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全力加快引進內資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2009-6-26 1:3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歷史文化名城東莞,是嶺南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中國近代史的開篇地、改革開放的先行者。東莞地處廣州與香港之間水陸交通要道和經濟走廊,擁有國家一類口岸虎門港和國家級保稅物流中心,東莞火車站是南方鐵路樞紐。
長期以來,東莞市委、市政府都重視內外源經濟協調發展,并且把加強引進內資、壯大內資經濟,作為增強全市經濟發展后勁、爭創發展新優勢的重要決策。通過發展內資經濟,完善產業鏈條,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構建支撐東莞長遠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
新定位新發展
作為全球制造基地,東莞現有制造企業2.1萬多家,以電子信息、電氣機械、紡織服裝、家具、造紙、玩具、食品飲料、化工制品為八大支柱產業,已經形成了涉及30多個行業和6萬多種產品,門類齊全、配套完善的制造業體系。
近年來,東莞市委、市政府以實施經濟社會雙轉型戰略作為抓手,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企業轉型升級,深入實施名牌帶動戰略,逐漸構建完善的現代產業體系,努力打造全新的東莞名片。
《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為東莞新一輪飛躍提供了有利的政策保障。圍繞著《綱要》,東莞提出了新發展定位,努力建設好以信息產業為特色的現代制造業名城、適宜創新創業安居樂業的生態城市和珠三角新興物流城市。
打造珠三角現代產業示范區
現代產業體系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東莞的目標是: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到2020年,形成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并轉”、高新技術產業和適度重化工業“兩翼齊飛”為特征、具有世界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努力成為珠三角現代產業示范區。
作為東莞的優勢支柱產業,電子信息產業的外延被進一步豐富。東莞提出了實施“四新一軟”(新顯示、新能源、新光源、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以及軟件及集成電路產業)+現代信息服務業的發展戰略,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提高產業高級化水平。大力發展以裝備制造業為主體的先進制造業,全市裝備制造業已形成以電子通信設備制造業和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為主,金屬制品業、普通機械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交通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為輔的產業格局。
東莞在培育發展總部經濟、創意產業和現代信息服務業方面都明晰了發展方向。出臺了扶持政策,著力引進和培育發展一批不同類型的總部企業。已經認定了大朗鎮創意產業園、廣東永正圖書創意產業園、東莞市創意產業中心園區為“東莞市創意產業園區”。
內資經濟上新臺階
在整個珠三角融合發展的大勢中,以產業合作為切入點,優化與周邊地區產業合作已成為東莞推動科學發展的迫切任務。東莞市委、市政府提出內外源經濟協調發展,內外資引進并重的發展思路,在全省率先制定了《東莞市加強與周邊地區產業合作規劃》,積極推進珠三角產業一體化的進程。
2008年5月7日,東莞市成立了以李毓全市長為組長的市引進內資工作領導小組,并設立領導小組辦公室;各鎮街、園區也成立了相應機構。2008年8月8日,東莞市內資經濟促進中心正式成立。此外,還出臺了《關于推進引進內資工作的意見》、《東莞市引進重大及關鍵投資項目獎勵辦法》等,從制度上對引進內資工作進行保障。
據不完全統計,2008年,全市內資引進協議項目767宗(只統計投資額100萬元以上項目),協議投資270.1億元,實際投資85.1億元。其中,投資額3500萬元以上的項目(包括新簽和增資)達69宗,投資金額169.4億元。先后引進廣東中遠船務工程有限公司、華為松山湖基地和五礦多尼爾房車等重點項目,有效地促進裝備制造業發展,提高產業適度重型化水平。
重獎鼓勵內資引進
今年東莞將繼續加大力度引進內資大型優質企業。見微知著,對內資經濟的重視還體現在各種服務細節上。針對優質內資項目,東莞市政府將在土地、水、電等資源上優先配置。
而在引進重大關鍵內資項目的獎勵上,東莞政府也分梯次進行重獎。以符合《東莞市產業導向目錄》中的允許類生產性項目為前提,對實際投資金額不低于1.5億元人民幣,首期投資不少于7500萬元人民幣;以符合《東莞市產業導向目錄》中的鼓勵類生產性項目,對實際投資金額不低于5000萬元人民幣,首期投資不少于2500萬元人民幣;大型國有企業、軍工企業以及大型知名民營企業投資項目;以獨立法人形式設立的內資投資產業支援性服務業項目和引薦人進行重獎,最高獎勵額為1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