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管理論文

運輸行業管理潛在的經濟學

2009-6-21 2:5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行業管理部門除按照現行法律、法規和規章實施許可外,如果能夠學會根據市場經濟規律辦事,對行業發展、市場穩定善莫大焉。

    在一次貨運企業貫徹“道路貨運市場專項整治”的會議中,企業老總們反響強烈:車主不外掛、不超載超限、通過車輛結構調整提高效率,倡導合法、誠信經營可行嗎?!

    某些省根據自己經濟發展水平制定合理的標準和實施規范化管理,反而使更多本地運輸企業增加了運輸成本、更沒有競爭力,企業處于虧損的邊緣。

    筆者突然感覺到,在完全放開的貨運市場,行業管理應該學會與企業同算一筆帳,學點經濟學,出臺合理政策(特別是規費政策),在整個浙江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讓道路運輸業在這次增長過程中能分享其中的成果,讓道路運輸行業更有錢賺,讓更多的乘客(貨主)滿意,讓道路運輸行業為社會做出更大貢獻,讓我們學好經濟學,實現行業的長效管理。

道路貨運:呼喚適應經濟的市場

    道路貨運業是完全市場化的行業,浙江省道路貨運業發展大致經歷三個階段。

    1985~1995年,道路貨運新生力量的萌芽發展階段,浙江省鄉鎮企業、商品市場快速發展,運往全國各地的貨運量快速成增長,而原國有運輸企業由于體制原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要,市場供求矛盾十分突出;

    1995~2001年,道路貨運業進入扭曲發展階段。商品市場和鄉鎮企業繼續快速發展,大量商品需要運往代表全國各地;公路設施迅速改善,收費公路也迅速增加;貨運專線帶來的高額利潤,成為各方利益追逐的重點,行業發展的目標模糊不清,市場無序競爭加劇。

    2001年至今,道路貨運業進入醞釀突破階段。市場基本放開,同時由于準入門檻較低,更多個體作為經營市場主體處于惡性競爭階段。

    從經濟學角度分析,第一階段有貨找不到車運,車輛供不應求,從事道路貨運業是一個比較吃香的行業,也是貨運業發展的黃金時期;第二階段只要從事貨運業就能賺大錢,是貨運業發展的頂峰時間;第三階段進入微利時代,甚至出現惡性競爭,只有采取“大噸小標”超載超限和利用車輛外掛到規費比較低的省份才有利潤可賺。

    2001年以前,行業管理部門真正體會到市場經濟“看不見的手”的魅力,2001年后經濟發達地區突然發現,浙江高速公路怎么跑的全都是外省牌照車輛,浙江省運力結構沒辦法按預期進行調整,有的地區應急運力無法保障,出現經濟發展與運輸業發展相背離的現象,“看不見的手”再也不能有效調整貨運業。因此,浙江省首次提出應該通過經濟、法律、行政手段,糾正這種不合理現象,貨運業管理開始進入經濟學所稱的博弈時代。 
出租車業:需要公平競爭的市場

    出租車行業雖然至今沒有一個全國統一的法律、法規、規章來進行規范,基本上是地方政府根據當地實際制定相關政策實行行業管理,地方政府曾經最早發現出租車經營權的價值,經營權有償使用曾在許多地方被廣泛使用,直到中央叫停為止。

    比如,浙江省嘉興市曾將出租車十年期的道路運輸證即經營權拍賣到二十萬元,在出租車生意比較好的年代,出租車經營權有償使用讓出租車經營者和當地政府取得了雙贏,但天有不測風云,隨著自2000年以來私家車以30%速度增長,使原來坐出租車的乘客基本購買了私家車,而原來不坐出租車的乘客仍覺得坐出租車是比較奢侈的享受,使客源不能跟隨出租車發展實現同步增長,特別是自2005年以來油價一漲再漲,出租車一下子變成虧本的行業、問題比較多的行業、最不穩定的行業。

    為了保持出租車行業穩定,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比如:減免出租車的運管費、客貨運附加費,適當提高出租車運價,甚至實行政府補貼,希望一下子解決歷史遺留所有問題,實際上由于取得出租車經營權是不一樣的,有的通過行政審批取得,沒有暫定年限,有的通過政府拍賣經營權取得,有一定年限,采取同一政策并不能解決現實問題。

    根據筆者調查發現,浙江嘉興市的出租車1999年以前通過政府拍賣經營權的這部分車輛經過5年運營基本收回成本,由于2005年油價上漲比較快的原因,對于2000年及以后通過經營權拍賣的出租車基本沒有收回成本,因此對沒有實行經營權拍賣的車輛不應該列入運管費減免范圍,對于實行經營權拍賣的車輛實行運管費減免;對于另一部分出租車經營權年限與2005年作為基數政府可采取相差一年政府補貼4萬元方式來解決經營權拍賣留下的問題,比如2000年取得經營權的出租車應該退回4萬元,2001年的應該退回8萬元,依次類推。

    政府只有建立積極的有效的應對措施,比如可采取一方面對實施經營權拍賣的出租車實行運管費減免,另一方    面,對不存在出租車經營年限交的運管費也納入政府經營權補償基金,實行對經營權沒到期的出租車進行適當補償,讓陷入困境的出租車盡快實現還本經營,建立一個良好的經營環境。

