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如何看待并購重組中出現的“國進民退”現象

2009-6-3 0:44: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編者 為應對危機,政府和企業同時選擇了并購重組。理論上講,并購重組可以提升企業競爭力和行業集中度,有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這些功能毋庸置疑,但是實踐中,并購重組的高失敗率又讓人望而卻步,除了并購重組中常見的定價、資源整合和文化融合等問題外,還會造成造成壟斷行業的“國進民退”。那么我們要如何看待這種“國進民退”現象呢?
21世紀經濟報道
“國進民退”值得警惕
    一種令人擔憂的趨勢正在愈演愈烈,在國有壟斷比較集中的行業里,“國進民退”正在上演,這確實令人擔憂。
    “國進民退”是行政干預和國有壟斷的強化,這曾經是中國市場經濟改革攻堅的堡壘,并在上世紀末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才實現“國退民進”。但隨著經濟的回落,在“保八”的政策目標下,受益于銀行的強制性放貸,多數貸款流向了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并展開了大規模并購活動。
    毫無疑問的是,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所需要的轉型就是放開政府管制,減少行政干預,打破國有壟斷,構建一個成熟的市場經濟體系。但在保增長的目標下,地方政府顯然更樂于加強在其主導下的固定投資以及對上游行業的控制,盡管這可能較為容易實現保增長的目標,但是卻不利于就業,因為中小企業提供了90%以上的就業。作為一個延續老路的選擇,“國進民退”的行為需要政府及時扭轉,只有繼續推進改革才能化解中國發展的終極矛盾。
光明網
地方政府做推手為哪般?
    在“國進民退”這股浪潮中,地方政府扮演了重要的推手作用。例如,山東鋼鐵集團并購日照鋼鐵公司的過程中,日照鋼鐵公司先是被銀行斷貸,再其后山東省省長會議拍板決定重組。在政府主導下,日鋼最終被山鋼集團“拿下”。
    在“國進民退”的案例中,既有民營企業因先天性不足而存在的諸多缺陷,但也摻合著復雜的體制因素,包括中央與地方政府之間的種種利益博弈。對于這樣的情況,在一些經濟學家看來,是一種“體制復歸”。事實上,二十多年來,幾乎每次宏觀調控和經濟低迷,都伴隨著“國進民退”現象的發生,在其背后,是政府全力對市場經濟的干涉。我國改革開放最重大的成就——政府退出市場,每次都會因宏觀調控或經濟低迷出現反復和倒退。
    現在一些地方有一種傾向,即打著提高集中度、維護經濟安全的名義,對民營資本進行排擠和不公平競爭,進而導致新一輪的“國進民退”浪潮。相反,對地方政府來講,國有企業以雄厚的經濟實力、獨享的政策資源、絕對份額的金融支持以及最終由財政兜底的“不壞之身”成了各級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寵兒”。
    這樣的倒退行為都是不應該的。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所需要的轉型就是放開政府管制,減少行政干預,打破國有壟斷,讓民營資本有一定的發展空間,這樣才能構建一個成熟的市場經濟體系。
新浪網
“國進民退”是一種優勝劣汰
    事實上,若單作為一種現象,“國進民退”本身并無好壞之分,需要深究的,其實是該種現象因何而來。如果答案是市場導向、公平競爭,則“國進民退”同樣代表著優勝劣汰,而如果答案是制度歧視、資源錯配,那么,這種“國進民退”不僅不會長久,還會因其使全體國民福利受損。
網易財經
“國進民退”是正常的市場行為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吳曉波教授表示,民企與國企在具有互補性的領域相互合作,利用可以共贏的資源,這是一種很正常的市場行為。中小企業集群面臨轉型升級的壓力,與國企合作是一種不錯的途徑,有助于他們從粗放式向集約型提升。不能簡單地用“國進民退”或“國退民進”來定性。
    目前,美國各州為了在世界范圍內形成一定的產業和工業規模,已經開始向公私合作企業投入大量津貼,并制定策略來打破公、私企業的界限,以期挨過經濟蕭條,創造長遠的就業機會。公私合營是一種全球性的潮流。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