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阿盟:阿拉善公路人踏平坎坷筑坦途

2009-6-23 11:2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近日,在額旗蘇泊淖爾蘇木策克嘎查采訪時,見到了長期從事運輸業的牧民巴特爾。他樂呵呵地告訴記者:“自從柏油路修到嘎查后,我一改從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腳泥’,運輸瓜果蔬菜不方便的窘態,家庭收入直線上升,每年從事運輸業的收入達4萬元。” 
  公路通,百業興。牧民巴特爾的感受僅僅是我盟公路發展的一個縮影。為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方便群眾安全、便捷出行,近年來,肩負著全盟3103公里公路養護和管理重任的盟公路管理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在千里公路線上唱響一曲英雄的贊歌…… 
   以管養一流化保障公路暢通 
  “修路難,管路更難,光修路不養路,等于沒修路。”對于公路人而言,讓公路通得暢,把公路管得順,使車輛行得安,是一種夙愿,更是一種信念。 
  近年來,我盟公路人針對路面病害高發、自然災害難防、安全隱患難除等養護難題,從“防患于未然”的角度出發,及時安排、提前設防,提出“公路災害發生前第一時間設防、公路災害發生時第一時間趕到、公路災害發生后第一時間搶通,絕不讓因延誤第一時間而出現交通阻斷現象發生”的口號,實施了“三不等養護方案”,即不等公路使用周期完結后再大修,不等公路路況毀壞嚴重后再大修,不等大中修經費計劃到位后再大修,積極實施路面封層工程,設法延長公路使用壽命。 
  2006年至今,盟公路管理局總計投入1300余萬元,實施路面封層工程135萬平米,平均延長公路使用壽命5年左右;先后投入850余萬元對水毀、沙掩等路面進行災害搶通和恢復,并增設防護設施125處,使公路的防災抗災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 
  盟公路管理局在養護管理中提出“科學化、專業化 、標準化、精細化”目標, 集中人力組建專業化養護隊伍,集中財力購置必備先進裝備,集中技術開展專項工程建設和養護。幾年來,該局累計投資2550萬元對病害嚴重路段實施專業化整修,創建文明樣板路130公里,使干線好路率達到86.5%,邊線好路率達到68.1%,行車條件得到明顯改善。與此同時,該局先后對烏巴公路巴彥浩特出口段、長中線馬藺湖路段、烏銀線巴彥浩特出口段及沿線站點進行了集中綠化,共種植各類喬、灌木21萬余株,種植花草2.7萬平方米,新增綠化里程16.1公里,大大提升了公路文化品位。 
  如今,我盟主要公路沿線花團錦簇,綠樹成蔭,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普遍稱贊。 
  以人為本堅持創新公路管養上檔次 
  養好路,管好路是我盟公路人的職責。為了讓管養公路保質量、上檔次,盟公路人不斷積累經驗、創新工作,逐步提高公路管養科技含量。該局在創新中,根據生產需要進行技術創新,根據管理需要進行機制創新;依靠技術創新帶動生產創新,依靠機制創新帶動管理創新。“創新”使該局在養護生產領域節約了成本、提高了勞動生產效率;“創新”使該局打造了一流的養護隊伍。 
  針對路肩易損、邊坡不穩的狀況,盟公路管理局研制開發路肩邊坡整型機。該機由公路養護作業車或小型拖拉機、農用車牽引,通過操作液壓控制系統、可完成路肩鏟平、邊坡整形和路肩碾壓等作業內容;也可作為工程機械使用,進行公路基層整平、線型美化等;路肩邊坡整形機作業效率是人工作業效率的200倍,而作業成本僅為人工作業成本的4%。針對煤塵污染頻繁、路面保潔困難的狀況,該局研制開發路面清掃機。該機通過柴油機帶動離心通風機,在風力的作用下,將滯留在路面上直徑在40毫米以內的顆粒物及雜草吹出路面,達到清潔路面的目的;路面清掃機作業效率是人工作業效率的50多倍,而作業成本僅為人工作業成本的8%。針對路面坑槽增多、治理難度加大的狀況,該局又自主研制開發移動式瀝青再生拌和設備。解決了坑槽及時修補難、修補坑槽成本高的困難,提高了作業質量。該設備修補的路面成本僅為8元/平方米左右,路面修補成本降低80%以上。新機械的研發極大地減輕了勞動強度、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養護生產效率。 
