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蘇”融資爭霸進入臨界點
2009-6-26 1:2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對于消費者來講,國美融資后通過網絡布局優化、門店分類和環境改造,可以為消費者創造更加優質的服務,提供更加豐富的商品選擇,進一步提升客戶消費體驗,滿足消費需求。國美如此,蘇寧又何嘗不是呢。
6月22日下午,熟悉但卻久違了的鵬潤大廈18樓1號會議室,也算久違了的國美電器現任董事局主席兼總裁陳曉突然出現在全國媒體的面前,盡管透過視頻,陳曉仍顯一絲疲倦,但在言談舉止之間也難掩國美“危機”漸去后的一份釋懷與坦然。
國美電器22日發布了國美將向貝恩資本(Bain Capital LLC)增發18.04億港元7年期可轉債,及向所有老股東等比例配售23億新股的融資方案。通過上述股權和債權融資,國美電器合計融資將不少于32.36億港元。
陳曉表示:“公告說明國美已經闖過危機時刻,這是國美企業史上一個重要的時刻,標志著公司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通過與全球領先的私募股權基金貝恩投資達成投資協議,國美不但獲得了穩固的財務基礎以支持未來發展,還將同時改善治理結構。”
而業內人士認為,貝恩入股主要就是解決國美“錢”的問題:一為補漏(主要為46億元可轉債的提前贖回);二為提高股民對國美信心,這從溢價購買國美新的可轉債就可以看出。
無獨有偶,就在此前的6月19日,國美的老對手蘇寧電器也根據市場狀況以及公司的發展策略,提出了2009年非公開發行股票的計劃,擬向特定投資者定向發行不超過2億股以籌集約28億元資金用于加快連鎖店面的發展,促進物流平臺建設,并適度補充流動資金。
同樣是融資,卻有著迥異的動機與動向。專家指出,如果按照既有的方向走下去,很可能就此觸動兩大巨頭新的行業爭霸戰以及由此引發中國家電連鎖業的“拐彎”。
爭相融資
據陳曉介紹,這次國美公開的再融資計劃分兩部分:貝恩投資以18.04億港元認購國美新發行的7年期可換股債券,年息率為5%。另外,國美向符合資格的現有股東公開發售股份,以每100股現有股份獲發18股新股份為基準,認購價為停牌前最后收市價每股1.12港元的60%;貝恩投資的另一家聯屬公司將作為此次公開發售的獨家包銷商。
國美電器副總裁、新聞發言人何陽青透露,國美此次融資所獲的32.36億港元后,將在門店內部改造、外立面改造、物流基地改造、信息系統升級等方面大力投入。
盡管單店產出低是目前中國整個家電連鎖行業的痼疾,但相對于老對手蘇寧而言,國美似乎顯得更為突出,尤其在物流配送和信息化方面,蘇寧更是技高一籌。難怪有業內人士分析,度過危機的國美正在利用貝恩投資補漏呢。
另外,陳曉也重申了國美的“瘦身計劃”,指出今年的開店速度將減慢,2009年開店數目不會較2008年有增長,會關閉一些正在虧損的分店,改為開設大型門市,確保公司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
看來,國美此番要動真格了。但也有分析認為,國美此次雖然獲得注資,但未來的現金流壓力仍然存在。據2008年年報顯示,其應付票據、應付貨款、可換股債券及銀行借貸四項相加高達166億元,另一個沉重包袱就是明年5月可能提前到期的46億元可轉股債。
另外,還有些耐人尋味的是,自去年12月初提出融資計劃后,國美電器董事會先后兩次調整了融資方案,時間分別是2009年2月初和5月上旬。其中,2月初計劃的融資規模一度高達70億港元左右,但最終降至32億港元。
陳曉含糊其辭表示,32億港元的融資金額,已經足夠滿足公司營運開支和應付2014年到期的可轉債提前贖回的風險。
一向以規模擴張求發展的國美停下來了,但向來以內生增長為主的蘇寧卻開始抄底了。
蘇寧電器總裁孫為民表示,本次募集資金的使用延續了以往歷次增發一貫的后臺戰略,這一策略已經被蘇寧近幾年的持續穩健發展和行業發展趨勢所證明,目前蘇寧面臨的經濟宏觀環境和行業競爭環境都為
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機遇,通過此次增發蘇寧將進一步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優勢,為企業和投資者創造更好的效益。
但蘇寧此次推出的非公開股票發行方案整體募集資金規模計劃約28億元的動向還是暴露了蘇寧搶坐家電連鎖“頭把交椅”的野心。
據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在所融得的28億元中,約10億元投入成都、無錫、重慶、天津、徐州等地物流基地建設項目和北京物流基地建設二期擴建項目;用于補充企業流動資金,以推進定制包銷策略和提升供應商服務能力的有4億元,而剩下的約14億元都將用于蘇寧250家左右連鎖店的發展項目。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蘇寧的主要競爭對手國美目前遭遇困境,對行業供應鏈造成影響,是蘇寧彎道超越的良好機會,蘇寧在重視單店利潤的防御政策基礎上,漸漸加強了連鎖開店布局、填補市場空白的主動出擊戰略。
“美蘇”爭霸上演生死時速
盡管“美蘇”爭霸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但以前是各有千秋,而這次的意義卻顯得格外不同。
有分析認為,國美、蘇寧兩大巨頭這次都是相較對手的差距而采取的有明顯針對性的補漏或者擴張戰略,一旦付諸實施,將會使行業爭霸進入臨界點狀態。誰先搶得先機可能就會很大程度上改變既有格局。
對國美和蘇寧的PK式融資,長城證券商業零售分析師姚玟琪表示,“兩者盡管是競爭關系,但是此次融資的用途不同,近日連在一起的融資,應該是機緣巧合。”另外姚還認為,總體來看,兩者融資用途不同,國美融資為了求生存,而蘇寧融資是為了求發展。
光大證券行業分析師黃志剛認為,蘇寧在門店經營、規模擴張速度和效率、盈利能力、現金流和資產負債狀況上都超越了競爭對手國美。而國美目前仍在門店網絡和銷售規模上占據優勢。但總體來看,其對國美未來的發展表示了擔憂。蘇寧的發展步伐更穩健,將受益于市場競爭格局的調整。
雖然,“美蘇”嚴格意義上的爭霸才剛剛開始,其結果也不得而知,但“美蘇”的戰略已經都在穩固自身優勢的基礎上因對手而轉變,很有可能就此把中國家電連鎖帶入一個新的競爭層面。
正如資深家電產業觀察家劉步塵所言,“國美今年提出了以優化網絡、提升效率、注重單店營業能力提升為核心的戰略轉型,相信此次融資的成功,對于國美戰略轉型的快速推進將產生積極的影響。相信國美能夠為供應商打造一個投入產出比最大化、成本最低的銷售平臺,從而提高廠商合作效率,實現共贏。”
劉步塵說,對于消費者來講,國美融資后通過網絡布局優化、門店分類和環境改造,可以為消費者創造更加優質的服務,提供更加豐富的商品選擇,進一步提升客戶消費體驗,滿足消費需求。
國美如此,蘇寧又何嘗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