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快遞巨頭戰略中心轉移
2009-6-19 15:0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全球經濟危機對一些企業來說是一場災難,而對另一些企業來說則是一次百年不遇的發展機遇。世界四大快遞業巨頭——UPS、FedEx、DHL和TNT雖然不得不提前過“冬”,縮減相關運營成本,但是在對新興市場的開拓上,卻不約而同地隨動制勝,以網絡建設為中心來加強在新興市場上的地位。
中國戰略成為首選
2008年12月9日,投資達1.25億美元的UPS上海浦東國際轉運中心正式投入運營。UPS逆勢而上的做法在全球金融海嘯的大背景下,顯得格外“搶眼”,也給時下低迷的快遞市場帶來了難得的鼓舞。在此之前的一個月(2008年11月),投資達1.8億美元的UPS深圳國際機場亞太轉運中心也正式奠基。這些都充分展示出UPS在中國乃至亞太地區發展的信心。可以說,危機也為UPS在亞太區發展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機遇。
不僅是UPS,TNT在華全資子公司天地華宇集團2月16日宣布推出中國首個全國公路定日快運服務“定日達”,并承諾繼續保持在中國市場的投資。TNT北亞董事總經理邁克·德瑞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TNT將繼續在中國投資,但會更加注重投資的效率。”DHL北亞轉運中心也將落戶上海浦東國際機場。
經過近2個月的試運行磨合,FedEx2月6日正式將其亞太區轉運中心的業務操作從菲律賓的蘇比克灣轉移至廣州白云國際機場的全新亞太區轉運中心,這標志著廣州白云國際機場聯邦快遞亞太轉運中心正式投入運營。此后每周FedEx將有16條國際貨運航線、136架貨機進出這個轉運中心,往返于FedEx提供服務的220多個國家和地區。FedEx亞太轉運中心是一個以分揀作業為主要功能、快速轉運為鮮明特點的樞紐型國際航空快遞轉運中心。中心按不同的去向對來自世界各地的貨件進行卸機、分揀和裝機,集中進行航班與貨物集散。據行業機構預測,到2010年,FedEx亞太轉運中心將給中國華南地區帶來131億美元的年產值和11.3萬人的就業機會;到2020年,則將給華南地區帶來740億美元的年產值和61萬人的就業機會。
目前,四大快遞巨頭都否認在華有裁員計劃,顯示出這些跨國快遞巨頭通過不同方式強化在華業務以及大力開拓新興市場,期使中國市場成為他們的脫困之匙。
戰略中心發生轉移
除了中國,另一個被快遞巨頭們看重的“陣地”就是印度。2008年11月27日,印度郵政牽手DHL推出“世界網絡速遞”服務。通過與DHL合作,印度郵政開辦了一項連通220個國家和地區的世界網絡速遞業務,以拓展全球市場并提高包裹和文件的郵遞速度。顧客可以從印度21個州政府所轄的237個郵政網點將郵件寄往220個國家和地區,將來還會有更多的郵政網點提供此項業務。有關資料顯示,2008年下半年,盡管DHL在亞太市場業務增長速度有所下滑,但仍取得了較快增長,網絡擴張是DHL在亞太市場的重點工作。
另外一大快遞巨頭TNT雖然繼續以網絡建設為中心來加強其在歐洲市場內的地位,但更加關注在新興市場進行擴張,其中包括印度、巴西和中東。在這些新興市場建設公路網絡是TNT的戰略目標,業務增長的重點則放在包裹業務上。
UPS則開始對歐洲、非洲、中東和拉丁美洲的16個國家進行國內速遞業務的擴張,涉及阿爾及利亞、阿根廷、智利、塞浦路斯、捷克、匈牙利、哈薩克斯坦、肯尼亞、馬耳他、巴基斯坦、羅馬尼亞、沙特阿拉伯、塞爾維亞、南非、烏克蘭以及阿聯酋。當通過UPS辦理國內和國際貨運業務時,這16個國家的用戶可以利用相同技術平臺實現對包裹的跟蹤和費用的支付。
大力降低運營成本
早在2008年下半年,四大快遞巨頭發布的最新季報都顯示,當年下半年的業績相對上半年業績都出現大幅下降。他們不約而同地在顯要位置強調,業績大幅下滑是此次金融危機帶來的后果。2008年10月下旬,DHL、UPS、TNT接連發布第三季度財報,凈利潤下滑——DHL母公司德國郵政國際集團下跌8%,UPS下滑12.4%,TNT更是下跌了32.3%。而早在2008年9月18日FedEx發布的截止到2008年8月底的財報顯示其凈利潤下降了22%。
在金融危機等眾多不利因素影響下,多數快遞公司謹慎行事,削減支出,降低成本。TNT計劃2009年~2010年減少2.7億~3.3億歐元的支出,其中包括降低歐洲地區的航空費用、提高公路運營效率。TNT郵政子公司還將拓展B2B和B2C包裹業務,開創跨境包裹經紀模式,尋找“合適的、有規模的”收購機會。TNT預測,到2015年,該部門收入目標為10億歐元,利潤率為10%~12%。
DHL則關閉了在美國的所有地面轉運樞紐,將工作站的數量由412個減少至103個。同時再度裁減9500個工作崗位,僅保留3000—4000名駐美國的員工,來向DHL國際快遞業務的客戶提供服務。重組計劃使DHL兩年來的總花費比原計劃上升15億歐元。但重組完成后,DHL在美國的運營成本將大幅減少42億歐元,縮減比率超過80%。
FedEx從薪水入手,其CEO被削減薪資20%,其他高管也有7.5%~10%的薪資下調。公司同時表示將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來幫助抵消疲弱的需求,保護業務并將就業損失降至最低。
但是,UPS卻反其道而行之,從2008年6月初開始,大幅下調快遞費用,整體降幅較2007年進入中國快遞市場之初,下降了約70%。同樣的降價策略,FedEx也想到了。FedEx的低價策略,得到了業務量增長的回應。2009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在中國、印度、英國和加拿大4個國家國內快件數量同比增長10%,而每個快件的平均價格僅增長0.4%。