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七條進藏之路
2009-6-27 10:3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進藏的路究竟有多少條?傳統說法是:青、川、滇、新,后來又漸漸加上了中尼公路和川藏北線,其實攤開地圖仔細看看,就能數出進藏的國道一共是7條:G109進-青藏公路、G214進-青康公路、G214出滇藏公路、G219進-新藏公路、G317進-川藏北線、G318進-川藏南線、G318出-中尼公路。
其他的省道、縣道進藏的還有丙中洛到察瓦龍的丙察公路、江孜經亞東到印度錫金的公路、新疆翻越八一達坂到西藏的公路等等,這些省縣道的特點是距離較短,有的是斷頭路,有的季節性開放,并不是進藏的主流。
一.青藏公路:
青藏公路起自青海西寧,全程沿109國道行進,經過格爾木后翻越昆侖山、風火山、唐古拉山、頭二九山、申格里貢山、念青唐古拉山到達拉薩。青藏公路全長1980公里,是進出西藏的最主要的公路,也是進藏路況最好的公路,每天有大量養路工人在青藏線上進行維護,基本適合各種車輛進藏,(不過青藏鐵路開通后,青藏公路有越來越差之趨勢)其中西寧到倒淌河已經有類似高速的一級路可以選擇,整條青藏公路只有很少的幾段爛路,估計總共不到30公里。青藏線有一個要注意的點就是離開格爾木不久上山后,有幾個非常高的減速坎,由于很多車都是凌晨從格爾木出發的,到達這里時仍是一片漆黑,小車如果減速不及時會被嚴重拖底。在過了五道梁后也有類似的情況發生,本來可以開100多公里的路突然變爛讓人措手不及。所以控制速度是走青藏公路最要注意的一點。
青藏公路最高點和進藏點都是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埡口。
二. 青康公路:
青康公路起自青藏公路102公里處的倒淌河,沿214國道穿過海南、果洛、玉樹三個藏族自治州后進入西藏,抵達昌都地區的類烏齊,與川藏北線相交,昌都地區在解放初屬于西康,也是康巴人聚居的地方,簡稱康區,這就是青康公路名字的來歷。青康公路正是當年文成公主進藏所走的線路,“唐蕃古道”即是由這條路轉向那曲而去。青康公路全長約1150公里,這條路最爽的路段就是藏青交界到類烏齊新修的120公里左右柏油路了,加上風景秀麗,很有駕駛的樂趣。同樣這條路也有約120公里左右的爛路,從囊謙到藏青交界的地方有爛路70多公里,花石峽以北的河卡山在修路,有30多公里的爛路。需要注意的是,其他的路也不全是通行速度特別快的路,因為這條線也處于青藏高原凍土帶上,而防凍土工作并不象青藏公路做的那么好,有很多沉降的路段要特別小心,否則會搞得油路也拖底的。還有就是大多數的人去西藏的目的地是拉薩而不是類烏齊,如果走青康公路進藏勢必要選擇到了類烏齊以后的路線,要么川藏北線到那曲轉青藏,要么向昌都而去轉川藏南線,兩個選擇都要加上不小的難度,個人認為后者容易一些。
青康公路最高點是海拔4824米的巴顏喀拉山埡口。
三.中尼公路
中尼公路從拉薩出發,沿318國道向西,經過日喀則市、定日縣、聶拉木縣,在樟木的友誼橋出境,最終到達尼泊爾的加德滿都,全長900公里左右,其中中國段750公里左右。在三、四年以前,日喀則以西的318國道上那連綿不斷的爛路對小車來說幾乎還是禁區。而近年來對中尼公路修繕使得柏油馬路已經從日喀則延伸到了老定日,中尼公路中國段剩下的土路只有170公里左右,且比以前平整了很多。只是從聶拉木到樟木30公里現在正在修路,這一線海拔迅速下降,山路彎彎,加上修路,難度不小。路上還不斷有放炮炸山,30公里的路走3個小時是很正常的事。加都的海拔比樟木還要低不少,所以那邊是山路依舊,從網上看的攻略一般要走5小時左右,150公里走5小時可見路也不是很好。
中尼公路最高點是海拔5248米的嘉措拉山埡口。也是珠峰自然保護區的入口。
四.滇藏公路
滇藏公路南起云南大理下關,沿214國道北上,經中甸、德欽,鹽井,到達西藏芒康,與川藏南線相交。全長710公里左右,是七條進藏國道中里程最短且海拔最低的路。也是古時候“茶馬古道”
最開始的一段路。滇藏公路只有芒康到梅里雪山入口200公里左右的爛路,從難度上講,滇藏公路去年還比中尼公路和青康公路都好走很多,因為中尼和青康去年在大段修路,今年已經修好很多,而滇藏公路今年卻開工了,修路是對路況最大的破壞。對小車來講更是如夢魘一般。彼消此長,滇藏公路的難度大多了。由滇入藏這一兩年將不會象以前那么容易了。
滇藏公路的最高點有兩種說法,一說是4300米的紅拉雪山埡口;一說是4292米的白馬雪山埡口。
五.川藏南線。
