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深港合作再上新臺階
2009-6-2 12:4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深港兩地,一衣帶水,唇齒相依。深圳剛剛獲得國務院批準實施的《深圳市綜合配套改革總體方案》,吹響的改革號角猶激蕩在耳,香港早已踏著鏗鏘的節拍積極謀劃合作之旅。
在6月2日率領龐大的香港工商界代表團來深圳訪問前夕,香港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在他的辦公室就如何與深圳攜手共同推動《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與《深圳市綜合配套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規劃綱要》和《總體方案》)中有關深港合作項目的落實,進一步促進深港兩地功能互補、錯位發展等問題欣然接受了深圳報業集團記者的集體專訪。
兩地金融業可充分發揮“前店后廠”的構思
《總體方案》中特別提到深圳要建立金融改革創新綜合試驗區。而約占香港GDP總值20%左右的金融業,在香港的經濟發展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唐英年表示金融合作是這次兩地商談的“重頭戲”。
唐英年認為,作為與倫敦、紐約并稱的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之一,香港在金融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不僅經驗豐富,而且與國際接軌,同時在融資、集資以及金融產品方面都比較多元化。他笑稱,在他剛任財政司司長的時候,根本沒有想到香港能夠追上甚至超過倫敦,但在他擔任財政司司長的任內,香港的集資總額曾有一年超過倫敦。
唐英年認為,香港金融業的發展的重要基礎是“背靠祖國,面向世界”。在“面向世界”方面,香港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當中已經累積了不少經驗。而談及“背靠祖國”,他說,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中國的經濟發展是全球經濟中最重要的一個亮點。香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能夠充分發揮“背靠祖國”和“一國兩制”的優勢,因此,他對深港兩地金融合作在優勢互補、錯位發展方面充滿信心和期待。
唐英年利用具體的例子來說明深港兩地在金融合作方面的空間巨大。他說,深交所和港交所這兩家證券交易所完全可以實現優勢互補、錯位發展。他指出,兩家交易所在各自的發展過程中都累積了相當寶貴的經驗,也都有各自寶貴的市場。前不久,兩個交易所還簽署了新的協議推動雙方的持續合作,尤其是在資訊交流、產品發展和人員培訓等方面。唐英年強調,香港政府將不斷地促進和鼓勵他們的進一步發展。
從金融機構的運營方式來看,唐英年說,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下,香港的很多金融機構,無論是跨境公司還是非跨境公司,都在反思如何進一步提升競爭力。一方面,根據過去改革開放30年以來的經驗,金融業的“前店后廠”的構思完全可以在兩地發揮出來。金融業看起來有很多是臺前的工作,但在幕后還需要有很多專業人才和服務業的工作來支撐。他說,這些幕后的工作不一定都要放在香港,而是可以通過進一步的解放思想,先行先試,將這部分的工作放在深圳和珠三角地區,使兩地之間形成優勢互補,錯位發展。
他強調說,兩地金融業合作的另一個更重要的方面,就是香港方面注意到現在深圳的人均GDP超過10000美元,已經形成了一個很具競爭力和潛力的市場。同時,珠三角地區的發展也非?,在《規劃綱要》中對這些地區的發展也有一定的期望。所以,深港合作發展金融業不僅只是一個“前店后廠”的概念,他相信“前店”也能在深圳發展。兩地可以大膽地先行先試,讓一些香港的金融機構到深圳開“前店”,而不僅是布“后廠”。他說,這對深圳來說也有一定的好處,能夠幫助深圳積累不少香港已經累積了的經驗,而且在產品和服務方面的創新也會有新的機遇,完全能夠實現“雙贏”。
物流、貿易、科技、文化合作極具“互補性”
在闡述深港合作內容時,《總體方案》特別提出推動深圳與香港形成“全球性的物流中心、貿易中心、創新中心和國際文化創意中心”。物流、貿易、科技、文化——唐英年將這四大塊視為香港和深圳最有經濟活力的內容,并認為這是可以讓港深兩地進一步發揮“功能互補,錯位發展”理念的重要領域,極具互補發展的合作潛力。
唐英年舉例說,譬如和物流緊密聯系和配套的航運業,深圳如今的發展比香港要快,因為珠三角制造業發達,它們的產品經過深圳港口出口更加方便,效率也更高。但航運不僅只是包括集裝箱,它還可以延伸出很多相關的服務業,包括物流、融資、仲裁、船貨登記等,在這些范圍內如果深圳的硬件發展起來了,和香港的軟件結合,合作的潛力就會很大。
