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西江經濟帶的核心增長極
2009-6-23 21:0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廣西建設西江億噸級黃金水道,發展西江經濟帶,給地處貴港核心城區的港北區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港北必須搶抓這個良好的歷史機遇,在新建市的中心城區中率先崛起,努力發展成為西江經濟帶的核心增長極。”近日,港北區委書記梁旭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滿懷信心地說。
梁旭輝認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港北應在以下四方面尋求突破——
在基礎設施建設上要有新突破。一是完善港口建設。抓緊羅泊灣作業區二期工程、貓兒山作業區二期工程和臺泥(貴港)有限公司專用碼頭等工程建設,謀劃中心港區擴建工程,盡快完善水運基礎設施,形成以港口為依托,以中轉服務為主,以公路、水路、鐵路聯運為手段的區域性交通中心;抓好金山物流園區、西江產業園東區物流園區、武樂沿江物流園區等專業園區建設,優化資源配置,改善發展環境,加快港口物流業發展;加大投資力度,完善道路網絡設施;加快提高原有港口經濟運作水平,推進港口進一步規模發展,增加港口吞吐量。二是加快城市建設。根據“城市框架向南北擴展,產業布局向東西延伸”的思路,堅持舊城改造和新區建設并重,加快推進堤路園、東湖整治工程建設,繼續抓好馬草江公園、中山北路、迎賓路北延段等工程建設,不斷完善中心城區基礎配套設施;集中精力加快南廣鐵路征地拆遷工作,確保南廣鐵路港北段建設順利推進;進一步拉開城市框架,突出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努力打造宜居、宜業、宜學、宜商、宜游的品牌價值城市。同時,強化道路路網規劃,改造拓寬國、省道路,營造貴港良好的投資環境。
在產業集群上要有新突破。大力實施“項目大攻堅”工程,不斷壯大電力、鋼鐵、飼料、肥料、房地產等支柱產業,逐步形成以支拄產業引領關聯產業、骨干企業帶動配套企業的發展格局;大力實施品牌戰略,扶持幫助企業加快技術更新改造、節能減排,鼓勵和支持骨干企業創立品牌,力爭年內創一批國家級、自治區級名牌產品和廣西優秀企業;全力以赴加快西江產業園建設步伐,進一步改善園區條件,增強園區集聚項目的能力;加大項目建設力度,建立多元投資體系,盡快形成“開工一批、在建一批、投產一批、儲備一批”的建設格局。要大力發展臨江物流產業。依托西江黃金水道,抓好產業規劃布局,有針對性地引進大進大出的產業,著力打造臨港產業集群、臨江工業帶,加快帶動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向港北集聚;加快沿江物流園區建設,有目的地重點引進與港口、物流相配套的項目,加快建設大型倉儲中心、堆場,積極發展港口運輸、煤炭交易以及與臨港物流相配套的加工、儲運等行業,不斷完善以港口為中心的運輸配送體系和物流信息網絡體系,發展第三方物流,把港北打造成輻射大西南、珠三角和東盟貿易區的集批發、加工、包裝、倉儲、中轉、配送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現代物流集散地,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招商引資上有新突破。堅持“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瞄準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新特點,堅持圍繞產業鏈去招商,圍繞港北現有資源和優勢產業去招商,圍繞大企業大財團細分市場和戰略布點去招商,圍繞發展城市經濟去招商,提高招商引資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在體制機制上要有新突破。加快形成區域合作機制,大力實施“西聯、東進、南下”的沿海聯動戰略,充分利用西江黃金水道,西聯大西南、東進珠三角、南下北部灣,加強與沿江城市的聯系與合作,聯手把西江走廊打造成為珠三角的便捷走廊、南寧至廣州的經濟中軸線,與北部灣經濟區實現互動發展和區域合作,推動港北跨越發展。加快完善生態保護機制。在建設西江黃金水道過程中,強化生態意識,切實保護好西江流域的生態植被、江河水質、大氣質量,保護好“山青水秀地干凈”的生態品牌和優勢,把西江黃金水道建成生態好、污染小、能耗低、效益高的“綠色運輸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