼材市場一物資貿易公司的王經理眉頭緊鎖,“行情好能賣一百噸,行情不好只能賣七、八十噸。”
    王經理告訴記者,此次金融風暴帶來的沖擊特別厲害,自己干了這么多年鋼材生意,還是頭一回經歷到。嚴重的價格下挫,讓他刻骨銘心。
    攀談中記者了解到,王經理的企業主要是做型材銷售的,經營規模還不算太大,但就這樣也讓他遭到了不小的損失。“型材去年最高銷售價格每噸達到了5800塊左右,現在每噸降到了3500多,平均每噸上下相差2000多塊。”王經理介紹,去年底他庫存將近五百噸貨,后來隨著價格的不斷下降,邊賣邊甩,前后共甩出去兩百多噸,平均每噸賠了2000塊錢左右,不到一個月就貼進去了40多萬。
    “價格在去年‘十一’以前影響都不是很大,過了‘十一’就感覺出來了。”據王經理介紹,去年“十一”黃金周以后,價格開始直線下降,到11月份跌幅達到了2000多元。到12月份市場行情略顯穩定,但在今年春節后又接著下跌,到3月份幾乎跌到了最低谷,價格跌至3200多元。
    “由于市場行情不好,年后一直不敢進貨,幾個月來就進了四百多噸,到目前還有三百多噸庫存。”王經理說,但沒有指望用這些貨去賺錢,利潤更是不敢想,只考慮能把本錢賺回來就不錯了。
    王經理告訴記者,像他這樣不敢貿然進貨的商戶在同一個市場上并不少見,經營慘淡的企業非常多。
    “不敢貿然囤貨,也沒有訂單,企業生存自然就會比較困難。”一建材代理商說。
    鋼鐵是我國的支柱產業,近年來隨著價格的不斷調整,許多鋼貿商有如坐“直升機”般經歷了價格劇烈上漲的快感。如今價格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不斷下滑,在沉重的壓力下不斷賠本拋售鋼材,這對于流通商來說,無疑是在剜自己的肉,痛苦的心情難以言表。
經營進退兩難
    “雖說目前行情有所好轉,但市場有價無市,產品出不了庫,賣不出去,日子比較難過。”北二環鋼鐵市場一鋼材公司銷售人員楊先生告訴記者。
    楊先生說:“年前鋼材價格接連下挫,年后又下滑不止,鋼價‘跌跌不休’,讓銷售商經營雪上加霜。”記者走訪多家銷售企業發現,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多種型號的鋼材價格都在一路走跌,鋼材市場進一步疲軟,使產品銷售紛紛呈現出了有價無市的局面。
    “目前市場上很多企業受危機的影響都很大,有的都已經關門歇業了,但目前更多的還是在維持和觀望。”楊先生說。
    說到維持和觀望,另一板材經銷商感嘆道,沒有客戶上門訂貨,產品無法出庫,也就不敢貿然進貨,同時企業又要養活員工,也不可能關門放假,所以只能維持、觀望,等待市場回暖。
    楊先生說:“規模大的企業可能影響不大,規模小的手里沒有資金,干不下去就只好關門。”但在楊先生看來,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企業是絕對不會輕易關門歇業的。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危機給經銷商帶來的最嚴重的影響就是價格下降,產品銷售困難。盡管二季度是銷售的旺季,但很多鋼材市場卻旺季不旺,價格上漲幅度小,有價無市的現象非常突出,銷售商們都在觀望,謹慎操作。
    “以前這個時候忙得不行,現在一天天的沒活干,沒人上門訂貨,有時候閑得慌就回家歇幾天。”楊先生對記者說,以前客戶每天上門訂貨量都在上百噸左右,現在一天甚至是幾天才訂十噸八噸,懸殊特別大。
    “今天我們公司一個訂單也沒有,一噸貨都沒有賣出去。”楊先生指著市場上的鋼材告訴記者,甭說一天,有時兩、三天都不賣貨。
    由于市場行情不好,好多企業都是“零庫存”。“零庫存”,這是目前經銷商應對危機的通常做法,對此楊先生的解釋是:為了減少風險。“目前存放在市場上的這點貨只是表面上的,實際上庫里并沒有多少庫存。”楊先生說,倉庫里減少了產品積壓,自然就減少了風險。
