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首座四層立交橋年底將通車
2009-6-26 11:2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一條鋼筋鐵骨的“巨龍”漸漸長大、橫跨南北,最高處達8層樓高,橋下車流洶涌奔騰……昨日,成都市重大辦表示,成彭高速入城段改造工程最大的核心節點--三環路成彭立交橋,已平安跨過三環路,高達22米的大橋“珠峰”完工。目前,作為成都市重大項目之一的成彭高架橋總投資已完成70%,東風渠內側金牛段主體基本完工。預計今年底,這座成都最長(全長7.2公里)、最高(最高點22米)的高架橋將實現主線通車。
昨日上午,記者在雨中攀上三環路成彭立交橋。在飛架22米、8層樓高的橋體最高點上,10多名工人正忙著焊接鋼筋,現澆吊梁設備一步步將橋面向前推進……據項目負責人介紹,目前主線橋體已跨越三環路,22米最高點處也已完成,標志著該工程施工難度最大的階段結束。
“這是成彭高架橋上最大、最難的一個核心節點工程。”業主方負責人說,三環路成彭立交共分上下4層,可保證互通式交通轉換。其中,第1層為底層道路、第2層為三環路主跨橋、第3層為環形互通立交、第4層為成彭高架橋。目前,該節點建設進度已超過60%,第4層成彭高架已跨過三環路、完成進度80%,第3層互通立交即將合龍成型,而第2層三環路主跨橋交通未受影響。
首次大規模使用“魚肚”
站在橋下仰望,成彭高架的橋身好像雪白的魚肚子,簡潔的弧形漂亮、獨特。市重大辦負責人說,這是成都在高架橋建設上,第一次大規模使用獨墩魚腹式連續梁。高架橋的橫截面像一個大寫的“T”字,其中梁體采用魚腹式,中央厚、邊緣薄,形似一條魚,橋墩采用獨墩形式。專家介紹,獨墩占地少,可以使底層交通布置更方便、順暢,還能有效減小整個路幅寬度,減少拆遷。在穩定性方面,獨墩魚腹式通過底部的有效支撐,使整個結構更具穩定性和力學美。
年底主線通車提速城北
成彭高架橋總投資9.64億元,工程共分10個標段,有上千工人同時施工。預計今年年底,成彭高架主線將通車。屆時,市民可駕車從二環路出發,在全長7.2公里的高架橋主線上,向北依次跨越金府路、三環路、鐵路西環線、大豐鎮至外環路內側下地,直達成彭高速公路。主線橋寬26米,雙向六車道通行,設計行車時速60-80公里,將使城北交通大大提速。
到明年上半年,三環路成彭立交也將完成全互通改造,建成成都首座四層立交體系。屆時,成彭高架在三環路、鐵路西環線、大豐鎮等3個節點都將開通車輛轉換的出入口。同時,從新成彭路也可以快速進入三環路及金府路,分流成彭路入城車流;打通九里堤路,形成定向入城通道;通過九里堤路和商貿大道組織出入城交通。記者王丹 實習生 李琳 攝影 劉陳平全長7200米最高點2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