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五個“接點”牢接省會經濟圈
2009-6-20 3:3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廬江縣地處合肥市‘1小時交通圈’范圍內,具有率先融入省會經濟圈的區位優勢。”這是廬江縣充分利用區位優越、交通便捷、資源豐富的優勢,實行錯位發展的共識。今年以來,廬江縣找準規劃、加工、物流、農業和旅游等5個對接點,全力融入省會經濟圈。
從規劃上高起點對接,實現兩地“手拉手”。廬江縣圍繞建成合肥外遷產業的承接地、省會城市的“菜籃子”、“后花園”、“衛星城”和皖中地區物流商貿集散地的目標,準確定位,制定了城市發展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完善湯池溫泉旅游度假區規劃、“兩山一湖”旅游規劃,加快編制環巢湖旅游開發規劃等,并依據規劃著力推進湯池旅游快速通道、巢湖南岸濱湖大道、二軍公路改造、廬巢公路改造等項目進程。該縣還面向合肥,規劃了廬北圩區的優質糧油、廬西南的茶葉等5個農產品生產基地,主動迎接輻射,真正實現與合肥的“無縫對接”。
從加工配套上選擇對接,發展產業“做配角”。結合自身資源優勢,廬江積極參與區域發展分工,承接合肥冶金建材產業轉移,重點發展重化工業、磁性材料、旅游、農產品生產等產業。1-5月份,全縣八大主導產業的110戶規模企業繳納稅收1.36億元,同比增長15.2%,其中地方稅收5675.5萬元,同比增長56.4%。還依托廬南重化工基地建設,加快推進泥河鐵礦、沙溪銅礦地質勘探、設計等,完善硫基化工園基礎設施,啟動以300萬噸特鋼項目為核心的冶金建材園建設。在配套基地建設上,重點圍繞江汽集團主動對接,發展以汽車零部件加工為主的制造業,形成汽配產業集群。
從倉儲物流上主動對接,打造交通“中轉站”。該縣區域內合安高速和合銅黃高速,以及即將上馬的引江濟巢工程,一左一右形成了這個區域內的“人”字型交通框架。為充分利用位于合肥、銅陵和安慶的“人”字型的交叉點的區位優勢,打造合肥的“南大門”,該縣確立了物流中心樞紐地位,著力打造“省會經濟圈”物流業態中心點,就近服務合肥。
從農業上實現對接,注重建成“菜籃子”。該縣緊跟合肥市場需求的變化,調整生產結構,主動填補合肥農產品市場空缺,定位于合肥最大的農副產品供應地,著力培育優質糧油、蔬菜、名優茶、畜禽、水產品等,扶持壯大萬樂米業、雙福面條等一批龍頭企業。此外,同大鎮和合肥市簽訂了蔬菜生產協議,建立3000畝蔬菜種植基地,供應合肥市場,合肥市農委每畝提供補助100元,今年還新增蔬菜生產面積9500畝,把廬北地區打造成合肥的“菜籃子”、“米袋子”、“魚池子”、“油瓶子”,向合肥市民提供新鮮、無公害蔬菜,來提高農民的收入。
從休閑旅游上全面對接,精心打造“后花園”。廬江享有“周瑜故里、溫泉之鄉”的美譽,現有國家4A級景區湯池鎮、3A級景區冶父山等14個旅游節點106處景點。該縣依托冶父山、東顧山和黃陂湖等山水生態資源,推進建設生態旅游度假區;以同大省級農業科技示范園為基礎,著力打造現代觀光農業和“農家樂”。此外,進一步加快金孔雀、萬振、國軒項目建設。目前,國軒二期天體溫泉宮、九峰原始風情園正式開工,中華影視文化園項目正在推進中。眾多省城市民紛紛前往廬江旅游,廬江湯池旅游度假區已經成為合肥市民短線游的首選。(巢湖日報-周躍東 黃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