    然而,鋼鐵生產企業的產量并沒有多少下降,因此,鋼材社會庫存量還在增加,“產量增加,消化困難,是造成鋼價持續下降的重要原因。”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2月下旬公布的一份調查顯示,全國20個大中城市5類鋼材庫存總量達到了670萬噸。如此龐大的庫存,如果不去“庫存化”,在需求量減少,市場銷售受阻,產品供大于求的情況下,勢必會在一定時間內對流通行業造成風險和壓力。
    然而,“零庫存”雖然能幫助銷售商減少風險,可一旦沒有終端客戶上門訂貨,也勢必會使經營陷入被動局面。“雖然‘零庫存’賺不了錢,但為了避免損失,我們也沒有辦法,能維持就盡量維持吧。”一位公司經理無奈地說。據知情人介紹,由于去年高庫存囤貨,北二環鋼材市場上約有95%以上的企業都被套住了,有的賠得連場地租金都交不起,關門轉行了。
    面對兩難困境,是進還是退,許多流通商又陷入了沉思。
市場 前途未卜
    “市場變化太快了,令人難以捉摸,雖然當前有好轉跡象,但后市波動仍然難以預測。”河北石家莊市金邦物資總公司董事長秦保路說。
    秦保路告訴記者,今年和去年的銷售量差距明顯,今年的價格在陸續下降,而去年這個時候價格在不斷上漲,在這種情況下買進自然就會升值,因此需求量比較旺。今年各工礦企業、加工和安裝行業等資金鏈受到了影響,資金出現短缺,訂購產品少了,因而市場需求量隨之減少,造成了市場銷售量進一步萎縮。秦保路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前幾年由于房地產開發量大,施工量增多,帶動了線材、螺紋鋼材的需求旺盛,而去年下半年以后,由于受危機的沖擊,開發商資金鏈斷裂,實際投入施工少了,“房地產開發商原來打算蓋十幢樓,但現在只蓋了五幢,銷售減了一半以上,建筑用鋼材受到了嚴重影響。”
    二季度以來,建筑鋼材需求量有所增量,“這主要是國家刺激政策帶動的基礎設施建設帶來的需求,對整個鋼材市場起到了一定的支撐作用。”秦保路分析說,相比較而言,近段時間與去年同期相比銷售量下降了,但就目前形勢來看,市場購買量得到一定的拉動。可是,在鋼材需求量有所增長的情況下,生產廠家受利益驅使,又會重新加大產量,擴大生產力度,這樣下去就會再次造成供求關系的失衡,如果供繼續大于求,又會再次造成價格的回落。
    據記者調查,近段時間來螺紋鋼和線材銷售呈上升趨勢,一定程度上提振了銷售商的信心。但是,因為價格啟動較快,在需求量增大的同時,也對其他鋼材品種造成了價格上的失衡。比如,隨著螺紋鋼和線材等產品價格的上揚,無形中也帶動了鋼坯等原材料和加工成本的增加,最終為其他銷量較弱的鋼材品種帶來了價格沖擊波,當前市場上中板和螺紋鋼形成的較大價格反差,就是最明顯的佐證。
    對于這種反常現象,秦保路分析說,中板通常用于機械行業,目前鋼坯每噸價位在3000~3100元,前段時間還突破了3200元,后來又回落了約100元。而現在市場上的中板銷售價位每噸在3350元左右,其價位對于鋼坯來說已經形成一個極不正常的價格。而對于螺紋鋼,同樣的鋼坯,產品生產出來后價格卻達到了3600元左右,這就說明市場需求有了變化。
    “市場有需求,賣的價格就高,反之價格就低。這說明并不是產品的附加價高了,或者生產成本高了,市場價格就高。”秦保路說,現在已經不是這個概念了,事實上線材附加值是最低的,然而目前市場上線材的價位卻達到了3500~3550元,遠遠超出了中板和卷板的市場銷售價格,卷板價格不過才3400元左右。因此,螺紋鋼、線材等品種的增量需求,也使市場常規價格被打破。
    “目前建材價格的反彈,是確有市場需求還是在炒作,尚不能確定。”秦保路提醒說,從中長期來看,國家的投資政策肯定會拉動建筑鋼材價格上漲。但目前對建材影響最大的房地產業還沒有太大起色,所以建材的漲價未必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未來還有可能出現波動,需要流通商慎重對待。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