這種合作發展機會同樣存在于兩地的創新科技方面。唐英年說,他發現內地有很多科技精英都很喜歡住在深圳,深圳的科技人才很多。而香港科技創新方面的優勢在于科研、知識產權保護、仲裁、融資、集資等方面做得不錯,但產業化發展得比較慢。未來港深兩地在高新技術的人才、產業化、科研、融資等層面,是完全可以實現優勢互補的。
香港多年來一直是一個面向世界的開放型社會,無論是在藝術、思想還是文化創意方面,都非常國際化和前衛。而對于文化產業正在崛起成為又一支柱產業的深圳,不僅剛剛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設計之都”的稱號,而且網聚了內地大批設計、創意人才。深港兩地未來在文化創意領域如何碰撞出“火花”?唐英年認為,這是“最令人鼓舞的一塊領域”。他說,香港開放得比較早,創意空間相對要比內地大得多,相信深圳的文化創意發展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在這過程當中,兩地會找到很多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機會。
對于《總體方案》中提到深圳爭創國家教育綜合改革示范區,引進港澳和國外知名學校來深圳合作辦學,提升教育國際化水平的問題,唐英年表示“很歡迎這個建議”,他說在中央政策支持的情況下,香港很樂意盡快落實,促進兩地融合,將教育做大做強。
對深圳法治政府和公共服務型政府的建設充滿信心
《總體方案》提出深圳要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和法治政府。談到香港政府在加強公共服務、縮減行政層級方面可為深圳提供哪些有益的經驗時,唐英年表示,自己做財政司司長的時候,就有一個核心的理念:市場主導、政府促進。在市場主導的基礎上,不是僅僅依靠市場經濟,市場經濟不是全能的,有些事情必須由政府促進才能發生、發展。在經濟發展中,香港對外開放了多年,積累了不少經驗,相比內地走得可能靠前一點。他認為香港在城市管理方面也累積了不少經驗,有些應該放手讓市場去做的,政府很愿意放手,政府只是做規范管理的工作。
唐英年表示,法治政府的建設是需要一個過程的。香港的法治精神培養比較好,如在香港行人過馬路的時候,即使路上沒有車,也很少有人沖紅燈。唐英年認為,法治的精神不是一兩天就能出現的,這要有一個過程,需要長年累月對法治的一種尊重。他相信內地會走上這個過程,法治精神會不斷地累積起來。唐英年強調說,建設法治政府和培養法治精神之間是互動的。人民必須要看見政府對法治高度的尊重,有了這樣的信心,人民也同樣會遵循、尊重法治;人民尊重法治,再加上媒體的監督,也會推動政府尊重法治。
談到《總體方案》中關于行政體制改革中決策、執行、監督要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內容,唐英年介紹了香港行政體系決策、執行、監督的制衡機制,表示正是在這樣健全的制衡機制下,香港政府在每做一個決策時都非常小心。首先是確保政策合法;第二是仔細審核程序與過程,每一個環節都想得最周到;第三,在政策推行的時候,也同樣要過細、過細、再過細。唐英年表示,決策、執行與監督之間并不存在矛盾。人民選出代表,通過代表監察、監督政府。香港立法會就由選出的60位代表代表選民監督政府,如果他們監督的工作做得不好,下一屆選民就可能不會再投票選他!拔覀兿嘈湃嗣竦难劬κ茄┝恋!碧朴⒛暾f,這也是大家通過選出代表,與政府一起共同建設和推進社會發展、經濟發展、民生改善、民主發展的過程。
期望深港合作邁上新臺階
唐英年認為,深港合作不是彼此之爭,而是需要長期合作,共同努力。他相信在“一國兩制”的基礎上,兩地一定能將合作的空間做到最大。談到目前最迫切需要推進的領域,他認為,首先是人流和基建方面。雙方需要不斷探索,通過加強口岸、機場、高鐵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打通經絡,促進人流的交往互動。第二方面是雙方在產業互補、錯位發展方面需要進一步提升合作空間。第三在服務業方面,包括前面所說的金融、航運等行業所涉及的服務業方面,深港合作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在采訪的最后,唐英年對率團訪問深圳,與深圳方面進行溝通和磋商充滿期待。唐英年告訴記者,這次代表團的人數相當多,各行各業的都有,討論的話題也很多,主要將集中在金融、物流、航運、貿易、創意科技、動漫、文化等各方面。雖然通過一次訪問并不可能一下子就達成很豐碩的成果,但是總結過去多年來深港合作的經驗,他充滿信心地表示:“我相信深港雙方一定能夠進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試,實現功能互補、錯位發展,讓深港合作再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