川藏南線從成都出發,沿318國道經雅安、康定、理塘、巴塘,進入西藏芒康,再經左貢、八宿、波密、八一到達拉薩。全長2100多公里。這條路是318國道上最精華的一段,她聚集著多元化的自然與人文景觀,凝聚著多民族的歷史遺跡和風俗,從亞熱帶的鳥語花香,到高原冰川的蒼茫壯闊,被贊譽為“中國人的景觀大道”。
從成都到雅安140公里左右的路程已經有成雅高速可以選擇,爛路是從折多山開始的,折多山到雅江的路以前是油路,隨時間磨損越來越爛。理塘到巴塘的路以前是川藏南線上最難走的一段,連修三年后,到今年止這段路已經成為通途。從竹巴龍大橋過金沙江進入西藏后,土路就一直延續到左貢,接下去的爛路還有業拉山到八宿、昌都林芝界到中壩兵站以及通排天險。爛路總里程大概只有三,四百公里了。路況比以前大有改善,如果在非雨季行走,小車成功的可能性是極高的。
川藏南線的最高點是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埡口。
六.川藏北線
川藏北線即全程317國道,從成都出發經都江堰、汶川、馬爾康、爐霍、德格后進入西藏昌都地區,再經類烏齊、丁青、巴青到達那曲,與青藏公路相連。全程2000多公里。旅游概念上習慣把新都橋定為川藏南北線的分叉點,沿省道到爐霍后與G317合線;還有一條路就是走317后到映秀,走向西的省道經小金、丹巴、八美到爐霍,這條路風景秀麗,且比G317近了100公里左右,但路況不是很好。高山峽谷里很容易遇到地質災害和修路。爐霍以后四川境內的川藏北線大多是油路,但很多都是比較老的油路,破損比較多,雀兒山的路是土路,山的東坡比西坡好走些。過金沙江崗托大橋以后進入西藏,土路一直延續到江達。江達到妥壩的路也修了三年了,這段以前北線上最爛的路估計很快也會全面黑化,妥壩到昌都是北線最后的柏油路;從昌都到那曲700公里的漫漫爛路就是至今仍令很多當地司機搖頭不已的“黑昌公路”。昌都到類烏齊這一段,路面很差,寬度非常窄,115公里基本得走4個半小時左右。黑昌公路的難度,由于這一線海拔相對青藏線和新藏線要低,河流也比較多,所以在融雪季節和雨季會更加艱辛,如果小車要走黑昌公路的話,最好的季節應該提前到3,4月份才容易些。
川藏北線的最高點是海拔5050米的雀兒山埡口。
七.新藏公路
新藏公路即全程219國道,從新疆的葉城至西藏的拉孜,在拉孜與中尼公路相交,全長2140公里。他從帕米爾高原的昆侖山脈、喀喇昆侖山脈一直延續到青藏高原的岡底斯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公路,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絕大多數地區氧氣含量不足海平面的50%。可以說是集海拔高、道路險、路況差和自然環境惡劣于一身的“極品”公路。當地人有詩曰:
庫地達坂險,猶似鬼門關;
麻扎達坂尖,陡升五千三;
黑卡達坂旋,九十九道彎;
界山達坂彎,伸手可摸天……
從路況上分析,2140公里的路程現在只有三小段共233公里的油路:即葉城0KM處到93公里處;
翻過庫地達坂后133公里處到193公里處有60公里油路;獅泉河到那不如以南有80公里油路。據說今年底前要再鋪三小段:日土到獅泉河段,門士一小段,二十二道班到桑桑段。即使這三段鋪完,油路依然不到全部的四分之一。
爛路的構成也比較變態,大石頭路、小石頭路、土路、沙子路、翻漿路,河灘,加之以不斷的大搓板,炮彈坑,魚背,涉水,涉雪等以上各種成分和路面組合,遇到修路時要經常下便道繞行,有的便道修的時候根本沒有考慮到小車的通過能力。
新疆的路以盤山路為主,一側山石,一側懸崖;西藏的路多在山谷里行進,搓板路顛的人不勝其煩,又有很多沙土路,容易陷車,多瑪以北有30公里的路就完全在沙化的草原里行走,無數的車轍連到了天邊。更糟糕的一點是葉城到獅泉河1000多公里,獅泉河到薩嘎800多公里中間沒有正規的加油站,如果不帶油的話只能加私人的汽油。在新藏線上開車,對駕駛技術和精神意志的要求都高過了其他的進藏路線。這一切對于小車來講更是難上加難。走新藏線基本能體會到那種對遠方的渴望、對路況的擔憂、對私油的焦慮、對愛車的心疼,個中滋味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只有自個心中才有數。
新藏公路的最高點是界山達坂,達坂頂上有塊石碑,刻著海拔6700米的字樣,但這個高度是有誤的,據說這是個英國人當年測量時海拔基準提高了1300多米后得出的結果,但6700這個數字這么多年來一直這么標著,大有謊言重復一萬次就成了真理的趨向,客觀上也夸大了新藏線的難度,但界山達坂具體多高也沒有個官方的說法,民間比較認同的準確高度一說5406米,一說5433米,無論那一個都已經是進藏七條道路的高度之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