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服務碰撞“硬”產業
2009-6-28 10:1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李霞
2008年下半年以來,鋼材市場的“拋物線”走勢讓鋼貿商抱著庫存數錢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于是,敏感性較強的鋼鐵生產企業和鋼貿商開始四處尋求融資渠道、技術支持、信息服務、統計資訊、投資咨詢等多元化、綜合性服務。
隨著鋼鐵生產企業的整合,鋼鐵貿易企業將走向集約化、規模化經營,建立綜合的配套服務是發展的必然趨勢。6月18日,由鋼鐵研究總院、北京礦冶研究總院、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等9家鋼鐵服務與生產單位共同成立首都鋼鐵服務產業聯盟。
北京市科委副主任王榮彬介紹說,首都鋼鐵服務產業聯盟將通過全球共同承攬技術服務項目、關鍵技術聯合攻關和產業化、共享研發資源并培養人才等三種方式開展合作,提升首都鋼鐵服務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以“軟”服務幫扶鋼鐵企業渡過難關,驅動鋼鐵這個“硬”產業發展。
王榮彬告訴記者,鋼鐵服務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每年僅工程技術服務市場就超過千億元,發展潛力巨大。
以“軟實力”服務“硬產業”,僅限于技術服務是遠遠不夠的,為順應市場需求,我國一批現代鋼鐵服務業中心正在崛起。比如說,2007年上海寶山區就成立了上海國際鋼鐵服務業中心,該中心匯聚信息流、商流、虛擬物流、資金流等市場要素,從聚集、整合、消化、交易、分配的需要出發,形成了商業服務、金融服務、信息服務、交易服務等一個全新的緊緊圍繞鋼鐵產業的服務業中心。
上海國際鋼鐵服務業中心市場總監劉雄發向記者介紹: “中心將本著把鋼鐵做 ‘軟’、把交易做 ‘長’的思路,把全力扶持鋼鐵服務業作為工作重點。”在這個服務中心,記者看到,鋼鐵生產企業或貿易商只要打開電腦就可以通過高效、完善的電子商務平臺,與國內外的客戶談判,并進行資金劃撥。
電子商務的發展,使鋼鐵服務業更加靈活地適應市場的要求。集現貨訂貨、物流、配送于一體的網絡化交易平臺,將實現廣大鋼材貿易商所期待的 “貨通天下”的目標。上海鋼鐵服務業協會會長周竹平對本報記者表示,鋼鐵電子商務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調整鋼鐵產品的加工與配送,使鋼鐵供應鏈上的各個環節能發揮更大的效益。 “電子商務與傳統鋼鐵供應鏈的結合,將給企業提供更好的鋼鐵供應服務,給鋼貿商創造良好的經營環境,”他還預計,到2010年,中國的鋼材貿易將有16%通過電子商務實現,即有8000萬噸左右的鋼材將通過網絡在線交易實現。
目前,國內從事鋼鐵信息咨訊服務、鋼鐵資源搜索引擎運營、鋼鐵網上遠期合約交易、鋼鐵網上倉單交易的有上百家,以鋼鐵現貨交易起步的電子商務網站正在逐漸成為收益頗豐的鋼鐵電子商務模式,各種經營方式、交易模式競相探索,形成諸侯割據的局面。如“北京金銀島網交所”、“河北新鋼鐵網”、“上海東方鋼鐵在線”、“浙江金屬網”等。鋼貿商可以利用熟悉的現貨市場,借助電子商務平臺實現銷售信息及客戶購買需求信息的電子發布,增加各種貨物的咨詢、信息檢索功能、互動交流功能等。然而,業內人士表示,鋼鐵電子交易市場尚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存在著經驗不足、基礎管理不規范、誠信機制不完善等多種制約因素,因此依托原有的實體市場,首先實現以鋼鐵供求信息為主的信息發布平臺,然后逐漸向有支付功能的交易平臺轉變,最后實現與現貨市場管理系統集成、延伸一站式服務內容,這條路似乎可以走的更平穩。
鋼鐵服務產業是個陽光產業,需要政府、協會、鋼廠及鋼貿商加強鋼鐵服務業企業與鋼鐵企業的合作。“在鋼材市場不景氣之下,鋼鐵企業和經銷商應共同探索符合未來流通服務模式,”中華商務網華瑞市場研究中心主任馬中普認為,鋼廠和鋼貿商實現聯動,將推動和促進鋼鐵服務業的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