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變相和隱性進口 實為逃避國內采購

2009-6-26 0:4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在發展市場經濟中,要振興我國裝備制造業,就必須保證裝備制造業企業獲得正常的利潤,否則,企業無法進行正常的資本積累、擴大再產生,更談不上持續的技術研發投入、產品及時更新換代,以及吸引優秀員工加盟,在市場競爭中發展壯大。而企業要獲得正常利潤,就必須保證產品有銷路。 
    
政府采購向裝備骨干企業傾斜不違背WTO規則
從需求角度看,重大裝備的銷售市場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政府采購,二是企業采購。
我國的政府采購數額巨大,占GDP的比重超過10%,達到10%~15%。其中,重大裝備的采購又是政府采購的重點。我國政府采購應該主要立足國內,重大裝備的政府采購更應如此。這并不違背WTO規則和中國加入WTO時的相關承諾。
WTO的《政府采購協議》要求成員在政府采購中實施國民待遇和最惠國待遇,遵守具體操作中的技術規則、招標程序、供應商資格、投標程序和透明度等要求,但它作為一個諸邊協議,只有參加方才需遵守,不參加的成員既不享受其權利,也不承擔其義務。目前該協議的主要成員是發達國家,發展中成員只有中國香港、以色列、韓國、新加坡等少數幾個。盡管中國承諾盡早創造條件加入該協議,但只是《政府采購協議》的觀察員,而非成員。因此,中國在政府采購中有很大的自主權。
當然,中國承諾將以透明的方式進行政府采購,依照國內現行法律法規政策進行,會按照最惠國待遇原則為所有參加采購活動的外國供應商提供平等的機會。如果一項采購是面向外國供應商公開的,則所有外國供應商都有平等的機會參與這項采購招標活動。這表明,對重大裝備立足國內市場的政府采購,向國內裝備骨干企業傾斜,并不違背WTO的規則和中國承諾,因為中國在這方面沒有履行國民待遇和最惠國待遇的義務。
何況《政府采購協議》還考慮到發展中成員發展、財政與貿易需要,給予了特別安排,發展中成員在參加了《政府采購協議》后,出于經濟社會發展、財政平衡和貿易平衡的需要,在政府采購中實行特殊待遇,不按照國民待遇原則,單獨面向本國產品進行采購!我國裝備制造業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和關鍵行業,也是在與發達國家競爭中處于弱勢的產業,促進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提高產業競爭力,離不開政府的適當扶持和保護。在重大裝備的政府采購中,立足于國內,是完全可以采取的措施,如在國家投資的基礎設施建設中所需大型裝備,只要國內能夠提供,都可立足國內市場采購。
企業采購又分為非國有企業采購和國有企業采購。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非國有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具有獨立的經營自主權,其采購活動屬于獨立自主決策的范圍,企業投資中可以自行決定采購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政府不該加以干預,指定其采購國內產品或某種產品。我國的國有企業,既有為彌補市場缺陷在非競爭性領域建立的國有企業,又有為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發揮主導作用在競爭性領域建立的國有企業。競爭性領域的國有企業經過改制,大多要轉化為股份制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成為政企分開的市場競爭主體,其采購活動屬于自主決策范圍,政府不該干預。但非競爭性領域國有企業是實現政府干預目標的手段,其投資活動本身就屬于政府調節的范疇,為了扶植我國裝備制造業發展,在重大裝備采購中,政府加以干預,要求立足于國內市場,順理成章。
審慎加入《政府采購協議》 
在我國重大裝備國內采購中,存在著變相進口和隱性進口問題,逃避立足國內市場的要求。在國內市場采購中,有的企業進口設備后,再以合資企業本土化之名,在國內進行簡單改裝,代替國產化;有的外資企業中標后,從外企本部進口,冒充國內生產;有的用戶在招標中設置門檻,指定國內制造商進口關鍵零部件等,把真正的國內制造商排斥在采購對象之外,使立足國內市場采購的政策主張形同虛設。
究其原因,一是外資強烈的趨利動機使然。外資為了獲得高額利潤,擴大營銷規模,千方百計擠進中國重大裝備采購活動。二是政府監管不力,對參加競標者資格審查不嚴,給外商以可乘之機。三是內資企業營銷手段落后。在計劃經濟下,裝備制造業國有企業習慣于產品計劃調撥,根本談不上自主經營和市場營銷;在經濟體制轉軌中,我國長期處于市場短缺狀態,在短缺經濟下,產品供不應求,企業也用不著推銷產品或進行市場營銷;1998年短缺經濟結束后,裝備制造業企業面臨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理應迅速改變經營理念,學會市場營銷,但有些企業由于負債率高,缺少市場營銷投入,產權模糊,短期化行為傾向明顯,忽視長期營銷觀念,或多或少的等、靠、要思想制約著營銷管理的改善,因而錯失很多國內采購良機。四是內資企業產品性能穩定性差、技術水平低,價格性能比不占優勢,用戶出于自身利益考慮,骨子里排斥國內采購,又不得不按照政府要求在國內采購,招標中提出國內廠商必須進口關鍵零部件的條件,變相逃避在國內采購的要求。
面對這種情況,在實施重大裝備立足于國內采購原則時,一方面必須確定外資企業也是中國企業的組成部分,立足于國內采購不等于面向國有企業采購的觀念,應該對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各類經濟成分平等競爭,與實施國民待遇原則并行不悖。
另一方面,要解決外資參與下的重大裝備國內采購中變相進口和隱性進口問題,應該進行以下改進:
首先,政府應該旗幟鮮明地確定重大裝備的政府采購、非競爭性國有企業采購立足于國內市場的原則,只要中國市場能夠滿足需求,就要在中國市場采購。
其次,嚴格審定參加重大裝備國內市場采購競標企業的資格,并對履約情況進行監督,認真實行原產地標準,對違背國內采購要求的企業依法處罰。
再次,內資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要加快產權制度改革,完善企業治理結構,改善營銷管理,學習和借鑒先進的市場營銷理念和方法,積極參加重大裝備采購競標。
最后,裝備制造企業要努力提高自主創新和新產品設計開發能力,及時進行產品更新換代,努力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產品價格性能比,增強進口產品替代能力,提高重大裝備采購招標中的競爭力。
除此以外,為了支持并促進我國裝備制造業等支柱產業和關鍵部門的發展,還應該審慎對待世界貿易組織《政府采購協議》,無須急于加入《政府采購協議》,在加入談判中堅持作為發展中成員的身份,享受發展中成員的特殊待遇,為重大裝備立足于國內市場采購爭取條件。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