  在主業創新的同時,該局從提高職工生活質量入手,著力狠抓了民生問題,提出了“職工問題重點辦、一線問題突出辦”的工作目標。盟公路管理局局長周慶告訴記者:“職工的冷暖,局領導要時刻裝在心里,在工作中,當我們時時把職工的利益放在首位,職工就把單位的利益擺在了前面。不論困難再多、壓力再大,我們也一定要多辦順應民意、化解民憂、為民謀利的實事、好事。”定了就辦、說了就干,定一件辦一件、做一件成一件。近年來,該局從十件惠民實事起步,到利民八大機制運行,使一線職工的衣、食、住、行條件得到全面改善。辦理了30 多名職工的內退問題,解決20余戶職工的住房問題,完成47名職工子女的專業技能培訓工作。投巨資對基層養護站(點)進行了改建,昔日大漠深處零零散散、破破舊舊的道班房已不復存在;一幢幢整齊寬敞、設施先進的公寓式養護站成為公路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養護站內安裝了空調、電腦、淋浴。一線職工坐上了中型面包車、出工專用車和宿營車進行養路,結束了出工坐自卸車風吹日曬的歷史。盟公路管理局的工作創新,為提高路業、振興各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暢通大道助地方經濟騰飛 
  暢通的公路帶來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加速運行,拉動了本地房地產、旅游業、物流業等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近年來,在全盟三旗和農區鎮區建成的20多個移民新村和舍施養殖業、棉花、蜜瓜、大棚蔬菜、特色種植等產業化基地,涌現出一大批名優特色產品。其中,“漠舟”牌優質長絨棉、“居延”牌蜜瓜、“騰格里”牌西瓜、“孟根”牌羊肉和“阿拉善有機蔬菜”已成為遠近聞名的市場暢銷品牌和名優特農產品。所產產品因為公路暢通無阻而銷往北京、西安、銀川、蘭州等大中城市,并與香港、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的客戶建立了供貨意向,讓近4萬名農牧民受益。 
  近年來,盟公路管理局加大對烏巴一級公路、額雙公路、達策公路、長中公路、吉圖公路等公路的管養,使條條公路成為全盟連通外部的條條“黑色”紐帶,其中烏巴一級公路通過投巨資打造出“駝鄉第一文化長廊路”。 一條條平坦、順暢的公路,為我盟引來了孵化金蛋的彩鳳凰。阿拉善經濟技術開發區以暢通的交通樞紐,在短短幾年間,共入駐上市公司、外資企業、規模以上企業73戶。世界最大的“蘭太金屬鈉廠”,亞洲最大的靛藍粉生產基地—西北染料廠,中國西部最大的煤炭配送中心—慶華集團物流中心相繼在這里崛起。西北染料廠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來阿盟投資建廠,不僅看重的是有利的投資政策,更看重的是暢通無阻的公路運輸網絡。”公路暢通,使全盟的旅游業步入發展的“高速路”,境內的月亮湖、南寺、巴丹吉林等旅游景點的旅游人數比以前增加了20%以上,增勢迅猛。 
  公路的暢通無阻,讓運輸業迅速發展。張兵是一位有著20多年駕齡的老司機,在巴彥浩特從事水果批銷生意多年,他每周從巴彥浩特往額旗市場運輸兩次水果,生意很是火紅。在巴彥浩特到額旗沒有通油路之前,600多公里以外的目的地由于都是土路,運輸水果真是苦不堪言,崎嶇不平的土路仿佛永遠也走不到頭,還要在中途夜宿烏力吉,直到第二天傍晚才能到達。一路上受盡顛簸之苦不說,遇到道路被洪水和風沙堵塞,在路途中還要多呆一到兩天,水果半路就已爛了,這給他造成了不小的損失。自旗通油路之后,大大縮短了運輸時間,當天就可以到達。“現在不僅路修好了,路保養的更好,我早晨8點出發,下午2點就到了額旗。”張兵如是說。 
  一條條“暢、潔、綠、美、安”的公路,猶如一首首奮進的壯歌,猶如一座座光輝的豐碑,記載著阿盟公路人的汗水和榮光。盟公路管理局書記張文慧告訴記者,近年來,在盟公路人的不懈努力下,盟公路管理局先后榮獲自治區級文明單位標兵、全國交通文明行業、全國交通系統先進集體、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全國公路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全國全區40多項榮譽。但榮譽只代表過去,今后我們將從嚴抓好隊伍,從“科學化、專業化、標準化、精細化”四個方面管養好公路,為阿拉善經濟發展推波助瀾。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