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省會經濟圈”迅速成長 結盟為江西經濟提速

2009-6-23 20:5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夜色下的南昌城,流光溢彩美不勝收,迸發出勃勃生機。記者周霖攝 
    一場席卷全球的國際金融危機,卻讓原本慢步前行的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明顯加快。光伏產業、服務外包產業形成集群;與南京、合肥、寧波、撫州共建經濟合作體;商貿、物流、交通、工業系統大調整緊張進行,面對仍未見底的國際金融危機,南昌處處迸發著一種快速成長的力量。 
    種種現象表明,以南昌為核心,輻射全省的“省會經濟圈”正在迅速成長。 
    突破行政區劃限制,“省會經濟圈”危機中迅速擴容在危機面前,“抱團”合作成為共抗寒流的主題。 
    6月3日,撫州、南昌共同簽署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兩市將依托雙方汽車、醫藥、物流等產業優勢,構建“大項目—產業鏈—產業群—產業基地”的產業協作機制,形成以南昌為中心的城市簇群框架和錯位發展的全方位開放格局。 
    突破行政區劃限制,從產業配套自身規律出發謀求合作,這成為兩市牽手的最大特點。與南昌優勢互補,共建成本洼地。昌撫兩市這種省內少見的城市合作模式,將整個撫州納入到了“省會經濟圈”的范圍。 
    事實上,強大、便捷的商貿物流、人才科技優勢,使南昌成為一塊巨型磁鐵和大功率“引擎”,對周邊城市、地區形成強大的吸附力和服務功能。 
    2008年下半年,出于對南昌交通物流、產業配套等優勢資源的看重,新余賽維BEST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主動來昌,斥資25億元,籌建南昌光伏產業園,并力爭發揮南昌城市優勢,打造“世界光都”。而早在此前,有著中國銅工業“領頭羊”美譽的江銅集團,也已在南昌“安營扎寨”,并開始以南昌為基地謀劃全球市場。與此同時,江中集團、煌上煌集團等南昌知名企業,也紛紛在周邊的上饒等地設置生產基地,成為當地經濟跨越式發展的主要外力。 
    更強地吸引周邊,最大地服務周邊。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省會經濟圈”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鏈式成長。 
  打造生產要素中心,“省會經濟圈”張開羽翼輻射全省 
    “省會經濟圈”的擴容因勢而生,因時而提速。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兇猛來襲及區域合作的深化,圍繞打造區域商貿、物流、金融中心及先進制造業基地的發展目標,南昌開始全力建設生產要素集散中心,以全面開放的姿態,提升省會城市的輻射力。 
    快速、暢通的物流網絡歷來被視為區域一體化格局中的“骨架”。正在緊張進行的昌北國際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預計到2010年,將使年旅客吞吐量由200萬人次增至500萬人次。在連通南昌高新區、昌北開發區、英雄開發區、桑海開發區,形成空港產業集群的同時,連接樂溫高速、西外環公路,讓昌北機場成為我省高速公路的主要連接點,并呈發散狀連接11個設區市,構建起省內4小時、周邊省會城市6小時的大交通圈,打造出一個高層次、全方位的“空港經濟圈”。而城區內的陽明路改造和八一大橋維修,將有望大大緩解城區內的交通之困。城內大暢通,城外大連通,完善的物流交通網絡,正在讓南昌加速成為貨通全省的中心城。 
    與此同時,南昌高起點強化其資金、信息、人才、商貿中心的地位。半年多來,全球著名的大新銀行、渣打銀行落戶南昌,南昌銀行成功改制,洪都農村商業銀行逆勢組建,充足、優良的信貸資源,正源源不斷地向全省各地“供血”。洪城大市場、深圳農產品批發中心的改造升級,正以其強大的貨品聚散力,將省外的商貿物品供應全省,又將省內貨品推向全國,通達世界。而隨著南昌成為國家服務外包產業示范城市,正在形成集群效應的服務外包產業也正成為溝通國外與省內的新平臺。 
    以生產要素集散中心為使命,積極為周邊城市配送各種資源及生產要素,快速成長的“省會經濟圈”正張開雙翼輻射全省。 
  結盟經濟發達城市,巨型“引擎”為江西經濟提速 
    不僅是省內的合作共贏。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南昌“城市經濟圈”的形成,國內經濟發達城市也紛紛向南昌伸來橄欖枝。 
    5月22日,南京、合肥、南昌簽署科學發展戰略對接與合作備忘錄,正式建立區域合作“新三角”。通過理念、規劃、市場、產業、文化、科技等9大方面的對接,建立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市場統一的經濟共同體。 
    5月26日,“2009南昌·寧波周”啟動。此間,寧波除與南昌結成友好城市、設立名品直銷店、簽訂“海鐵聯運”協議外,還表示將在南昌辦廠、開公司、設銀行,結成緊密的城市合作關系。 
    就此,省內有關專家、學者認為,經濟發達城市頻頻垂青南昌,與其以南昌為節點開發國內消費市場及轉移無成本優勢產業的目的有關。而南昌卻借此突破了以往“點對點”的招商引資模式,跨越到“城際共享”的新起點。客觀上將經濟發達城市的優勢與南昌成功嫁接,使南昌的各項城市功能成倍放大。 
    一直以來,南昌位居江西經濟“龍頭”地位,對省內其他城市的帶動、輻射能力呈逐步增長趨勢,主要原因在于其在人才、信息、金融等方面已具有足夠的“動力”。 
    如今,南昌與南京、合肥、寧波等城市結盟,無疑將成倍增強南昌這個“引擎”的功率,打造出具有超強輻射力的“省會經濟圈”,并為江西經濟發展提速。(記者肖蘇萍 楊建智)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