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物流節花落南京 制造業將對接物流企業
2009-6-27 10:4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經6月26日獲悉,由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界上傳媒、中國航務周刊組織承辦的當今國內物流業界規模最大、層次最高、最具國際影響力的物流盛會——“2009中國國際物流節”,將于2009年11月18至22日在南京隆重舉辦。
26日,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及物流節組委會在上海召開推介會,向上海及華東地區業界重點推介“2009中國國際物流節”。前交通部部長、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會長錢永昌,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副秘書長、物流節組委會秘書長倪瑋等領導出席。此前,“2009中國國際物流節”已經在北京、南京、德國慕尼黑舉辦新聞發布和推介會,業界反響熱烈。
推介會上,CEVA、品味網絡等參展企業代表當場與物流節組委會簽訂“中國國際物流節合作意向書”,表示將積極參與到物流節的盛事中來。
前交通部部長、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會長錢永昌在推介會現場指出,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在全球蔓延,也沖擊到我國經濟領域的各方面,對我國物流業的發展造成了明顯的影響。國務院將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作為我國應對金融危機重要組成部分,其出臺對建設有序、理智、快速的物流業及產業將產生巨大的推動力,也為物流業應對金融危機指明了方向。
“我們要正視不利的一面,同時也要看到有利的一面”,錢永昌表示,“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頒布就是一個利好消息,這份最高規格的全面完整的規劃將極大地推進現代物流業跨越式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2009中國國際物流節的舉辦具有特殊意義。我們要本著為我國的現代物流業及相關產業提供行業發展方向,交流和借鑒成功經驗,展示最新科技成果、推進國內外運輸與物流業界相互了解與合作的有效平臺,為政府、行業和企業做好服務,把物流節作為貫徹落實該項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我國交通運輸業逆市而上,化危為機。這將是本屆物流節的一大特點!
中國國際物流節是由國家發改委批準,商務部、鐵道部、交通運輸部、海關總署、總后軍事交通運輸部等七部委以及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中國口岸協會、中國船東協會、中國港口協會、香港物流協會、臺灣物流協會等兩岸三地幾十家物流相關社團大力支持的一大盛會。物流節的宗旨是全面展示物流行業發展成果,交流國內外成功經驗,引領我國物流行業發展方向,為企業參與全球化競爭搭建平臺。貫徹落實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應對金融危機則是本屆物流節的一個重要主題。
自2003年以來,中國國際物流節已先后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成功舉辦了四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成思危、顧秀蓮、布赫、熱地等國家領導人曾分別擔任物流節指導委員會名譽主任,并蒞臨指導和演講,共有來自美、英、日、德、法、澳、香港、新加坡等15個物流發達地區和國家的政府組織和知名企業,以及國內近50個城市組團參加了物流節的各項活動,每屆參加人員達數萬人,為加強國內外物流業的交流與合作,推動我國物流業特別是主辦城市所在區域物流業的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統計表明,僅在2008年物流節期間,各項活動累計達成交易300多項,投資金額達22億元人民幣。中國國際物流節為加強國內外物流業的交流與合作,推動我國物流業特別是主辦城市所在區域物流業的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2009中國國際物流節將以專業化的運作方式、多元的活動形式、高端的與會嘉賓、權威的行業視點、國際化的發展方向為特色,重點舉辦“ 2009物流全球論壇”、“第八屆中國國際運輸與物流博覽會”、“2009中國物流萬里行” 等核心活動,貫徹落實國務院將物流發展規劃是這屆物流節的一個重要主題。同期還將舉辦“物流中心城市杰出成就獎頒獎典禮”、“長江航運國際論壇”、“制造業與物流業商務對接洽談會”、“中國物流招投標大會”、“物流科技日”、“物流人才日”、“物流信息化論壇”、“南京物流投融資洽談會”等10余項活動。
本屆物流節將有三大創新看點以滿足受眾的“胃口”。首先一點體現在主題的確定上,本屆物流節的主題鎖定為綠色物流,突出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相結合的思路。同時,為了推動我國物流業技術進步,組織專家力量研究編制中國物流發展指數,作為物流節的一項重要成果,屆時將正式向社會發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紀念建國60周年大慶,充分展示60年來我國物流業發展取得成績和進步,本屆物流節期間將舉辦60年物流成就展,將集中展示物流業最新發展成果。
這屆物流節在南京舉辦,進一步實現了中國國際物流節在我國東南西北四大區域積極推動物流產業發展的布局。南京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故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地處長江三角洲的沿海、長江經濟帶交匯處,區位優勢突出,是我國東西水運大動脈,長江與南北陸運大動脈,京滬鐵路的交匯點,素有“東南門戶,南北咽喉”之稱。建國六十年來,南京市政府依托其獨有的區位優勢,正著力把南京打造成長三角航運、服務、金融、物流中心。
鏈接:回眸中國國際物流節發展歷程
2003年,北京
包括第四屆中國國際運輸與物流博覽會和中國物流高層高論等10 項會議展覽同期舉辦,開辟了在物流領域,整合各種物流類會議和展覽活動,使國內外客商在最短時間內獲得最大交易資源的先例,獲得得業內好評。觀眾人數達10000人,展商分別來自13個國家。
2005年,上海
保持持續增長勢頭,觀眾逾30000名。展覽面積13000平米,國內參展面積增加17%,國際展商增長23%。累計達成交易300多項,意向交易1200多項,預計交易金額達到4.5億元。
2006年,廣州
吸引了來自美、德、法、俄及兩岸三地10多個物流發達國家和地區的50000余觀眾。匯聚了400余家國際、國內品牌企業參加,國際展商增長19%。
2008年,成都
共有17個國家和地區的30個組織派代表出席,14個城市政府領導,20多個城市組團參會參展。參觀人數達5萬余人,專業觀眾3000人。主辦地成都市政府與中外運、中國郵政、新加坡葉水福港集團、民生實業公司等十家大型企業簽署10個項目,協議投資總額21.165億元人民幣、1500萬美元。統一企業、仁和集團、可口可樂、農夫山泉、立邦涂料等十五家大型生產制造企業招標物流項目總金額達2億多元。
附:相關活動安排及簡介
從本屆物流節眾多活動的安排之中,可以清晰梳理出物流節組委會在應對金融危機方面的獨具匠心。據悉,物流全球論壇作為2009中國國際物流節的重要內容之一,已經將落實規劃,應對金融危機作為一條貫穿始終的主線。
具體而言,在形勢與政策論壇中,與會代表將就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國家物流業振興發展規劃進行深入探討,研究在新經濟環境下,全球物流行業形勢及發展趨勢,對未來物流行業發展的整體環境及發展趨勢做出冷靜的、準確的判斷,為政府制定政策及企業及時調整發展戰略提供決策依據。
在中外物流企業領袖圓桌會議上,將以企業提升創新發展能力為主題,共同探討物流企業在當前經濟環境下,如何解放思想,積極應對,不斷創新,實現專業化、個性化、現代化、多元化,克服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在危機中探尋企業新的發展之路。
眾所周知,金融危機也為制造行業帶來了嚴重影響,制造企業步履維艱,如何降低經營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成為制造企業當面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對此,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副秘書長、物流節組委會秘書長倪瑋透露,制造企業應通過聯手物流產業發展第三利潤,即降低物流成本。作為物流業與制造業之間的橋梁,2009中國國際物流節將專門組織制造業與物流企業對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