    現在有的政策喜歡一刀切,對所有出租車進行規費減免或補助政策等,但出租車行業的競爭卻不在同一起跑線上,這種政策確實存在一定的問題。而沒有實行經營權拍賣的出租車道路運輸證為什么還能私下買賣20萬元甚至更多,并且不肯核定經營年限,為什么有的地方出租車明明還不夠卻不讓投放,在出租車行業經營困難背后,政府部門沒有按經濟規律建立合理的補助規則,讓一部分出租車經營者永遠吃虧,而讓更多出租車搭順風車得到不少益處。
道路客運:需要效益為先、讓利于民的市場

    在客運行業,政府對每條線路審批和票價實現管制,雖然管制的目標是督導企業加強質量管理,那么,政府實施的準入即指標管制和票價管制,早已向企業保證不必進行質量競爭也可以獲得相對穩定的壟斷利潤。

    因此,政府的監管并不能真正產生激勵企業競相為公眾提供優質服務的動力,企業尋租行為也應此而生。尋租通常表現為尋求政府的干預以令某一特定產業獲得比較優勢,通過限制市場進入或減少產出,管理通常會減少競爭,創造“卡特爾”并且提高回報。這在優質線路上表現十分明顯,政府的線路資源,行管部門并沒有對客運企業收取線路資源費用,運輸企業卻能通過承包方式輕易將線路資源轉化為企業利潤。

    尋租行為在農村客運班線改造上也依然存在,主要體現在政府減免那么多規費,面對經營業主個別班線不能按時發班行為,不免讓人懷疑:規費減免是不是都讓車主受益去了。

    在管制下的客運行業,管理者更應多學一點經濟學,不應將國家資源私有化和規費減免利潤化,應該追求社會效益為先,讓利于民。
駕培行業:打造高質量培訓的市場

    在很多省份獲得大發展的駕培市場,完全得益于駕培市場的市場化,管理部門對新申請的駕校實施核準制,許多有錢的私人老板紛紛辦起駕校,浙江的私有性質駕校占到駕校70%。

    但是,許多人辦駕校看重短期經濟效益,這些駕校場地多半是租用別人的閑置空地,教練車也大多是教練員自己的,管理跟不上,或者根本不管,服務跟不上,設備設施跟不上,培訓質量難以保證,這些駕校只能依靠價格優勢,來吸引學員。

    行業管理部門主要應對培訓學校的經營行為進行監管,比如對培訓學校的培訓學時、規范教學、培訓質量等等進行監管,如果學時不夠,管理部門是一定要管的,可以停止對駕校的約考。浙江省推行駕培指紋IC卡管理保證學員有足夠上車時間,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駕培質量問題。
維修行業:構建以信立業的市場

    由于從事汽車維修的企業較多,企業良莠不齊,再加上汽車維修中容易出現配件以次充好的情況,市民修車時常常出現面對眾多汽車維修企業卻不知應該選擇哪家的尷尬。最典型的表現就是維修合同履約率低,更換配件摻假使假,作業項目高報低做,開票結帳多收浮收。這些不踐成約、唯利是圖的行為,不僅嚴重扭曲了維修消費者與經營者之間正常的交易關系,敗壞了行業風氣和市場環境,而且極大地增加了維修市場中的交易成本,危害著維修經濟的順利運轉,使汽車維修市場的發展偏離正常軌道。

    因此,要推動汽車維修市場健康發展并逐步走向成熟,惟有夯實誠信基石,倡導誠信經營,大力打造“誠信汽修”。跨入新世紀后,汽車維修業的市場定位正在快步實現由運輸服務向社會消費服務的轉型,汽車維修消費者的價值取向也日趨理性。汽車維修企業之間的競爭,已不再單單是一般意義上的價格競爭、技術競爭、質量競爭,而是融入了企業服務水平、企業形象、企業信譽、企業文化等全方位、多元化的綜合競爭。如要想在這內涵廣泛、品味拔高的現代市場競爭中取勝,為自己博得生存發展的空間,靠原來的輕諾寡信顯然已經行不通。
    運輸站場:期盼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

    筆者認為,實行站運分離,走專業化經營的路子,其優勢十分明顯:

    第一,“站運分離”的實質是打破了舊的投資和管理體制,實現了道路運輸的專業化分工,這體現了道路運輸體制改革和發展的方向,使道路運輸經營體制這個上層建筑更適應道路運輸市場經濟基礎。

    第二,“站運分離”是實現運輸資源優化配置,提高運輸經營服務質量的需要。“站運分離”可以實現站運之間的合理分工、規范經營,有利于站運雙方集中優勢加強并改進各自的核心業務。一方面由于站方不再是運輸企業的附屬物,站方的積極性將得到充分調動,同時由于服務對象由單個企業變為面向全行業,站場資源也得到更為充分合理的利用;另一方面,運方為了提高自身的競爭力,也會采取各種措施提高運營效益,優化運力資源,促進運輸安全;各方努力的結果,旅客定會享受到優質服務,實現運輸企業、車站、旅客的“三贏”。

    第三,“站運分離”是實現公平、公正、公開的運輸市場有序競爭的需要。“站運分離”后,站場對所有運輸經營者都一視同仁,有利于營造公平競爭環境,促進優勝劣汰,有利于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運輸市場秩序,從而促進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道路運輸市場的建立。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