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物流聚信息聚資金聚財富
2009-6-23 20:5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前沿關注
──與省社科院院長侯水平研究員談大力發展通道經濟
本報記者欒靜在省委、省政府召開的四川省建設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工作會議上,省委書記劉奇葆指出,要依托和用好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大力發展“通道經濟”,這是一個關系我省發展全局的重大實踐課題。什么是“通道經濟”?如何依托綜合交通樞紐帶來的時空變化,形成“點”、“軸”、“片”有機結合的“通道經濟”發展格局?近日,記者專訪了省社科院院長侯水平研究員。
通道經濟是開放經濟流通經濟
記者: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大力發展
通道經濟,你對此是如何理解的?
侯水平:西部地區落后于沿海地區,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地處內陸,交通運輸不便無疑是最主要的原因。西部地區要加快發展,要縮小與東部地區的差距,必須交通先行。交通運輸網絡的規劃與建設作為西部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內容,如何規劃與布局交通運輸網絡、通過交通運輸網絡培育新的產業項目、促進區域產業結構優化與調整,實現交通運輸建設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和諧共生,賦予了“通道經濟”發展新的內涵。
記者:什么是通道經濟?
侯水平:對此,學術界還沒有一個明確統一的界定。一般認為,所謂通道經濟,就是以地理環境相互聯結為前提,以發展城市經濟為中心,以交通干線為紐帶,以經濟合作為依托,省際之間、城鄉之間、各產業之間建立緊密的經濟聯系。通道經濟區中實行城鄉分工、地區分工,形成一個主干線貫通、支線暢通,橫向到邊、縱向不斷延伸的三大產業全面發展的新的經濟網絡;它通過對交通運輸、通信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改善區位條件,加強區域經濟聯系,有利于發揮點軸系統的集聚、擴散功能,增強區域比較優勢、刺激貿易增長,形成交通運輸建設與區域經濟發展緊密的互動關系。
記者:通道經濟有什么特點?
侯水平:首先,它是開放經濟。它通過交通運輸聯系的作用把區域與海外、內陸腹地相連,拓展經濟發展的空間;通過開放,優化資源配置,實現體制創新,聚物流、聚信息、聚人才、聚資金、聚技術、聚財富。其次,它是流通經濟。便捷、暢通的通道是人流、物流、資金流、技術流、信息流、企業流吞吐的主渠道。它通過提高區域的
流通力,以求人便其行、貨暢其流、訊通天下,進而轉化為經濟效益。第三,它是服務經濟。不僅要為國內外企業和客商提供貨
物運輸、儲存等流通的必要條件,而且提供加工、包裝、結算、匯兌、信息、旅游、休閑等各種服務和便利。第四,它是產業經濟。通道的發達,將改變相關區域與外界經濟聯系度和交往的方式,從而對該區域的產業結構調整產生積極地影響。
縮小區域經濟發展差距的重要途徑
記者:發展通道經濟,將為我省經濟發展帶來哪些有利影響?
侯水平:發展通道經濟將進一步提升產業結構的層次與水平。四川地處我國西部地區,其工業化程度和經濟發展水平決定了它將是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重點區域。同時,四川肩負著中下游地區經濟發展生態安全的重要責任,這決定了四川在進行產業選擇和結構調整方面的任務將更為艱巨。交通與地理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產業選擇的合理性和產業結構水平的提高。通過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區際聯系,將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四川產業結構的層次與水平,促進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記者:大力發展通道經濟,對縮小東西部差距有促進嗎?
侯水平:交通運輸對社會的發展和影響比資源條件、人口環境更為密切和直接,它對改善生產力的布局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交通線路的建設及交通網絡的完善,對工業基地的建設、農牧業商品基地的建設有著積極的作用。通道經濟的發展會促使沿交通線路等興建新的城鎮,加快山區城鎮化的步伐,縮小城鄉差別。因此,交通運輸是整個經濟生活不可缺少的大動脈,發展通道經濟是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縮小區域經濟發展差距的重要途徑。
記者:發展通道經濟,對區域經濟發展有什么影響?
侯水平:通道經濟的發展有著典型的區域特征。通過交通和通訊網絡將不同區位條件、區域特色和資源稟賦的地區連接在一起,實現區域經濟發展的分工合作,協同并進。通道沿線各省、區、市,通過通道內資源優化配置、技術廣泛交流、信息相互流通,在工業、農業、能源、交通、生態、金融、物流、信息等方面實現經濟全面合作。通道沿線各地區依托自身的區域優勢和區域特色進行合理分工,形成不同類型、不同特色的區域經濟多元化發展體系。通道沿線的省際、城鄉之間在區域合理分工和區域經濟合作的前提下,通過聯合行動、連片開發、共同推進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共同發展。
不斷提高與通道經濟相適應的經濟素質
記者:大力發展通道經濟,應從哪幾方面著力?
侯水平: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著眼于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立足開放競爭的發展環境,制定四川通道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明確通道經濟建設的目標與功能,建立一個開放的、科學的、符合社會經濟和自然生態規律的,能夠促進區際物質、能源、信息、技術和文化等方面交流合作的組織系統,促進全
面、和諧、可持續發展的區域經濟模式的形成。還要建立一個有利于通道經濟發展的各省市區的信息網絡系統。通過信息網絡系統加強和提升四川與其他經濟區的聯系,建立通道經濟的分析、預測和管理系統,這將有助于四川在發展通道經濟中更及時、全面地了解
相關經濟區的相關產業現狀、政策和
發展趨勢等,科學地決策四川通道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記者:如何增強各級領導干部對于發展通道經濟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侯水平:當前,各級領導干部要不斷提高與通道經濟相適應的經濟素質。要堅持科學發展觀,按照經濟規律辦事,在很好地規劃整個通道經濟發展的基礎上,突出重點,敢于突破,發展特色經濟。具體而言,隨著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的進展,要適時地思考和調整對內對外開放戰略,增強“走出去”的力度;要進行相應的產業結構調整,考慮產業特點、能力和潛力,把企業搞大、搞活、搞強;要合理布局、發展我省的城鎮體系,加快城鄉統籌,加快城鎮化進程,讓城鄉居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專家簡介·
侯水平,經濟學博士,研究員,律師,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共黨員。現任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院長,省政協委員,省科技顧問團副主任,省科協副主席,省社科聯副主席。主要研究領域:經濟法、民商法、區域經濟。著有《汶川大地震災后房地產法律政策實務研究》、《證券法律責任》、《物權法爭點詳析》、《鄧小平理論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